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gbing80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ingbing800

博文

华冰聊专利: 从高考作文题看专利保护 精选

已有 7025 次阅读 2016-6-13 12:12 |个人分类:专利|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一年一度的高考总是万众瞩目,然后2016年,全国语文卷三的作文题更是让专利圈的朋友关注,题目内容为: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高考题目在微信朋友圈扩散后,专利圈的朋友说:假冒伪劣产品出来了,为什么不维权?为什么不起诉他们侵犯专利权?然而,如大家所知,作文题中的故事不是杜撰出来的,身边有自己的原创技术、申请了专利、被假冒的事情一点也不新鲜。聪明的小羽可以拟定标准,带领大家致富,但生活中更多的是被假冒后无可奈何,得出“专利无用论”。

那么,小羽的故事到底说明了哪些问题?维权是不是她明智的选择?专利是不是真的没有用?


公众尊重知识产权的意识有待提高


专利法1985年试行以来,刚过30年,公众对专利的认知还没有达到全民普及的地步。一项创新技术或一个创新产品出现后,很多公众的第一直觉是模仿而不是为创新技术买单。如小羽的花茶,公众发现新茶不错,不是找小羽获得其专利许可,而是直接模仿,生产出大致相同的产品,冒充小羽的花茶,降低产品品质,混淆产品市场。


假冒伪劣产品对市场、对消费者、对产品本身都是伤害


“仿品”与“正品”,会有质量和价格的差异,“仿品”本身会占有“正品”的部分市场。同时,“仿品”价格更低,质量较差,而消费者对产品的识别能力有限,一旦“仿品”充斥市场,消费者往往会不敢相信,即使是“正品”也持怀疑态度,影响消费者的信心。而“仿品”的低价格也会拉低“正品”的利润,使“正品”的生存空间进一步缩小。小羽正是看到这样的趋势,才会选择公开工艺流程,规范产品市场。


可以申请专利,但也有技术秘密


专利具有“公开”属性,即专利里记载的内容,公众均可获知。但是,文中却说小羽“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显然,这里有“技术秘密”,即小羽将花茶的制作工艺涉及的技术内容一分为二,一部分内容申请专利权保护,另一部分以技术秘密的形式保留。一些仿制者虽然可以看到专利里记载的内容,却无法得知技术秘密,致使仿制者虽然也能生产类似的新式花茶,却不可能跟小羽的花茶一样。


产业规模越做越大,专利权仍在小羽手中,随时可以获取收益


小羽之所以选择跟大家共享新式花茶的工艺流程,是不希望“刚兴起的产业很快走向衰败”,经过她的努力后,“新式花茶产业越来越大”。不得不说,小羽是商业成功典范,因为只有蛋糕做大了,大家才可能分得更多。不可忽视的是,小羽的专利权一直存在,她只是将专利技术免费与大家共享而已。待花茶产业做大以后,小羽如果想再收取专利技术使用费,依然有这样的权利。这与特斯拉共享新能源汽车的专利权是一样的道理。

  因此,专利保护的最终目的不能只是“维权”,专利也不应该是“诉讼”工具,而是为创新技术上一把锁,钥匙握在专利权人手里。专利权人可以选择免费将技术公开供大家使用,也可以选择将钥匙握在自己手中。获得专利权,其实是获得了创新技术是否让他人使用“自由选择权”。

【本文于2016年6月13日在中国科学报第七版-观点刊发】

华冰,专利执业代理人

知乾知识产权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总经理

知乾,使创新技术更值钱!                      

公司网址:www.zhiqianip.com

联系电话:400-0303-972

          010-62580655




https://m.sciencenet.cn/blog-2830980-984298.html

上一篇:华冰聊专利:小米专利之“有钱就任性”
下一篇:华冰聊专利:专利保护对投资人重要吗?

9 郑小康 金拓 农绍庄 王府民 武夷山 晏成和 黄永义 biofans xliangg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22: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