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唯真 做人至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ya 关注人口学科发展,探讨GIS技术问题,进行科学数据整合。wya486@163.com

博文

以目前中医水平,要求“治未病”无异于空中楼阁

已有 3145 次阅读 2016-3-2 18:13 |个人分类:社会观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治未病, 扁鹊, 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发挥中医“治未病”的特色和优势,探索构建融中医预防、保健、养生、康复于一体的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与已有的医疗体系构成完整的卫生服务体系。据悉,目前国内已经有数百所国家认可的中医“治未病中心”。


据查,“治未病”的概念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另见于《灵枢·逆顺》:“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


传说魏文王曾求教于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谁是医术最好的呢?”扁鹊答:“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个。”魏王不解地说:“为什么?”扁鹊解释说:“大哥治病,是在病情发作之前,那时候病人自己还不觉得有病,大哥能预测未来,问体知命,就下药铲除了病根,但他的医术难被大家认可,所以没有名气,只是在我们家中被推崇备至。我的二哥治病,是在病初起,症状还不十分明显,病人也没有觉得痛苦之时,二哥就能药到病除,使乡里人都认为二哥只是治小病很灵。我治病,都是在病情十分严重,病人痛苦万分,病人家属心急如焚之时。此时,他们看到我在经脉上穿刺,用针放血,或在患处敷以毒药以毒攻毒,或动大手术直指病灶,使重病人病情得到缓解或很快治愈,所以我名闻天下。” 这则故事形象地说出了中医追求的最高境界“治未病”,所谓“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起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可见“治未病”是对医生治疗经验和水平提出的最高要求,只有“圣人”、“上工”这样的最高明医生,洞察天地,参透医理,才有治未病的能力!


目前,我们中医连治疗普通的“已病”都没有十分把握,建立所谓的
“治未病中心”是明显的逻辑颠倒,更是对中医“治未病”理论的简单化、庸俗化理解!




https://m.sciencenet.cn/blog-461711-960010.html

上一篇:好医生真的好忙!
下一篇: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关于实行两孩以内生育登记的通知》的几点疑问

13 许培扬 杨顺楷 陈冬生 袁海涛 侯成亚 郑小康 王毅翔 农绍庄 wliming z234567 wangqinling xlianggg mxt11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3 21: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