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然读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123259241

博文

我去过的图书馆之50:York Library 精选

已有 4319 次阅读 2016-8-4 17:47 |个人分类:我去过的图书馆|系统分类:海外观察|关键词:学者

       约克是一座小城,古老而精致。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71年,罗马人为防御外敌而建立了城堡。现在的约克还保留着古老的、正方形的城墙,长5公里,是罗马人在17世纪建造的。之后,城墙被来自丹麦的维京人重新加固,现在保留下来的大部分城墙是12世纪到14世纪重建的。

       英国国王乔治六世曾说:约克的历史便是英国的历史。窄窄的街道和从维京时代开始的各时期建筑,每经过一扇窗便能看到一个时代的旧影,每推开一扇门便像是按下了老电影的播放键。流动的时光,静止的模样,这是来过约克的人对这座城市的共同印象。

       我在静静的河畔漫步,在古老的桥上眺望,穿过窄窄的巷道里,触摸着古城墙岁月的痕迹,感受着这座小城独有的韵律。

       博物馆前大片的绿地,与旁边沦桑的城堡遗址和谐地相处在一起。人们在草地上或坐或卧享受阳光,孩子们则与鸽子、灰雁嬉戏,自得其乐。我好象触摸到了这座小城日常的脉博。

       在去往约克大教堂的路上,走的有些累了,左顾右盼之时,看到了约克图书馆,就是这么神奇与出其不意:有休息的地方了,还可以喝杯咖啡补充一下能量。

       图书馆门前的空地本来就很狭小,右边一栋建筑正在维修,被围栏占去了一块。左边是一栋古教堂遗址,只剩了墙壁仍然坚强地屹立。这令我无论如何也无法拍到一张图书馆的外貌全景。好在我已经习惯了这里再大牌的建筑,也没有国内的那种宽阔宏伟和高门大院。

       正在对着图书馆大门左拍右拍,从里面出来两个美女,上前要求合个影,没有弄清为什么,但是很愉快地接受了,嗯,在大街上被人要求合影,这还是第一次。

       走进图书馆大门,过道比较宽敞,摆放了许多宣传品,有专门的宣传栏宣传“Big Friendly Read”活动,旁边是一个小小的展示书架。再进一道自动门便是借阅室了。空间宽敞明亮,高处是一排玻璃窗,既利于透自然光,又不致于让阳光直接照在书架和书上。第一次见高处全是玻璃窗的这种结构安排。天花板上隔不远有一个圆形玻璃穹顶,美观实用的建筑特点在这里表现的淋漓尽致。

       儿童区的书架要低矮一些,有专门的电脑供孩子和家长上网。低幼区的家俱色彩更加丰富,绘本书多放置在开口向上的书箱里,便于小孩子们取放。

       儿童区再往里去,有一个专门的地方文献阅览室,既有各种不同开本的文献,也展示许多实物,老式的目录柜也还在使用之中。门口写着绝本安静区,有一些读者在里面伏案学习。

       儿童区往外走,是休闲区域,另外一侧的门可以直接通到外面的过道,读书累了可以在这里喝喝咖啡,休息一下。

       二楼正中是一个小厅,有休息的座位,墙上的装鉓墙砖非常醒目,也很别致,内容都是约克城的风景和故事。围绕圆厅是两个阅览室。

       下楼准备离开时发现了进门处的左侧还有很大一片区域,棋牌室里有一对父子正在对弈,上网室里坐满了人,会议室里的门大开着,一侧是一个投影,中间是一张大的可折叠的桌子,除了桌子四周的座椅,靠墙还有一排摞起来很高的椅子,目测有一百多张。这里的活动室许多都是这种可改变功能型的,大大小小的活动,场地和家俱可以根据需要排放。



https://m.sciencenet.cn/blog-2520440-994533.html

上一篇:我去过的图书馆之49:Coupar Angus Library,Scotland
下一篇:我去过的图书馆之51:Edinburgh Central Library

4 王启云 孙颉 刘桂锋 赵美娣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8: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