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出海(原卧龙之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hailiang

博文

平民教授、贫民教授、疲民教授 精选

已有 10997 次阅读 2012-12-23 08:4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教授

平民教授、贫民教授、疲民教授

喻海良,2012/12/23

昨天,林老师写下“别指责中国的平民教授”,我也在上面留言,“我认识从二本、一本、211985的各个阶层的教授,说实话,很少有体面者。”此言并非夸张。“体面”,包含:面子,身份,光彩,名誉等等。当教授在国民心中地位越来越低,越来越容易被买通,越来越往贫穷群体进军的年代,谈何体面。此话一出,让我进一步思考现在的教授,他们不只是“平民”能够形容,而更有可能往“贫民”和“疲民”发展。

教授平民化。“平民”,最容易联系到的一个词就是“老百姓”。而什么是“老百姓”?就是普天之下,到处都有的普通民众。当时,林老师最开始用“平民”来形容教授,只是希望与高校里面的行政人员进行区分,但也无意中给出了一些教授的现状,教授越来越平民化了。教授平民化的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1)大学里面教授数量急剧增加。原本的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金字塔之形,教授处在金字塔的尖端;现在呢,反过来了,同样是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助教处在了金字塔的尖端。现在的很多大学,助教、讲师,可能屈指可数。至于原因,大家都知道的,现在每一个大学都在计算“教授比”、“博士比”。(2)除了大学里面教授之外,凡是有一点点社会名气的人,都能够在大学里面弄一个“兼职教授”、“名誉教授”。就连某些选秀歌手,都能马上被一些大学聘为教授。(3)企业高层很多都被聘为教授,甚至博士生导师。中国博士生培养怪象丛生,以钢铁行业为例,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的教授可以培养,钢铁研究总院、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研究员可以培养,宝钢等某些钢铁企业的管理人员也能够培养。(4)现在企业也在评“教授”,甚至前几天有朋友给我留言,中小学都在评“教授”了……如此下去,“教授”不是“平民”,是什么?

教授贫民化。“贫民”,最容易联想到的一个词就是“百万富翁”。的确,在贫民窟里,也存在不少百万富翁,我们偶尔也能在大学里面看到奥迪、奔驰,但绝大部分还是两轮子的自行车,而且随着时间的增加,自行车越来越旧。昨天林老师算了一笔帐,一个教授如果每年剩下10万元(很多人都不能实现),如果买一套房子200万,需要20年积攒,同时,不能送子女上学,自己不能生病,家里不能购买贵重家电日用品。这还不是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一套100平米的房子,价值可能超过500万,以这样的收入,这一辈子都不可能实现呀。随着物价的一天天上涨,而同时,教授越来越“平民”,在供大于求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教授的收入将难以大幅上升,如此下去,今后的教授可能越来越难以自保了。当然,这所谓的“贫民”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贫民,而是相对的贫民。如果他人都有一千万,而你只有一百万,那你就是贫民。如果别的家庭都是10口人挤在10平米的房间里,而您的家庭只有3口人,住在50平米的房间里面,您就是绝对的富人。

教授疲民化。在现实生活中,教授已经不再享有特殊的待遇,相比之下,在以“金钱”作为成功与否的标尺下,教授自然变得比任何年代都要辛苦。为了不让自己进入“贫民”队伍,那就只能让自己进入“疲民”队伍。(1),要拼命申请项目。申请各种国家、省部基金,需要花好几个月的时间准备,写作;和企业联合公关,需要找到合伙人,需要各种应酬。也因此,高校教师中有脂肪肝、酒精肝、高血压、糖尿病等富贵病的人数直线上升。(2),为了完成工作量,拼命地写论文,整著作,自己忙不完,就安排学生帮忙。如果学生能力有限,也忙不完,就发生了剽窃、造假等恶性事件。(3),还要准备教学。讲好一门课,不花时间是不可能讲好的。然而,教授的时间越来越少,因而,自己每年都只讲过去有PPT的部分,而新加入的内容都安排年轻教师、高年级博士生去讲授。也因此,教学质量一天天下降。(4)要拼命应付考核、评估。前些天,听某朋友说,某重点实验室由于考核不过关,快要被摘牌了。然而,也不知道该单位的那些人是怎样“走动”的,现在好像是保住了该实验室。我国的考核制度很有意思,教育部安排高校,高校安排实验室,实验室安排教授,教授安排副教授,一级一级地相互“使劲”。说到这,建议大家看看我昨天写的《从假期空荡荡的办公室,看中澳学界生活观》。

一百年前的教授,一个月的工资可以在北京买下一所豪宅。一百年的后的今天,一个教授一年的收入,省下来很有可能买不下一平米的空间。以前的教授是享受各种待遇的高级专家,是挂在民众家族灵位上的“师”尊;而今天的教授,越来越平民、贫民、疲民化,所谓3P,可谓精辟。



https://m.sciencenet.cn/blog-117889-645457.html

上一篇:从假期空荡荡的办公室,看中澳学界生活观
下一篇:只有一流大学才适合Tenure制度

56 徐满才 魏武 马臻 林中祥 杨洪强 张志东 宁利中 徐传胜 吕喆 钟家伟 汪晓军 李明阳 常华进 李宇斌 曹聪 王枫 张骥 胡瑞祥 靳强 强涛 赵美娣 丁邦平 冯志玺 王涛 臧振宇 肖振亚 陈勤 李红周 马春旺 余世锋 张鹏 牛丕业 潘寄青 张木诚 韩枫 科管利民 赵凤光 董侠 王恪铭 陈永金 张永华 梁建华 蒋永华 鲁云霞 杨连新 周阿洋 zhanghuatian ycjyf uneyecat mssy idealist fansg anran123 silentyf zhouguanghui ss1234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18: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