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桂林、阳朔“山水甲天下” 和丹霞地貌成因的思考
热度 18 葛肖虹 2015-5-13 12:43
今年春节女婿开车全家从广州到阳朔一睹“阳朔山水甲天下”的风采。真是不虚此行,不仅看了阳朔美景,也思考了我国西南喀斯特岩溶地貌与丹霞地貌形成的原因与背景。长期以来教科书、科普文章讨论喀斯特岩溶地貌和丹霞地貌的形成机制与原理较多,很少讨论它们的形成时代与背景,本文根据现场观察和宏观区域构造背景思考 ...
25000 次阅读|23 个评论 热度 18
大地构造学的历史演进
热度 2 葛肖虹 2014-9-12 10:03
随着工业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视野从大陆扩展到海洋,从地表扩展到岩石圈、核-幔边界大地构造学也从上世纪的槽-台理论发展到板块构造学和现今的地球动力学,大地构造学的演进和人类科学认识的进展一样永远无穷尽。 地质学的发展和其他科学一样受社会总体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从 1669 年斯坦诺 ...
4689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2
什么是《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
热度 3 葛肖虹 2014-9-11 12:08
上文发后,不同专业人士不懂《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为何物?为此需要做一些科普,分以下三部分介绍,以求扩大视野,起到普及地球科学的作用,不知能否凑效?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教程》是研究我国境内岩石圈组成、结构和演化的学科。它是对我国区域地质调查成果的理论概括,研究我国不同地区和全国所处 ...
9709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3
我国古人类迁徙的探讨
热度 16 葛肖虹 2014-5-28 11:56
新生代以来由于青藏高原的隆升和我国构造-地貌格架的形成,直接影响了我国和全球气候环境的变迁以及古人类迁徙的路径,因此需要地质学家、古气候和古人类学家共同探索,对我国及亚洲新生代以来古地貌、古气候变迁的历史和我国古人类的发源与迁徙得出科学的结论。我在今年即将出刊的《中国地质》第三期 ...
17906 次阅读|30 个评论 热度 16
在浙江大学和中山大学的讲学
热度 12 葛肖虹 2013-12-30 22:02
上月底参加南京地调院组织的《江南造山带现场考察研讨会》,会前应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的邀请为研究生和教师做了一次讲学,这次到深圳女儿家度寒假,又应中山大学地环学院邀请为他们的教师、研究生做了一次学术讲座,题目都是《 青藏高原隆升—对我国构造 - 地貌形成、气候环境变迁与古人类迁徙影响的思考 》。这 ...
13638 次阅读|12 个评论 热度 12
对北欧地质的感悟(一)
热度 2 葛肖虹 2013-10-27 23:10
9 月 1-10 日我们的“北欧四国”之行,除了人文、风情、美丽风光的感受以外,还走“车”观花地感悟了一下北欧的地质地貌,领略了真正的克拉通和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的冰川风貌。下图为北欧四国的地形图,西部挪威是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分布的主要区域,瑞典、丹麦和芬兰主要是平原、丘陵与海湾。 ...
9640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2
华北地区构造地貌形成、古人类迁徙与“泥河湾人”
热度 16 葛肖虹 2013-6-13 11:02
(一) 华北地区构造地貌的形成 早更新世晚期( 0.9-0.8Ma ) 青藏高原的末次快速隆升,影响到我国西北挤压型盆 - 山地貌的形成以及蒙古高原、山 - 陕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的形成,同时大兴安岭 - 太行山 - 武陵山的地形阶梯带和与之相对应的重力梯度带实际上也应该是早更新世晚期( ...
14513 次阅读|20 个评论 热度 16
加强川西-云南地区地震监测预报
热度 1 葛肖虹 2013-4-26 11:43
4 月 20 日 四川雅安 7.0M 地震发生以来,灾区人民的安危又一次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近日来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支援、军民联合、抗震救灾可歌可泣。 对于雅安地区可能发生地震,许多学者如 嵇少丞等 都曾做过预测,我在2008年5月28日《要防范7级余震的发生》博文中也曾经提出“在龙门山断裂带的西南段目前 ...
5257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关于隧道工程中基础地质研究的意义
热度 10 葛肖虹 2013-3-29 22:22
下图是西阿尔卑斯岩石圈剖面,这是欧洲地质学家三维地质填图的成果,属于阿尔卑斯若干经典地质剖面之一。阿尔卑斯山和我国的喜马拉雅山同属新特提斯洋闭合,南、北大陆晚新生代碰撞形成的造山带。欧洲地质学家对阿尔卑斯山已有百年以上的研究历史,如下图这样的三维地质剖面90年代以来已 ...
8964 次阅读|10 个评论 热度 10

本页有 1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1: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