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创新教育中教学模式的底层逻辑
热度 2 刘青松 2024-3-24 12:06
约翰.杜威有句名言“如果我们用过去的方法教育现在的学生,就是在剥夺他们的未来。”人类社会整体在前进,思维方式、知识体系、社会结构、生产关系等等都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尤其是近几十年的发展,新鲜事物层出不穷,目不暇接。在这种大背景下,如果教育模式一成不变,肯定会与社会需求脱节。 但是,在考虑教育创 ...
2382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2
科技创新与创新创业的历史渊源与异同
刘青松 2024-3-20 17:14
创新不是一个新概念,创新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才是。 万物无时不刻在改变,只是时间周期不一样,有的短,有的长,到进化层面,需要的可能是百万年到亿年的级别。我们的老祖先直立人用了百万年的时间尺度来更新石器。旧石器和用火技术的技术无疑是颠覆性的。新石器的出现则可视为一种改良。陶器技术和铜器的出现也是颠覆 ...
2952 次阅读|没有评论
创新者的动力与阻碍
刘青松 2024-3-19 17:21
“创新”这个词内涵和外延比较广,两个人面对面谈创新,有可能并不在一个频道,因为思维的侧重点不同。其中一个较为一致的意思就是“改变”。这个和进化有异曲同工之妙。 既然要改变,其目的一定是要寻找新的生存空间,建立新的生态系统。比如,长颈鹿的长脖子据说就是为了吃高处的植物进化而来,这样了避免与低处的植 ...
2753 次阅读|1 个评论
研究范式与创新:从普里斯特利到马斯克
热度 3 刘青松 2024-3-18 14:26
美国当地时间3月14日,“星舰”第三次发射成功。该消息刷屏,全世界反响巨大。 SpaceX公司设计的这款重型运载火箭,把人类实现探索太空,奔赴火星的梦想提前了很多年。这款火箭可以先把大量的燃料运到空间站,做成加油站,后续的飞船可以很轻便地从地球起飞,加满油,再飞向星际。 作为人类,每个地球人都应该欢呼 ...
2981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3
歌剧发展体现的创新思维
热度 1 刘青松 2024-3-9 18:08
我最近有些“走火入魔”,任何事情都好像都能和创新挂钩。其实,创新是一种自然规律,只要时间足够长,任何事情都会在外在因素影响下,经历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历程,逐步实现创新,这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古代音乐具有很高的宗教属性,是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界衔接的重要纽带。此外,诗歌和舞蹈也是不可或缺的元素。所 ...
2940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创新管理与创新成果
热度 4 刘青松 2024-3-4 20:13
人工智能(ChatGTP、SORA)飞速发展与马斯克的火箭神操作,代表着新一轮的创新模式。人工智能是否会遵循摩尔定律,以指数速度发展?创造一分钟视频与半小时视频,其实也就是一个数量级的关系,并不是难以逾越的鸿沟。马斯克的火箭再炸几次,会不会越飞越高? 如果细分析,这两大成果各有特色,来之并不容易,但都与创 ...
4292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4
从管理角度看创新人才培养与实践
热度 4 刘青松 2024-3-3 20:54
目前大多数研究创新人才管理的文章都是从旁观者角度,用理论来分析,缺乏从管理和执行者角度去看待问题,很多建议看似很好,实则很难执行。 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项目。如果只走线性执行方案,比如,等设计好了一切方案再去执行,估计黄花菜都凉了。我比较赞成边做边改进提升的模式,但是要在一个较为安全 ...
3892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4
从“人才本子”到研究方法论
热度 5 刘青松 2024-2-26 11:28
又到了一年写基金本子的时候。有一类基金叫做人才基金,其依据的主体是过去几年的研究成果总结,对未来研究关注的比重随着时代发展逐渐也在加强。仔细思考,这种前期研究成果总结的模式竟然是历史一脉相承,暗含着重要的研究方法论。 罗伯特.莫顿在《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一书中开篇就提及了一个现象。比如,对社会学 ...
5001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5
科学发展缓慢最本质原因—光污染与向内发展
热度 3 刘青松 2024-2-25 21:45
物理界最著名的一张合影当属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会议的合照,里面任何一位科学家站出来都是后背仰望的翘楚。这情景就像射雕英雄传里的华山论剑,众多大家思维碰撞之活跃,思想交流之涌动,思考内容之前沿,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与之相匹配的一个话题就是,随后的一百年里,真正属于创新且引领时代的科学发现越来越少, ...
3596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3
生命与意识
热度 2 刘青松 2024-2-22 18:31
在科学与哲学方面,生命与意识这两个课题,研究成果多,程度却相当浅。 这两个问题都涉及超级复杂体系。这种体系具有一个显著特征,在宏观层面很稳定,具有某种可预测的规律,而在微观层面则杂乱无章。比如,基于意识,我们能感知痛苦和喜悦的存在。可在微观电信号和神经传导层面,我们看不出痛苦的含义,估计只是某种 ...
3523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2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7: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