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全球经济正重蹈30年代大萧条的旧辙:关注拉马德雷周期

已有 7961 次阅读 2016-6-17 15:57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超级灾害链, 经济危机周期, 拉马德雷周期, 自然灾害周期

全球经济正重蹈30年代大萧条的旧辙:关注拉马德雷周期

                           杨学祥,杨冬红


危机要重演?大摩:全球经济正重蹈30年代大萧条的旧辙

   美股周四(2016616)收高,结束此前连续5个交易日下跌的趋势。下周英国脱欧公投可能推迟的消息令股市得到支撑。

  美股周四(616)收高,结束此前连续5个交易日下跌的趋势。下周英国脱欧公投可能推迟的消息令股市得到支撑。

  据MarketWatch报道,摩根斯坦利经济学家周四警告称,政策决策者们正在重复美国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的错误。

  高债务、高通胀、低增长以及低收益率的政策错误是美国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典型特征。

Chetan Ahya领导的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在最近的分析报告中指出,“我们认为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和上世纪30年代有许多相似之处。”

http://www.kaixian.tv/gd/2016/0617/584098.html


经济景气的循环周期和自然周期的关系

经济景气循环的波动或循环,根据其周期的长短,现在公认的有下面五种类型:1.基钦循环(KitchinCycle,短期循环)34年周期(与地球自转3-4年周期对应);2. 基钦循环倍周期的6-8年周期(与太阳黑子7年周期对应);3.朱格拉循环(JuglarCycle,中期循环,主循环)1011年周期(与太阳黑子和潮汐11年周期对应);4.库茨涅兹循环(KuznetsCycle,长期循环)2022年周期(与太阳黑子和潮汐22年周期对应);5.康德拉切夫循环(KondratieffCycle,长期波动)5060年周期和吉村循环55年周期(与太平洋十年涛动和潮汐50-70年周期对应)。

1 PDO和世界经济长波的对应关系

 

1890-1924

1925-1946

1947-1976

1977-1999

2000-2030

2030-2050

拉马德雷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暖位相

 

1890-1913

1914-1944

1945-1973

1974-1995

1996-2020

2021-2050

世界经济长波

第三上升期

第三下降期

第四上升期

第四下降期

第五上升期

第五下降期

关键事件

两次世界大战

91年苏联解体

未知事件

关键时间

1913

30年代大萧条

70年代石油危机

2013

20年代灾害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58734.html


我们在201237日指出,拉马德雷的“冷位相”为1890-1924年、1947-1976年,“暖位相”为1925-1946年、1977-1999年。第三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出现在18901913年,第四次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发生在19451973年,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应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也就是说21世纪头20年是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对比可知,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对应拉马德雷的“冷位相”,世界经济长波的下降期对应拉马德雷的“暖位相”。由于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第三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提前10年结束。这一一对应的变化,明确反映了全球气候变化对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

战争是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人为调整,它提前于自然调整,突出了社会发展与自然发展的区别。在现代经济结构中,不仅农牧业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渔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电力、通讯、航空、航海、保险、生态、环境、资源等等,都会在自然灾害中遭受巨大损失,从而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

第三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出现在18901913年,拉马德雷的“冷位相”为1890-1924年。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第三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提前结束。这表明,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有一定的差别,某些人为因素可能导致社会违背自然规律,面临倒退和灾难。第三次世界经济长波下降期(1914-1942)长达近30年,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44947.html

1890年以来,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对应拉马德雷的“冷位相”,世界经济长波的下降期对应拉马德雷的“暖位相”,即变冷时期对应人类社会经济上升,变暖时期对应经济下降(见表1)。2020年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结束,与当前的经融危机风险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历史的教训值得关注:避免战争是预防经济危机的重要举措(见表1),预防重大气象灾害是减轻经济危机的有效步骤。


自然周期影响经济周期的原因

全球金融危机“七年之痒”显然是基钦循环(KitchinCycle,短期循环)34年周期(与地球自转3-4年周期对应)的叠加周期,两个周期为7-8年,形成一个整数周期。

太阳是如何影响经济景气的?岛中雄二分析得出的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农林水产品收成说。在需求一定的情况下,如果太阳、气象循环导致某个地区农林水产品的供给周期性地减少或增加,会产生因原材料价格上涨或下跌,工业部门企业利润也就会下降或增加。同时,该地区的进口能力也将减弱或增强,而工业地区的出口也会减少或增加。

二是人类心理说。太阳黑子数量的变化,使电磁平衡错乱并引起人类生理变化,导致包括企业家在内的大众对未来前景乐观和悲观的心理周期性地变动,从而左右投资、消费和估价。

三是能源需求说。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冷暖变化,引起维持人类体温所需的卡路里的摄取量的变动,从而在根本上动摇了石化燃料消费和农林水产品需求的稳定。自然也影响了初级产品整体的价格变动,进而波及经济整体。

http://news.163.com/12/1215/08/8IOIB5QG00014AED.html

四是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灾害链说。我们在2006年指出,近期科学研究的一系列成果揭示了冷气候、台风、强潮汐、禽流感世界大流行和强震相互对应的规律和物理机制,对气候及其相关灾害的预测有重大科学意义。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亦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英文缩写为PDO)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飓风伴随拉尼那、禽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印尼地震海啸发出了自然界对人类的警告: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已经启动,人们必须有所准备。灾害链导致重大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连续发生,激发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该周期为50-70年,与康德拉切夫循环(KondratieffCycle,长期波动)5060年周期和吉村循环55年周期对应(笔者添加的)。

太阳活动确实有7年周期

2006年,Obridko等人根据太阳磁场的数据分析得到过一个约7年的周期。2010年,李爱云对黑子长、短周期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长周期存在7.1年、14.2年、21.3年、28.4年、42.6年的系列,短周期的时变性比长周期的更明显。对黑子周期的外部触发机制做了讨论,发现黑子周期与行星周期之间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全球金融危机的“七年魔咒”是自然周期、经济周期和心理周期叠加而成,是天灾人祸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科学性和可靠性不容置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6780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65399.html


全球金融危机的“七年魔咒”是自然周期、经济周期和心理周期叠加而成

7年自然周期:地球自转周期、极移周期、太阳黑子周期、厄尔尼诺周期;

7年经济周期:基钦循环(KitchinCycle,短期循环)34年周期(与地球自转3-4年周期对应)的叠加周期,两个周期为7-8年,形成一个整数周期。

7年心理和生理周期:太阳活动7年周期影响人类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形成女人生理变化的7年周期。

全球金融危机的“七年魔咒”是自然周期、经济周期和心理周期叠加而成,是天灾人祸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科学性和可靠性不容置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67803.html

数据综合分析表明,7年的8倍为56年,接近康德拉切夫循环(KondratieffCycle,长期波动)5060年周期和吉村循环55年周期(与太平洋十年涛动和潮汐50-70年周期对应)。

  7年和55年的经济周期、厄尔尼诺周期、特大地震周期可能使2016-2017年进入类似1966年的经济危机。

正确的应对只能缓解危机,但不能改变客观规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4856.html

2015-2016年超强厄尔尼诺将不断加剧金融危机的强度,全球气象-地震-经济灾害链将愈演愈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518.html

2016-2020年全球气象-地震-经济灾害链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84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4986.html


2 经济危机和厄尔尼诺的7年周期及特大地震55年周期

危机年代

厄尔尼诺

拉尼娜

8.5级以上特大地震时间

1952:经济危机

1951-1953;

1954-1956

19501952

1959:经济危机

1957-1958

1957

1966:股市崩盘

1965-1966

1964

1960196319641965

1973:石油危机

1972-1973

1973-1974

1980:白银星期四

1979-1980

1977-1978

1987:黑色星期一

1986-1988

1984-1985

1994:债市崩盘

1993-1995

2001:股市崩盘

1997-1998

1998-2001

2008:次贷危机

2006-2007

2007-2008

200420052007

2015:全球经济低迷

2015-2016

2016-2017?;

2010201120122016

注:数据来自网络,黑体字是笔者后加的。?表示预测。


规避经济危机必须从预防相伴而生的重大自然灾害做起

自然灾害是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的原因和导火索,如果不能有效预防相关的灾害链或灾害群,规避经济危机就是一句空话。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7627.html


相关报道

危机要重演?大摩:全球经济正重蹈30年代大萧条的旧辙

2016-06-17 10:57:27   来源:东方财富网   我要评论

   美股周四(616)收高,结束此前连续5个交易日下跌的趋势。下周英国脱欧公投可能推迟的消息令股市得到支撑。

  美股周四(616)收高,结束此前连续5个交易日下跌的趋势。下周英国脱欧公投可能推迟的消息令股市得到支撑。

  据MarketWatch报道,摩根斯坦利经济学家周四警告称,政策决策者们正在重复美国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的错误。

  高债务、高通胀、低增长以及低收益率的政策错误是美国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典型特征。

  由Chetan Ahya领导的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在最近的分析报告中指出,“我们认为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和上世纪30年代有许多相似之处。”

  “关键的相似之处是,金融冲击和相对较高的债务改变了私人部门对风险的态度,触动他们修复自身的资产负债表,”Ahya说道。

  当前全球正掀起避险风潮,美银美林调查显示投资者的基金现金配置达1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而投资者对安全资产的高需求使得政府债券收益率跌至负值水平,其中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至负0.04%的记录新低。


  结合现实情况比较,80年前,由于19361937年过早启动激进的紧缩政策,美国经济走势形成双底,导致1938年故态复萌,重陷衰退和通缩深渊。和当时一样,在目前的周期,随着经济复苏,决策者推行财政紧缩,这又造成近几个季度经济增长滑坡。

  摩根士丹利上述分析认为,和30年代一样,结果可能是经济疲软持续更久,通胀预期回升乏力,出现价格预期无法准确体现通胀的风险。由此产生的危险就是,央行过早加息或者政府过快削减支出,致使经济进一步下滑。

  美联储周三宣布维持当前利率不变,并表示由于公司投资疲弱以及英国退欧引发市场部确定性,其将采取更温和的方式收紧货币政策。

Ahya指出,“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仍在上升,在前10个发达市场和前10个新兴市场的经济体中,有14个经济体的债务接近或超过GDP200%。”

  上周二世界银行在展望报告中下调了今明两年的全球经济增长预期,预计今年全球GDP增长2.4%,明年增长2.8%

Ahya认为,要避免新一轮经济下行的恶性循环,各国政府要采取行动,在货币政策仍然宽松之际,积极运用财政政策,这样可能产生良性循环,企业愿意进行投资,维持创造就业和收入增长的势头。

http://www.kaixian.tv/gd/2016/0617/584098.html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77-985217.html

上一篇: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战争是最后的解决方案
下一篇:美媒列未来4年最具威胁10场战争:经济危机导致战争

2 钟炳 杨文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8: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