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克里克与沃森
杨金波 2016-5-30 14:52
----读《创世纪的第八天》 克里克与沃森等共同为我们解开了 DNA 双螺旋之谜— 碱基配对。他们曾经是一对共同战斗的战士,随着DNA 结构的解密、《双螺旋》一书的出版,两人之间的嫌隙也明朗化了,正所谓“共患难易,共富贵难”! 何以见得?沃森在 ...
4201 次阅读|没有评论
从安大到清华
热度 8 杨金波 2015-10-4 10:00
刚才在科学网上看到今年高校保研排行榜,再次触动了我写一篇祝贺女儿保研的博文。 这篇博文本来是想在暑假期间写的,不过当时的题目想的是“从安大到浙大”,只不过由于女儿在浙大暑期夏令营没有发挥好,只得了候补的名次,也就断了写作的念头。当时很很遗憾了一把! 女儿1 ...
个人分类: 祝贺|4919 次阅读|15 个评论 热度 8
读余皓博文:还乡--开平碉楼 风采中学 祖屋有感
杨金波 2015-3-13 15:38
------学习心得兼第一篇抗衰老论文已被第五届中国衰老抗衰老会议录用,四月将赴深圳开会并拜见日夜思念的大中老师和何教授等抗衰老研究巨人。今读余皓先生博文:还乡---开平碉楼 风采中学 祖屋,又见岭南景象,心潮澎湃,仿佛又回印老师身边!即兴一首打油诗,以志! 千里有缘科网牵, 读您博文吾欣然; ...
2923 次阅读|没有评论
推荐一篇博文
杨金波 2014-8-19 11:27
今天看到了一篇非同凡响的博文---庶民的胜利——富兰克林、戴维、法拉第与麦克斯韦!-------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7073-820375.html 。我认为这就是西方科学的精神和精髓!如果我们能认真学习,吸取精华并用于我们的教育和科学,将会取得不可估量的成就,很值得学习、借鉴、思考和改革!
3069 次阅读|没有评论
抗衰老学习感悟
热度 1 杨金波 2014-6-12 11:32
在印大中教授抗衰老中心学习三个月,身心愉悦,收获颇丰,感触良多! 印教授知识渊博,学贯中西,平易近人,谈吐风趣幽默,倾听耐心和蔼,无论在传教受道的学习上还是生活起居是都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印教授 ---我的良师益友,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在抗衰老理论学习方面,从老年色素形成的机理 ...
4564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我们需要厄尼斯特.巴特勒这样的科学家
热度 2 杨金波 2014-4-17 15:14
我们近些年来的科技进步举世瞩目:载人航天、嫦娥奔月、蛟龙探海、高铁超导等令人眼花缭乱;经济实力和GDP的增长令世人刮目相看,一派欣欣向荣的繁华景象!谁能想到这一切会认雾霾、马航和兰州水给搅得稀里哗啦、乌七八糟!上述一切恰似水中月、镜中花一般!这是为什么? 近日看《诺奖大师纵论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 ...
3538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2
抗衰老学习阶段7小结
杨金波 2014-4-14 18:12
来印大中教授这里学习几近两个月,初步学习了印老师抗衰老基本理论并羰应激与蛋白质修饰的基本知识。耳目一新,收获与感慨颇多,简要感慨总结如下,肤浅之处望予指导: 生命本是一团火 碳氢氧氮不蹉跎 硫磷巯基铁送电 氨基肽链蛋白编 核酸复制需能量 线粒质网来帮忙 ...
3172 次阅读|1 个评论
悄悄说一句------我已来印大中博士这里学习
热度 4 杨金波 2014-2-19 16:08
昨日,冀豫湘鄂粤,漫天飞雪,寒流滚滚!上午乘G531一路飞驰于下午六点到达清远,受到印大中博士及其团队和院领导的盛情款待,食宿安排详尽周全,倍感亲切和感动! 今日上午印博士介绍了团队的情况及设想。从分子结构、氨基酸蛋白组学到基因片段,从脂褐素、老年斑的形成,到血管硬化的产生 ...
3451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4
瑞雪兆丰年
热度 2 杨金波 2014-2-7 20:28
去冬多霾天气干 立春过后天变颜 初七醒来银世界 初八鹅毛舞翩跹 问君快乐有几多 都道瑞雪兆丰年 春风得意马蹄疾 瑞雪伴我去学习 元宵节后赴清远 大中园里觅机玄 又得妙音儿添喜 龙有精神马得骥
2963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2
兴趣和梦想决定未来
热度 4 杨金波 2013-12-24 11:02
《创世纪的第八天》确实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刚刚开始读就被她深深地吸引住了!对第二章关于科学家鲍林的描写很精彩,他是天才式的科学家,他的成就与他的兴趣梦想不可分。对照我们的教育方式、不妨反思反思。 鲍林13岁时就开始对化学感兴趣,后来想学习化工,成为化学家。(我们这里13岁小学刚刚毕业 ...
3581 次阅读|11 个评论 热度 4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10-2 02: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