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lenluc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llenlucy

博文

中西园林艺术与圆明园的爱国主义意义

已有 4309 次阅读 2016-6-27 08:37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爱国主义, 中西文化, 园林艺术

中西园林艺术与圆明园的爱国主义意义


提起圆明园,人们几乎会条件反射般地想到英法联军(或被误记为八国联军),会想起近代中国的屈辱与抗争。然而,作为一座规格极高的皇家园林,圆明园的爱国主义意义远远不止于此。这座“万园之园”是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综合展示,是对西方文化的融合,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所以,了解和研究圆明园的修建过程,与凭吊惨遭破坏的圆明园遗址一样,都充满了爱国主义色彩。

圆明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作,也融入了西洋艺术,虽已惨遭破坏,但从其遗迹仍可看出中西园林的设计理念,这种理念与政治、信仰、哲学等上层建筑密切相关,充分体现了中西精神文明的不同特色。了解圆明园的设计理念,有助于我们理解中西文化之异同,进而去粗取精,更好地弘扬优秀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中国传统园林的设计,强调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园林要依山傍水而建,景观设置讲求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地理的特征进行人文设计。山(岛)或楼台(本质上也是象征山)是中国传统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典园林多采取“一池三山”(也可称为“一池三岛”“一海三山”等)的模式,以湖泊代表海洋,以小岛或小山代表传说中的三座仙山——方丈、蓬莱、瀛洲。圆明园福海中央的三处景点——“北岛玉宇”“蓬岛瑶台”和“瀛海仙山”,就是象征三座仙山。中国的其他著名古典园林,也多有此类设计。

中、西园林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相对而言,中国古典园林是自然化的,西方古典园林则是几何化、数学化的。中国古典园林依山傍水,借地形之胜,布局顺应自然,因而是不规则的;西方园林则不同,布局多是规则的、对称的,花坛也多由标准的几何图形组成,花木要加以剪裁。

与中国园林的神话色彩有些近似,西洋园林的设计经常具有鲜明的宗教色彩,即使该园林是纯粹的世俗场所。早期西洋园林的设计灵感,主要源于《圣经·创世纪》对伊甸园的描绘:

有河从伊甸流出来,滋润那园子,从那里分为四道。

第一道名叫比逊,就是环绕哈腓拉全地的。在那里有金子,

并且那地的金子是好的。在那里又有珍珠和红玛瑙。

第二道河名叫基训,就是环绕古实全地的。

第三道河名叫希底结,流在亚述的东边。第四道河就是伯拉河。

《圣经》的描绘影响了西洋园林中喷泉的诞生和发展。在欧洲中世纪的美术作品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园林中分为四支的喷泉,象征由伊甸园流出的四条河流。在近现代的西洋园林中,喷泉仍然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基督教(广义)文化中,喷泉已经成为伊甸园的象征,例如在天主教的法国,巴黎协和广场和凡尔赛宫的喷泉都举世闻名。而圆明园遗址公园的西洋楼景区(位于“圆明三园”的长春园北部),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凡尔赛宫的模仿,圆明园(广义)也因此被称作“东方凡尔赛”。西洋楼的喷泉由远瀛观、大水法和观水法组成,当年必定是十分壮观的,其中大水法的遗迹已成为圆明园遗址的标志。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基督教文化迥异,中西统治阶级对园林建造的看法也不同。中国皇帝总体上认为西洋的事物不过是“奇技淫巧”,是“玩意儿”,难登大雅之堂,所以,西洋楼在“圆明三园”中的地位其实并不重要,所占面积也较小,园林设计者郎世宁等,也并非最杰出的建筑师、设计师。西洋楼大水法成为圆明园遗址的标志,主要是因为西方石结构建筑比东方木结构建筑更容易“永垂不朽”,而不是因为西洋楼就足以代表“圆明三园”的艺术成就。当然,西洋楼反映的中西文化互动的意义,对历史、考古、艺术而言是巨大的,但同时期西方人对中国建筑的仿建,也是值得关注的。

“圆明三园”从建造之日起的历史,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中西艺术与思想的展现、侵略者的暴行、国人对园林艺术的破坏,都值得我们了解和思考。作为最早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圆明园遗址的意义确实十分重大,衷心希望圆明园遗址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更加丰富、完善。

主要参考文献

[英]额尔金等:《额尔金书信和日记选》,上海:中西书局,2011年。

[法]葛罗等:《黄皮书日记》,上海:中西书局,2011年。

司马迁等:《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杨鸿勋:《宫殿考古通论》,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

[日]针之谷中吉:《西方造园变迁史:从伊甸园到天然公园》,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年。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

http://www.chinesebibleonline.com/book/Genesis/2

   




https://m.sciencenet.cn/blog-3180394-987027.html


下一篇:关于旦角的“出手”:李炳淑老师电影版《白蛇传》武打设计的合理

3 刘炜 张庆费 EarlyMuddyBee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4: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