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来科学网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姜文来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博文

民众如何应对水危机 精选

已有 5702 次阅读 2007-9-19 14:26 |个人分类:科技评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民众如何应对水危机

姜文来

 

一、我们时刻面临水危机威胁

水具有多方面的属性,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经济资源,更是战略资源,同时拥有物质资源和生活资源基本功能,它是国家的重要财富,也是世界的灵魂。遗憾的是,我国的水资源和社会发展之间出现了不和谐的因素,水资源问题十分严峻,“水多、水少、水脏、水浑”是对我国水资源问题的形象概括,主要指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污染、水含沙量大等。由于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逐步甚至超过水资源承载能力,导致我国整体上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甚至个别地区存在定时供水的限制,出现常规的水危机。近年来,随着突发事故发生不断,对水供应产生新的威胁,我国的水危机处于一种高度不稳定的状态,我们时刻面临水危机。

目前,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水量危机渐渐逼近。我国水资源人均量只有2210立方米,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名列世界100多位。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加剧了水危机的可能。中国水资源南北分配的差异非常明显,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人口占了中国的54%,但是水资源却占了81%,北方人口占46%,水资源只有19%,以华北地区为代表的典型缺水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尖锐,水危机警报一直没有解除。即便是我国南方水资源丰富地区,因季节性分布不均或者污染比较普遍,缺水也十分明显。我国669座城市中有400座供水不足,110座严重缺水,在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30个城市长期受缺水困扰,全国城市年缺水量为60亿立方米左右。全国农村有3.2亿人饮水不安全,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已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不和谐因素。

纵观我国水供给远景,更大的水危机还在后头, 目前我国的缺水现象只是水资源危机中的黄色信号,如果不采取水资源保护和高效利用的有效措施,到2030年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将仅有1750立方米,接近人均水资源量少于1700立方米的为用水紧张的国际标准线,中国水危机将更加严峻。

我国水危机除了传统的水资源供需引起因素之外,还添加了一个新的危机,即由各种事故导致的水资源供给秩序的破坏引起的水危机。以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为标志,我国水危机以水污染事故频发为引发因素进入了高发期,2007年入夏以来太湖、滇池、巢湖的蓝藻接连爆发,标志着我国已进入了水污染密集爆发而导致水危机更加严峻的阶段。

 

   水资源危机对民众的影响

   水的功能是多样的,水资源危机对民众的生产生活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水危机关系到民众安居乐业所需要的稳定社会环境

    水是基本的生活资源,水危机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国家权力能否正常运行,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中东地区战争不断,水资源的争夺是重要的原因。有人说20世纪为石油而战,21世纪则为水资源而战,尽管这些说法有些夸张,但从另一个侧面深刻地反映了水资源的重要性和战略位置。尽管哈尔滨停水事件、无锡的饮水危机在政府的正确引导下没有发生大的问题,但当时水确实成为社会的稳定的中心议题。民众的安居乐业,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必须有稳定的水资源供应,有水资源作为支撑。没有水资源的和谐可持续利用,就没有社会的稳定,民众就没有安稳的生活环境。水危机对社会和谐稳定构成很大的威胁。

2)水危机影响民众的收入水平

水资源是生产资料,水资源的短缺对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据有关部门分析,由于供水不足,城市工业每年经济损失2000亿元以上,影响城市人口4000万人。同时,水资源短缺也使得农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每年农田受旱面积2-6亿亩。经济受到影响,不仅影响民众的就业,也影响民众的基本收入水平。水危机与民众的收入水平紧紧相连,危机的加剧,意味着收入存在降低的威胁。

3)水资源危机影响城市形象

水资源是支撑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纵观世界大中型城市,都分布于江河的两岸,丰富的水资源孕育了城市的发展。曾经富饶天下的楼兰,是中国西部的古代小国,大约在1600年前消失,如今在茫茫的罗布泊黄沙中只留下凭吊的古城遗迹,楼兰消亡的原因之一就是水资源的消失,一个用水资源滋养的国家因水资源的消失而消亡。水危机是对城市的最大伤害,不仅影响城市形象和品位,更影响城市的投资、繁荣和整体竞争能力 ,当然对民众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也是很大的伤害。

4)水危机影响生活质量

水是生活基本必需品,水资源危机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供水不足给居民带来诸多不便,每天为饮水发愁的生活质量,即使有很多的财富也不是高品质的生活质量。“山水”意境是中国人长期追求和向往的生活环境,水危机将严重影响这种意境的现状或者城市建设。污染的水将导致更多的疾病的发生,严重影响健康的生活质量。根据相关的资料,我国因饮水不洁导致的疾病有50多种,淮河流域许多地区癌症发病率比正常地区高出很多,个别村庄肝肿大惊人。

5)水危机导致用水费用提升

水危机常常导致用水费用的提高。近年来,各地水价上调的消息不断,反映出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加剧。如北京,近年来水价频繁调整,居民生活水价目前已经调整到3.7/立方米,据可靠消息,北京的水价还将做进一步的调整,水价的提高无疑会增加水费的支出。特别是在水资源危机发生时,由于正常的水供应中断或者怀疑水质量难以满足需求,矿泉水成为生活必需品,矿泉水大量的使用增加了生活用水费用,由于危机期间,可能出现“一水难求”的极端现象,用水的费用可能更高。

 

三、民众如何应对水危机

面对我国水危机严峻形势和水危机可能给民众生活带来的影响,作为普通的民众,在水危机面前不仅有所为,而且应该大有所为。

1)正确树立水资源价值观

近年来,随着水资源短缺不断的加剧和水污染导致水危机频繁爆发,社会对水资源有了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大多数人传统的水资源价值观念已经转变,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的观念已经被打破,新的“水资源有限,必须可持续利用”的观念渐渐地被接受,并逐步变为实际行动。但我们必须看到,这种观念的转变还不平衡,在水资源比较缺乏的北方地区,接受正确的水资源观念认知度高,而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南方地区,因水资源丰富,传统的水资源价值观念还很根深蒂固,还有很大的调整空间。树立水资源是自然资源、环境资源、经济资源和战略资源的观念,可持续利用水资源是科学发展观在水利用中的具体表现,也是保障人类健康繁衍的基础等现代的水资源理念,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需要继续普及的工作,我们必须自己逐步接受新的观念,并将其变为实际行动。

2)积极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发挥点滴聚合效应

节水型社会是以尽可能少的水资源,创造更多价值或者服务的社会,它涉及到各个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树立节水的观念,并将其应用在实践中去,发挥点滴聚合效应。家庭是社会节水的基本单位之一,积极创造条件和想方设法,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多次利用水资源,减少新鲜水资源的取用。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家庭情况,选择适宜自己家庭的水循环利用方式。如在家庭生活中,卫生间用水占整个生活用水的2/3左右(卫生间用水主要包括洗澡、洗衣和冲厕),掌握节水小窍门,如洗澡洗头打肥皂期间关掉水、洗衣水、洗脸(脚)水可以用来冲厕等,选择节水型产品,如选用节水马桶、水龙头等,对于耗水型比较大的产品尽可能少消费,对于漏水的设备进行及时修理等等,从一点一滴做起,积极参与节水型社会建社,将自己塑造成节水文明人,节水文明家庭,积极参与创立节水社区。

3)从容应对水危机

水危机真正发生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做,这是我们必需面对的问题。如果是突发性的污染等导致的水危机,我们必需镇静地对待,千万不能心慌,要积极应对,而不是任意地指责。首先,相信政府会采取一切非常措施解决供水问题。让民众得到安全的饮水食政府的责任和义务,相信政府会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应对水资源危机。其次,储备必需的饮用水,如采购适当的矿泉水(瓶装和桶装),不要一次性购买太多,一方面是为别人留有余地,另一方面也避免在短时间内水供应正常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第三,不能听信谣言,更不能制造和传播谣言。水危机期间,常常也是各种谣言四起的时候,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造成极大的伤害,不能轻信这种谣言,更不能去制造、散发谣言,以免被追究相应的责任。第四,相互关爱,共度难关。危难之时见真情,在水危机期间,相互关爱,如遇到没有水的家庭或个人,尽可能地给与帮助,以实际行动创造共度难关动力。第五,关注老人、儿童、妇女等弱势群体,在水危机期间,尽可能优先照顾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让他们得到相对满足的水资源,在水危机中重视伦理道德观念,净化心灵。

4)积极参与水资源环境保护

保护水资源,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们应该积极地参与。在家庭生活中,节约每一点水,少用一些洗衣粉等都是对水资源环境保护的贡献。从小教育孩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就是对社会的一个贡献,水资源保护从家庭做起,从我做起,从娃娃开始抓起。同时积极投身到社会水资源环境保护行列,如参与“自然之友”等NGO(非政府组织)组织的环境保护活动,既提高自己的知识面,又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实事。民众是水资源环境保护的真正的推动力,通过不同的途径监督政府、企业,督促他们改进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式政策或者生产方式,形成社会舆论,共同提高水资源环境质量。



环境问题思辨
https://m.sciencenet.cn/blog-1192-7533.html

上一篇:环境保护问责究竟难在哪里?
下一篇:“烧”才是孝顺的观念亟需转变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6 10: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