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ic Horse: An Elegant Bein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l6866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博文

刘道玉谈中国和以色列的教育

已有 3541 次阅读 2010-8-10 12:24 |个人分类:评论述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中国, 好奇心, 以色列, 想象力, 教育差别

中国读书人的传统理念就是为了“做官”,而非“做事”。即便是“做事”也要做个“做事的官”。从这个传统的教育理念出发,孩子们的想象空间便被束缚了,他们对于学习而言,只求高分,而非出于对知识的好奇心。所以“中国教育的解放必须从解放孩子的好奇心开始。”近日,刘道玉在武汉如是说。
  
刘道玉认为,中国孩子的想象力状况令科学界陷入忧虑。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在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14.9%。
  
此外,美国几个专业学会共同评出的影响人类20世纪生活的20项重大发明中,没有一项由中国人发明;中国学子每年在美国拿博士学位的有2000人之多,为非美裔学生之冠,比排第二的印度多出1倍。但美国专家评论说,虽然中国学子成绩突出,想象力却大大缺乏。
  
刘道玉拿世界上两个最重视家庭教育的国家——中国和以色列做了比较。以色列家长教育奉行“狮子育儿法”:让小狮子离开母亲,自己学会生存;中国的家庭教育则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娇宠,要么棒喝。结果是,以色列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有近10位,而中国却一个人也没有,“中国孩子的创造力被传统教育扼杀了”。
  
刘道玉以武汉以武汉一所学校应届毕业生为例说,75名毕业生全部被国外大学录取,20余人获得奖学金。而这75名学生中,绝大部分曾经在“体制内”受教育,成绩并不突出,有的孩子甚至被认定为“没前途、没希望”。
  
在另一种教育体系里,同样是这些学生,每天下午3时30分就放学,参加各种活动展示自我,可以获得学分;主动上网或去图书馆查资料,完成研究性报告或论文,也可以积攒学分;而达到一定学分,就能申请理想的大学。学生因此有了目标和求知欲。
  
刘道玉说,中国“一考定终身”的应试教育,严重束缚了学生,埋没了学生的潜力和创造性。他提出,教育改革应首先从高考制度下手。如果现阶段无法取消高考,至少可以采取“一年多考”的形式,同时将考试与录取分开。只有高考“指挥棒”变了,孩子的好奇心才能回来。


https://m.sciencenet.cn/blog-105489-351635.html

上一篇:之父、之母、之爷、之师、之祖
下一篇:网络中立原则正在受到挑战

1 刘广明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 09: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