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ther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rother8

博文

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机危 精选

已有 9526 次阅读 2022-2-5 10:49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外部环境推动内部变革,

内外联动催生新型体系,

时代革新提供潜在机危。

我们已经很熟悉这样一种规律,物质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会体现不同的性质。比如,岩石是固态的,但是在地球内部,比如地幔,岩石是流动的,只不过时间尺度以百万年计。一些新奇事情的出现,一些历史节点爆发,在偶然性和必然性之间徘徊。看似偶然事件,放在历史长河中,就会有很强的必然性。

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出现就具有这种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特征。

餐馆、医院和大学都是神奇的机构。这几种形式历经时间的历练,一直在发展和进化,但是也具有非常强的传承性。这三种机构代表人类的最基本需求:饮食、健康、和教育。即使到了21世纪,这三个话题,也占据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关心的绝大部分内容。

仅以大学为例,大学的主题任务为创造与传承知识、培养人才、服务社会,这三驾马车几乎稳定下来,是一个大学的基本标配。随着时代发展,这三个主要内容的权重会发生变化,带来了大学所谓的多样化。

在知识传承这方面,由于加入了研究这一内容,于是大学从传统经典知识传承,过渡到传承与新知识创造相结合。在大学人才培养方面,其内容与形式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社会服务方面,大学从知识服务和人才服务,慢慢过渡到对社会经济和健康等全面支持。

在这种演化中,很多大学走在了前列,极大地拓宽了学校的内设机构和业务,变成了所谓的巨无霸大学。治理这种大学并不容易,没有一个校长能够全面掌握校内所有的业务类型,这对学校内部治理也提出了挑战。

巨无霸大学需要的是强大的资金支持,除了政府拨款、学费、科研项目、校外捐款等来源外,学校必须具有很强的企业收入,比如医院或者校办企业等等。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巨无霸大学的校长更类似于大型公司的CEO,如果非要加个词汇来形容这种大学,可以叫创业型大学或者企业型大学。

学校资金需求上涨,同时还伴生内部运行效率的降低、人员臃肿、平均花费的增加、学费的上涨、施加给政府的压力、市场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等等。目前高教界基本上达成了某种共识,时代发展了,21世纪的整体局面变化了,大学是时候要有所为,进行相应的变革,以适应时代新的需求。

大学的新思考包含几个层面。

1)首先,大学对待培养模式的思考。几个世纪以来,教学与科研相得益彰的模式成为主流。在本科生教学方面,以教为主,以科研为带动。而在研究生方面,则以科研为主要引导,教学相辅。这两种教学基本上都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学习目标,也就造成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完成目标。

在新理念下,是否有新的以面向未来的,以学习能力为主导的模式?在大学几年的传统方式学习远远无法完全达到适应未来的目的。终生持续学习的能力,配上持续的大学支持,或许能够改变我们的培养思维模式。把学生和大学的衔接从4-5年,演化成某种终生的衔接,在不同时期赋予不同的学习方式,持续培养人才。这在信息时代,网络时代,实现起来有一定的可行性。同时,终生学习的校友还可以为大学的知识体系提供逆向反馈,因为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新知识,要比大学更加贴近前沿需求。这种大学与外围知识的双向互动与联系,是构建大学新型知识体系的一种新思路。

2)其次,就是社会对大学开放性的新定位思考。所谓开放性,也就是需要大学对日益快速变化的社会进行及时反应,并加以调节,达到对社会需求的内外压力平衡。社会变革、经济需求、科技发展等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强大社会力量,这些量组合起来会对大学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的大学在面对世界新经济格局时,对解决国家难题,突破卡脖子技术,领军世界科技前沿,有着强大的动力与压力。虽然压力也就是动力,但是,如何从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思维模式中走出,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这就类似于,我看到了月亮的美好,也想到了乘坐火箭飞到月亮上面,可是如何造火箭,如何组织这一伟大的工程还刚开始。

这种压力对于传统大学而言非常明显。传统大学,尤其是巨无霸大学,内部管理已经很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想在短时间内构建一个新体系,以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压力,非常不容易。就改革本身而言,大家想要达成共识,都需要很长时间的讨论和不同思路的交锋,更不要说去具体实施。

举个简单的例子,院校要不要和外界资本达成真正的战略共赢?这听起来好听,但是很难实施。一般院校很乐意和公司直接合作,按图索骥培养,签署直培生,毕业就有工作。但是著名大学发展的是学科,而不是为某一公司服务。于是,这些大学会成立未来学院,发展面向国家和学科的高科技,而不会成立外部公司深度参与的产业学院。这当然包含了大学的传承文化和自尊,但是也无形中削弱了大学与产业之间的联系。

如何平衡大学与未来产业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非常值得研讨的话题。我个人的观点是一定要采取平衡的想法。面向一个产业,从中提取科学的部分,由大学来推动,而不是以直接为具体的公司培养毕业生为目的。可以引入公司的前沿思路与课题,或者作为实习基地,作为知识的落脚点,但是绝对不能培养短视的技工。

所以,大学与外部之间的协调关系,会是大学变革中不能忽视的难题。

3)大学的本质要不要进行取舍。自大学发生变革以来,以往都采取的是加法模式。比如从传统大学变革为研究型大学,增加了研究的比重。之后,综合型大学增加了学科的科目。综合研究型大学把研究生教育的权重进一步加大。之后的创业型大学开始发展自身的企业等等。当然,在这种增加项目和内容的同时,也会调整不同业务模块的权重和比重。但是,总体上,保持了大学的一脉相承的基因。在基础育人育才、产生知识、增加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平衡。体现在教学方面,就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平衡拉锯。体现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里面,就是部属专业大学向综合性大学的转变。

未来的大学会不会在大学的本质上进行突破?比如进一步弱化本科教育,把权重更加倾向于科研与直接促进城市GDP发展?这个和传统的研究院所增设教育功能有无最终融合的趋势?再比如,全面打开大学的传统之门,让产业和资本在大学发挥更强大的作用?

这样做也不乏其道理,大学会变成一个极其重要的战略平台,科技、教育、资本、金融、市场在这里融合,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在这里发生碰撞的火花。我猜想,这样的平台会很活跃,产业的上下游全面链接,人才流动也变得更加容易。大学的教员与公司高级研究和管理人员合理流动共享,产业转化的效率会大为提高,培养人才的目标会更具时代性。

如果再进一步,还可以体现为专业方向的弱化,依托大型实验室和研究项目构建教育体系,变成一种动态的专业培养模式。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肯定的是,面临21世纪的新形势和外部压力,大学开始有变革的冲动和需求,大学变革具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但是,受限于传统模式的框架约束,以及复杂的旧有运行体系,大学的变革非一日之功。

这种情况就像河水流动一样,前方要是受阻,就会从其它方向绕弯而过,没有任何拦阻能够阻挡住其向东流入大海的决心。

与其在旧有传统巨无霸大学的层面上改革受阻,不如另起炉灶重新构建一个小型的实验性质的,能够适应21世纪新形式的新型研究型大学。这个思路在美国不怎么成立,因为其教育体系已经非常发达,建立新型研究型大学的资金和政府的决心都不足。毕竟,美国的大学目前还是最完善的,没有全面革新的必要性。

这个机遇被中国的教育体系捕捉。这也有其历史必要性,其中几个原因最为重要。

第一个原因,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晚,采用欧美教育模式,在本土化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足。中国在新一轮的世界经济摩擦中,对高科技发展和创新性的需求增大,对高校的要求提高。

第二个原因,部分新兴城市在发展经济之后,对高等教育体系提出了新需求。这本身也是城市对构建美好生活体系的完善。

第三个原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除了满足基本的教育需求,对城市产业的提升是一个重要的时代特征。构建新型研究型大学,资金非常重要。从国家层面上,不可能出这么大的资金来构建一个教育试验田,因为承担已有的大学体系已经消耗了大部分的教育资金。在原有大学体系内,还需要额外的资金进行自己的内部治理与提升。于是,这种新型的大学必须另辟新径解决资金来源。于是市政府和捐赠成为最重要的两种资金类型。而在实际操作上,也正是这两种资金,为新型研究型大学提供了最初的启动动力。

不同的资金来源,不同的城市需求,造成了这种新型研究型大学除了是统一的标签外,其内部治理和大学目标都不尽相同。

当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标签打出来后,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内涵还并为成型,这为高等教育研究界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思想实验地,从不同角度来审视、研究、厘定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本质和发展方向,甚至还可以确定这种类型大学的发展话语权。这相当于出生了一个小孩子后,很久没名字。之后起的名字对其后续发展至关重要。

当新型研究型大学受到外界关注后,其发展步伐加快。比如,南方科技大学从最初被认为是私立大学,到一所较有名气的新大学,是外部环境推动内部变革,内外联动催生新型体系的典型案例。

既然是新型大学,就会从根上构建不一样的管理框架和管理模式,比如理事会制度、教授会制度、PI制度、书院制度、631招生制度等等,无不体展示这是一个新型体系。正式因为从一开始就把这些新制度柔和在一起,可以说,南科大在制度创新和融合方面走得最彻底,目前运行得很成功。

不过细一想,这些新制度也并非凭空而来,在欧美体系中,是非常常见的制度类型和管理思路。如果从制度本身来看,在中国高等教育界算得上新,但是在国际教育界来看,只能算是一个新大学,而不是一种新型的大学。到底是新大学还是新型大学,这本身就会在高等教育界产生分歧。

在中国高等教育界,把这种新大学称之为新型研究型大学也是正确的。因为,毕竟这种新大学的崛起,有两种因素是国外已有大学不具备的。第一个就是中国文化的加盟。这本身就决定了中国的新大学不会走欧美大学的老路。第二个就是这些新大学的诞生依托的是高科技时代背景。

如果新型研究型大学不主张高科技发展,不用高科技改变自己的校园面貌和教育体系,教育思路,教育模式,不发展新型的产学研关系,助力时代腾飞,那最终就达不到新型研究型大学被赋予的时代使命。翻译一下就是,中国缺能成功提供新教育体系思路的新秀。总之,新型研究型大学随着时代需求而崛起,这是历史机遇,也担负着历史重托。

但是,有机会,就会有危机。

第一个担心就是,新型研究型大学最终会成功吗?

当然,成功这个词还是有歧义。只要大学办起来,总会越办越好,就算成功。但是能否达成最初的战略目标,那可不一定。

第二个担心就是,这个还能叫多久?

这个并不取决于绝对时间,而是取决于社会对新型研究型的预期时间,可能几年,也可能几十年。但是,总有一天,春天的新叶也会成长为夏天的绿叶,新这个词总是要过去,是一种红利,迟早会显得尴尬。到那时,我相信会有一种另外“新”的定义类型。30的人不会再自称男孩子(女孩子),而是要堂堂正正做拉风的年轻人。

所以,要有时间紧迫感。所剩的的时间红利并不是无限的。在有限的时间中,真正思考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历史使命,完成几件在高等教育体系中能够被记住的新的管理模式和教育模式,这就足够吹嘘一辈子了。




https://m.sciencenet.cn/blog-1057014-1324060.html

上一篇:论课题组团队文化建设
下一篇:什么是人才? ——“破五唯”背景下的人才内涵思考

11 曾杰 姚伟 张俊鹏 陈新平 黄永义 徐耀 温斌 许培扬 宁利中 汪运山 尉剑俊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7: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