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dze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ndzen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博文

国家973项目《全球变暖背景下东亚能量和水分循环变异及其对我国极端气候的影响》正式启动

已有 8047 次阅读 2009-2-19 20:53 |个人分类:科学观察|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极端气候, 全球变化, 973

        2009年2月13-15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全球变暖背景下东亚能量和水分循环变异及其对我国极端气候的影 响》(EWEA-CET)启动大会在北京市昌平区国土资源部十三陵培训中心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 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中国科学院地理和资源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等单位的80余人参加了启动大会。科技部技术司 的张峰处长、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曾庆存院士、中国气象局丑纪范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黄荣辉院士、李崇银院士、高志球研究员、北京大学刘树华教授等 专家组成员,西安理工大学沈冰教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王明星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所长助理浦一芬研究员等应邀参加了会议。会议开幕式由中 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所长、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王会军研究员主持。
  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黄荣辉先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对此项目的启动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此项目的研究目标非常明确,一方面有迫切 的国家需求,另一方面也适应国际发展趋势。即:以旱、涝、酷暑、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为研究的切入点,研究全球变化背景下,东亚的能量水分循环怎么变化的,怎 么引起各圈层大气、陆地、海洋的相互作用,以构造更好的极端天气气候预报模式,从而可以很好地预测我们国家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气候怎么变化,为国家提供 参考,为国家贯彻科学发展观、进行各项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依据。我国今年北方又出现大旱,因此本项目更有现实意义。希望今后,在项目首席科学家的领导下,大 家团结一致,紧密围绕项目的科学目标,抓住这四个灾害,把观测、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数值预测相结合,很好得完成任务。另外,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促进一 支研究气候预测和能量水分循环的科学队伍茁壮成长。
  科技部技术司的张锋处长对973计划的要求及相关情况进行介绍。他首先对项目的正式启动表示祝贺,并对本项目提出了几点要求:要将创新成果 与国家需求更紧密得结合;要将具体的项目任务落实到每一个人;要加强项目内部的交流;整个项目的数据能够共享,避免有些工作太过零星;要多跟专家组交流, 及时反映情况和遇到的问题。最后,张锋处长指出,973项目是有明确国家需求的立项,对首席和科研骨干来说,更是对国家的一种责任,希望本项目在5年的执 行期间,取得很好的成绩。
  咨询组专家沈冰先生讲话。他对973项目的启动表示热烈祝贺,并指出这个973项目要研究的内容与水文科学家们正在思考的问题,即全球变暖 背景下水循环的变化问题,是一个互补的关系。沈冰先生表示,项目第一承担单位大气所拥有非常雄厚的科研实力,相信在首席科学家和各位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 一定能把这个项目做好。
  接着,项目首席科学家、大气物理所所长王会军研究员对本项目的整体情况进行介绍。本项目第一承担单位为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其它承担 单位有:中国科学院寒区与旱区环境和工程所、地理和资源所、青藏高原所、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和气象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和国家海洋局第三研究所 等。王会军研究员从重大需求分析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总体研究方案(课题设置)、工作基础及研究条件五个方面对项目的总体情 况进行了介绍,并指出本次会议的目的主要为:明确项目的科学目标和前两年的任务;明确各个课题及参加人的任务和工作计划;研讨课题间计划实施的联系和协 作;加强项目内科学家的交流。
  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中,各课题组长对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案、年度计划、专题设置及已有研究基础等方面进行介绍。各专题负责 人对专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考核指标、年度计划及已有工作基础等方面进行详细汇报。与会者以课题为单位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项目参加人 员与课题组长签订了专题任务书。
  在最后的讨论中,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庆存先生发表讲话。曾先生指出,气候灾害对我国危害严重,对它的研究非常重要,本项目有三个关键:全球变 暖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的时空格局(如:南涝北旱)研究得越详细越好,这对水利部门也很重要;试验一定要做好,不要泛泛地做,针对一个点搞透彻,可以取得宝 贵的观测资料;预测的改进,不需要求全面,有些部分有把握了,改进了就好。他希望大家能扎扎实实地把这个项目做好。
  会议最后,首席科学家王会军研究员对项目实施作了总体部署和要求,包括项目和课题的学术交流、项目进展简报制度、成果的标注、项目内资料和有关信息资源的共享、严格执行预算等等。



转自http://www.iap.ac.cn


https://m.sciencenet.cn/blog-100253-216085.html

上一篇:科研服务应当体现以人为本
下一篇:我的博客为什么无法实现文章分类

1 毛克彪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01: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