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blog 博文

最新发表的博文| 推荐阅读的博文

我国大学教师帽子人才聘任机制的反思
热度 1 刘庆生 2024-4-15 08:08
我国大学教师帽子人才聘任机制的反思 刘庆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大学教师“帽子人才”是指国家相关部门设置的以学术荣誉称号或科研项目性质为特征的人才称号,俗称人才帽子。经常看到有的学术机构发布一些招聘“帽子人才”信息。这类学术帽子人才制定机构大致有:科技部、教育部、国家基金委(已经划归科 ...
2681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学界三大问题之一:学者阶层化
热度 1 冯兆东 2024-4-15 08:01
学界三大问题之一:学者阶层化 冯兆东(2024-04-15) 钱学森先生曾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他认为:中国 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 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钱学森之问”包括两个层面:一 ...
1076 次阅读|没有评论 热度 1
向博友解释为什么中信所的论文统计只统计第一作者(2014)
武夷山 2024-4-15 06:28
向博友解释为什么中信所的论文统计只统计第一作者(2014) 武夷山 X 老师好! 每篇论文的归属怎么算,取决于各单位的规定,不取决于期刊编辑部。如果是本所(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生导师带学生的合著论文,学生做第一作者,导师也算完成了一篇论文;如果两位科研人员合著,只能算 ...
590 次阅读|没有评论
无为而有为,无极而太极
热度 1 何青 2024-4-14 19:17
孩子最近在学校遭遇了许多人际关系方面的考验,严重到了影响学习和日常生活。针对他说的问题,我给他说了很多应对方法,感觉他并不愿意接受,甚至都不愿意听说我完。比如他说有个男生总是嘲笑他字写得丑,我说不要理他不就行了。说完也觉得我这根本算不上什么方法。他在那个小小的丛林社会中应接不暇疲惫不堪,我在成人的 ...
815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1
自利还是自恋?
叶春浓 2024-4-14 16:38
一个多月前,在一个由教师和企业人员组成的微信群里,老师抱怨学生没有学习的欲望,老板和管理者抱怨毕业生工作能力差,工作不积极等等。我在群里说了如下一段话: “我刚开始做管理的时候,也认为现在的毕业生不靠谱,基础知识差,做事不积极。随着管理经验的丰富,学了一些心理学知识,发现不是毕业生不行,而是自己 ...
288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世上对狄拉克符号实施积分第一人(范洪义作)
万志龙 2024-4-13 18:40
我的一位前硕士生,1998年赴美学留,现在异囯某大学工作, 前不久来信说:“ 范老师,我当初报考你的硕士生 ,是慕名你是中国首批18名博士之一,想必学术上别有一功,入学后读你的书《量子力学表象与变换论》 才了解到你别出心裁地发展了狄拉克的q数理论,你是世上第一个想到要对狄拉克符号积分的人,并且想出巧妙的办法去 ...
503 次阅读|没有评论
你敢相信教师或官方推荐信吗?
冯兆东 2024-4-13 17:05
接纳博士生, 不能仅仅看考试成绩的 冯兆东(2024-04-13) 一、老师的推荐信可信不? 1.1. 我在兰州大学和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教书时,有好几位学生(硕士生)将他们自己写好的“留学推荐信”拿来让我签字。我被深深地得罪了。我让那几位“我比较了解且 有好话替他们说的学生 ”把他们 ...
2186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是分科之学。
热度 1 许培扬 2024-4-13 15:28
科学,是分科之学。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00967993/answer/3114033570 https://www.baidu.com/s?ie=utf-8f=8rsv_bp=1rsv_idx=1tn=baiduwd=%E5%88%86%E7%A7%91%E4%B9%8B%E5%AD%A6fenlei=256rsv_pq=0xd293d0a700570fc3rsv_t=d8f8zIXrkcOn5Qljn1ggnwF7NG%2FbfI0UROF7zz5UY3GJFO ...
497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衰老就这么简单
黄必录 2024-4-13 13:04
摘要:对于个体来说,真正的衰老机制只有一种,即复制性衰老(Hayflick极限),因为如果组织中的干细胞复制次数不受限制,由DNA损伤突变或细胞毒性化合物引起的损伤等等原因导致的细胞衰老而损耗掉的干细胞和不再分裂的终末分化细胞,都可以由干细胞通过自我复制和分化补充上。而Hayflick极限就是因为肿瘤抑制蛋白P53水平 ...
409 次阅读|没有评论
古代的“屋同制”
热度 2 孙南屏 2024-4-13 10:43
在我国古代,不论走到哪里,官管建筑制式相同(民间建筑不甚严格),看上去都一样。 中国古代不止是 车同轨 、 书同文、 行同伦, 还有“屋同制”。 近千万平方公里面积国土,为什么会有 “屋同制”? 首先,秦以降 2000多年,中央集权政治模式稳定不变为 “屋同制”的重要基础 ...
731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2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7 03: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