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rworld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bwxy197301 教学和科研过程中的心得。

博文

“云计算”个人计算机的终结

已有 3573 次阅读 2009-2-20 11:59 |个人分类:生活随想|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云计算

  最近,南方周末刊登了一篇为”云计算“个人计算机的终结“(http://www.nanfangdaily.com.cn/epaper/nfzm/content/20090108/ArticelD26002FM.htm)的文章,介绍了云计算的一些内容。不久前,美国加特纳数据搜索公司将云计算技术列入2009年值得关注的10大信息战略技术,,亚马逊公司也开始推进云计算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以期为医学研究带来强大、灵活和低成本的协作与创新平台。
  百度里有人编辑了云计算的条目(http://baike.baidu.com/view/1316082.htm),如果大家兴趣可以去看看。
目录
基本概念和特点
“云计算”时代
云计算的几大形式
云计算四个显著特点
云计算的发展现状
测试:判断是否是云计算的十五种方法
云计算的20个基本定义
与90's NetPC的渊源
云计算现有几个主要应用
云计算现有几个主要应用
  有人打了个比方:这就好比是从古老的单台发电机模式转向了电厂集中供电的模式。它意味着计算能力也可以作为一种商品进行流通,就像煤气、水电一样,取用方便,费用低廉。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的。
  下面是百度里介绍的云计算的几个典型应用:
 
  亚马逊网站(Amazon.com,下称亚马逊)

  是以在线书店和电子零售业起家的,如今已在业界享有盛誉,不过它最新的业务却与云计算有关。两年多以前,亚马逊作为首批进军云计算新兴市场的厂商之一,为尝试进入该领域的企业开创了良好的开端。
  亚马逊的云名为亚马逊网络服务(Amazon WebServices,下称AWS),目前主要由4块核心服务组成:简单存储服务(Simple StorageService,S3);弹性计算云(Elastic Compute Cloud,EC2);简单排列服务(Simple QueuingService)以及尚处于测试阶段的SimpleDB。换句话说,亚马逊现在提供的是可以通过网络访问的存储、计算机处理、信息排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接入式服务。
  
  谷歌公司(Google,下称谷歌)
  
围绕因特网搜索创建了一种超动力商业模式。如今,他们又以应用托管、企业搜索以及其他更多形式向企业开放了他们的“云”。
  今年4月,谷歌推出了谷歌应用软件引擎(Google AppEngine,下称GAE),这种服务让开发人员可以编译基于Python的应用程序,并可免费使用谷歌的基础设施来进行托管(最高存储空间达 500MB)。对于超过此上限的存储空间,谷歌按“每CPU内核每小时”10至12美分及1GB空间15至18美分的标准进行收费。最近,谷歌还公布了提供可由企业自定义的托管企业搜索服务计划。
  Salesforce
  是软件即服务厂商的先驱,它一开始提供的是可通过网络访问的销售力量自动化应用软件。在该公司的带动下,其他软件即服务厂商已如雨后春笋般蓬勃而起。Salesforce的下一目标是:平台即服务。
  该公司正在建造自己的网络应用软件平台Force.com,这一平台可作为其他企业自身软件服务的基础。Force.com包括关系数据库、用户界面选项、企业逻辑以及一个名为Apex的集成开发环境。程序员可以在平台的Sandbox上对他们利用Apex开发出的应用软件进行测试,然后在Salesforce的AppExchange目录上提交完成后的代码。
  微软公司
  在云计算的起步阶段,微软曾经历过不少周折。经过几年的磨合调整之后,这个软件巨头的云计算战略终于走上了正轨。
  根据有些厂商的预想,未来绝大部分的IT资源都将来自云计算,但微软却并不这么认为。几个月前,微软首席软件架构师(CSA)雷;奥兹(RayOzzie)曾表示,微软的宏伟计划是“提供均衡搭配的企业级软件、合作伙伴托管服务以及云服务”。简而言之,微软将其称为“软件加服务 ”(software plus services)。
  微软将在今年推出的首批软件即服务产品包括Dynamics CRM Online、Exchange Online、OfficeCommunications Online以及SharePointOnline。每种产品都具有多客户共享版本,其主要服务对象是中小型企业。单客户版本的授权费用在5,000美元以上。针对普通用户,微软的在线服务还包括Windows Live、Office Live和Xbox Live等。

  云计算的发展必将给我们带来许多便利,改变我们利用互联网的方式。同时,它也为情报学的研究提供了更高谈广阔的舞台!



https://m.sciencenet.cn/blog-113146-216178.html

上一篇:2009“数字图书馆与开放源码软件”(DLIB & OSS 2009)学术研讨会
下一篇: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

0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5 20: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