卧龙出海(原卧龙之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hailiang

博文

导师不看学生论文,就不怕口碑变差? 精选

已有 17713 次阅读 2016-2-23 09:33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导师不看学生论文,就不怕口碑变差?

喻海良,2016-02-23

研究生数量,在国内往往被认为是一个高校研究水平的表征。很多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数量较少,硕士生数量多一点,博士生数量更多,现在中科院大学应该就是这样的类型。当然,中科院的研究生导师太多了。

然而,一个老师到底应该有多少研究生呢?说实话,在澳洲是没有严格规定的。对于大部分课题组,一般是两三个老师合作指导十多个学生。当然,也听说过某学校一个非常厉害的教授下面有好几十个博士生,当然,这样的导师是极少数的。而且,久而久之,这个导师的名声也不是特别好了,至少从他人传到我耳朵里的评价负面的较多。主要是因为这位老师学生太多了,忙不过来,没有时间去指导他们。当然,我也听说过德国有牛的课题组也是这样,一个大导师手下有很多的研究生,以至于学生要找导师需要提前一个月去预约,而且时间是固定的,不能够更改。

当然,导师研究生数量太多,这个问题在中国以往更加严重一些。听过一个笑话,国内举办一个重量级国际会议,某教授让他的博士生每人投一篇,结果他一个老师的课题组就投了好几十篇。今天看了科学网头条新闻《东北师大两硕士论文高度雷同,系出同门》,我在查看该导师在2005年、2006年两年指导的研究生时,发现,共18人通过研究生论文答辩,其中2006年更达到13人次之多。在随后的2007年、2008年也基本上将近10人每年。下面是这位导师2006年指导研究生的部分论文题目:

·        先秦两汉诗歌的狂欢化色彩,东北师范大学,博士,2006

·        《礼记》成语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2006

·        变形神话折射的生命观及对小说理念的影响,东北师范大学,硕士

·        建安诗歌中的悲风意象,东北师范大学,硕士,2006

·        《诗经》婚恋诗的原始文化溯源,东北师范大学,硕士,2006

·        《搜神记》人称代词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2006

·        女娲神话中的灵石信仰,东北师范大学,硕士,2006

·        渗透于《诗经》中的原始宗教意识,东北师范大学,硕士,2006

·        先秦诗歌中的祭礼,东北师范大学,硕士,2006

·        魏氏三祖诗歌特色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2006论文已被中国知网删除?

·        ……

        表面上看,上述论文题目都是独立的,其实,导师在安排研究内容时还是有很多的雷同之处,因为,基本上都是关于先秦、两汉的几部诗歌进行研究。另外,如果一年间硕士生论文答辩时间相同,我想他们完成论文的时间也应该是相似的。在这种情况下,导师很有可能根本就没有帮助学生去修改他们的论文内容。也只有这样,他的两个学生的论文出现了极大幅度的重复和相同时,他才会签字盖章同意学生毕业。

        前些日子,我帮助某期刊对一篇论文进行审稿,和我的研究方向非常相似,论文的通讯作者是近年一位非常活跃的教授,这几年,每年都能够发表一些不错的论文。我也曾仔细读过他自己写的一些论文。我相信,他在这里领域内有这么多年的积累,写的论文是不可能出现很多的基本错误的。然而,很遗憾论文水准很差,让我大跌眼镜。我的感觉就是这位学生写完论文后,他的导师根本就没有看,他就自己投稿了,而根据课题组的要求,把导师挂在通讯作者的位置上。也因此,我虽然建议这篇论文进行大修改,但是也写了一句非常严肃的评语,不知道他导师看了会有什么想法,“Accordingto my knowledge, Prof. *** has excellent publication track records in thisfield. I am not sure he has read this paper although he is the correspondingauthor of the current paper.不知道这算不算我能够写出的最恶毒的评价了。

        一个导师不看自己学生写的论文,随随便便就投稿,难道他就不担心口碑变差?

       最近一些天,噩梦缠身。为此,今天早晨写了一首词,“昨夜梦遇白虎追,毙之不得,无奈逃山顶。踏上悬崖百丈高,上下难安何处去?”谁能够解此梦,谢谢。



https://m.sciencenet.cn/blog-117889-957979.html

上一篇:愁,愁白头,又一个美国来的研究生不读了
下一篇:厦大解除王诺博导资格?真把博士生当劳动力

30 罗德海 韩永和 邵鹏 史晓雷 张大林 徐令予 徐耀 籍利平 黄仁勇 陈儒军 李雷廷 刘建栋 李毅伟 尤明庆 姚伯元 黄永义 彭真明 唐小卿 韦玉程 姚伟 薛宇 ncepuztf kexuegzz gaoshannankai ljxm ghzhou5676 qzw shenlu biofans cccy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2: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