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zhanch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uzhanchi

博文

一九八七年《国际草地植被学术讨论会》记事

已有 2575 次阅读 2016-4-18 09:06 |个人分类:回忆录|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国际, 呼和浩特, 讨论会, 草地植被

 

1987年8月15日晨,到达内蒙古呼和浩特,住呼市宾馆,参加《国际草地植被学术讨论会》,会议组织单位为中国《人和生物圈》委员会和内蒙古大学。

当日上午,到内蒙古纪律检查委员会,拜访大学同窗巴士杰。下午,到内蒙古展览馆,参观内蒙古成立40周年展览。

16-17日,大会开幕。参加本次会议的有11个国家,151位代表,其中我国98人。

依照既定程序,中科院学部委员、大会执行主席杨含熙致开幕词,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领导赵志宏和内蒙古大学校长方天启分别致欢迎词,《人和生物圈》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李文华介绍会议议题和来宾,秘书长赵献英宣布会议日程。接着,进行学术报告。期间,执行主席依次由姜恕、李博、盐见正卫、D.Graetz、陈凯、O.L.Lange、陈昌笃担任。报告题目及其报告人分别为:《生态分区的原则、单位及方法-以内蒙古生态分区为例》(内蒙古大学雍世鹏)、《两种丛生禾草Agropyron spicatamA.desertorum的比较生理生态学研究》(美国犹他大学M.M.Caldwell)、《遥感和环境作用测定法在确定半干旱地区现时和潜在的草地生产力中的应用》(澳大利亚T.I.Grierson)、《叶片碳素同化的控制:植物气体交换的野外测定方法》(西德O.L.Lange)、《新西兰的山区发展》(新西兰M.G.Lambert)、《日本ASO地区改良植被和天然草原与能量效率》(日本草地研究所Kiyotaka kabata)、《中国草原生态系统研究进展》(中科院植物所姜恕)、《甘肃天祝高寒线叶嵩草草甸的物质生产和能量效率》(甘肃农业大学胡自治)、《稳定性同位素的自然多度在草地生态研究上的应用与管理》(美国L.L.Tieszen)、《栗钙土的水分状况与牧草生长》(内蒙古农牧学院李绍良)、《遥感在草地资源调查中的应用》(内蒙古大学李博)、《草原监测和管理中陆地卫星数字的应用》(日本Tsuyoshi Akiyama)、《运用多光谱遥感资料对草地植被进行探索性的分类》(日本Tomoyuki Hakamata)、《卫星遥感应用于景观分类-环境研究的遥感内含》(英国R.H.Haimes-young)、《苏联草地生产力和动态的遥感》(苏联B.V.Vinogradov)、《遥感技术在锡盟草场产量估算中的应用》(北京大学遥感所徐希孺)、《中国的温带草原》(中科院赵献英)、《草原群落的植物生态学调查-适用于内蒙古草地植被调查的CEPE/CNRS方法》(法国J.Poissonet)、《草原植被和保护-选择、增加并采用改良草以更新残遗草原》(美国J.R.Carlson)、《天然草原牧场农业发展的一些规则》(新西兰David.Scott)、《影响草原沙漠化的因素和主要的指示植物》(中科院兰州沙漠所黄兆华)等。

18-19日,分A、B二组作学术报告。我参加B组,发言的有:L.L.Wallace(美国)、M.B.Forde(新西兰)、南寅镐、杨持、蔡尉琪、陈佐忠、刘钟龄、马志广、黄德华、祖元刚、宋炳煜、杜占池、李永宏、李忠厚、许青云、廖仰南、乌日娅、张玉琴、张利权等。

晚间,观看文艺演出。

会议期间,还进行过幻灯片展示。

20日,闭幕式。美国L.L.Tieszen在讲话中说:研究生态系统,需要对国际学术动态有清楚的了解。以往,中国在国际上发表论文很少,这次会议是很好的开端,《人与生物圈》应当经常组织讲座。要熟悉英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进行论文交换。而后,李德新代表内蒙古草原学会发言,连浩代表内蒙古生态学会与环境科学学会发言。此外,新西兰的David. Scott、法国的Glbsat Long、中国的李博分别讲话。最后,李文华作总结发言。

21-24日,会后,分为二路,分别由姜恕、雍世鹏与李博带队,赴内蒙古中部的锡林郭勒草原和西部的乌兰布和沙漠,进行野外考察。

会后,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杨含熙主编的《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rassland vegetation(草地植被国际讨论会文集)。全书收入论文71篇,其中22篇曾在大会上宣读。就其内容,可分为四部分:(1)草原植被研究中遥感技术的应用;(2)草地草地生态系统的植被分析;(3)草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4)草地资源的利用与改良。本人在大组所作报告《Light respi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10 species from a typicalsteppe》收入其中。

 




https://m.sciencenet.cn/blog-39664-970879.html

上一篇:中科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站工作及学术交流年会记事(下)
下一篇:2001年海拉尔《国际草业(草地)学术大会》记事

1 蔡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14: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