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出海(原卧龙之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hailiang

博文

一位外国学者去中国高校面试后放弃职位的理由 精选

已有 16889 次阅读 2016-4-23 09:4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一位外国学者去中国高校面试后放弃职位的理由

喻海良,2016-4-23

去年,一位在新南威尔士大学工作的老师说他想去中国工作,他是一位外国学者,非华裔。当时心里想,他是不是逗我玩。确实,他也知道我打算回中国发展。昨天,我又去新南威尔士大学做实验,得知,他前些天真的去中国某大学参加了面试,不过,现在他基本上放弃了去中国大学工作了。理由不是中国高校的待遇低。确实,这些年国内高校给老师的待遇也逐步提高了,有很多地方的薪水都已经与国际接轨,如南方科技大学。由于他是外国人,我想他的工资不会低到哪里去。

后来,另一位朋友告诉我,他不去中国大学工作的原因是子女的教育成本问题。这位老师的孩子目前还在上小学,在悉尼上中小学是完全免费的。然而,他如果去中国这一所大学工作,他的孩子由于是外国人,只能够上国际学校。而这所城市的国际学校的学费需要$4万每年。而所大学给他的工资,应该只是刚好支付一个孩子上国际学校的学费。由于子女上学这个实际问题,他给国内的大学回信,拒绝了他们提供的岗位。

中国目前在全方面的吸引人才,中国留学生回国工作的人越来越多。然而,自然科学类外国籍教学科研人员去中国高校工作的还是非常少的。我们高校现在在全方面学习美国经验,但是,看看美国大学里面的师资组成,除了白皮肤的人员,我们中国人、印度人多了。我所在的卧龙岗大学机械、材料、机电一体化系的老师,区区二三十人,老师就来自十多个国家:澳大利亚、中国、英国、土耳其、越南、印尼、南非、伊朗、乌克兰、新加坡等。虽然我不觉得这么多国家的人员走到一起就会好,但是,大学教员国际化的程度高了,至少也说明这里对优秀人员的吸引力很高。

国内经常有教师来卧龙岗大学做访问学者,他们不少都会把孩子带过来学习一年。如果是上小学、初中或者高中,他们的孩子可以就近入学,而且完全免费。如果来卧龙岗大学工作,大家都不用考虑孩子是否将来上学要缴纳“赞助费”。在这里工作的人员,只要你有一个稳定的住所,你就可以选择所在地区的学校进行上学。如果去公立学校,完全免费。如果去教会学校或者私立学校,则缴纳一定的费用。这个费用不是针对外国人员,而是所有的人都需要缴纳。也因此,只要生活在这个区域,无论是访问或者工作,都享有当地的教育资源。

在这里,我斗胆向教育部献策:对国内高校从国外引进的教学、科研人员,不管孩子国际、孩子的户口所在地,一律提供子女在所在高校就近选择中小学学校的同等权利,让他们不再需要交纳“择校费”或者“借读费”,更不是“非得去国际学校”上学才可以。这些孩子就近入学后,不需要考虑用英语或者其他语言进行教育,就只教授中文。小孩子的语言天赋都是非常高的,中国大陆的孩子到澳洲直接读中小学,基本上一个月左右都能够很好地融入到本地学生中。我相信这样做,中国的高校迟早会有一大批各国教员,促进中国教育国际化,或许将来就是真正的市场化。

任何一个孩子都有和他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权利,我们没有道理给他的父母一个地方工作的机会,但是剥夺孩子去这里上学的权利。



人才引进议
https://m.sciencenet.cn/blog-117889-972095.html

上一篇:一个课题组为啥每年都能发Nature?
下一篇:“博士后创新人才”该不该限在31岁以下

33 彭渤 刘全慧 蔡小宁 华春雷 逄焕东 史晓雷 孙启高 武夷山 王毅翔 邢志忠 郑永军 李土荣 王春艳 姚伯元 王启云 傅晓明 龚直文 黄仁勇 张家峰 钱磊 王永安 薛宇 陆雅莉 张冠阳 邵鹏 张骥 李毅伟 赵玉宝 鞠洪润 qzw biofans xlianggg guhanxia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7: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