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MEF 致力于医学教育,关注大众健康

博文

肠道菌群和先天性淋巴细胞的作用

已有 1818 次阅读 2021-2-3 01:55 |个人分类:医学知识|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肠道菌群和先天性淋巴细胞的作用

(一)肠道菌群与免疫激活

肠道菌群在影响宿主免疫发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免疫系统又通过肠道屏障的维持和免疫排斥来调节肠道菌群。正常情况下,这些相互作用是稳态的、严格控制的,并由先天和适应性免疫反应组织起来。然而,环境暴露和遗传缺陷的结合会导致耐受性和肠道内稳态的破坏。粘膜界面的这些相互作用的结果对宿主免疫和慢性炎症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展具有广泛的系统性影响。微生物群调节这些疾病的潜在机制和途径才刚刚开始出现。炎症和自身免疫过程中微生物群免疫相互作用的影响,重点是屏障功能和CD4+T细胞调节。

肠道菌群与IgA存在互动机制,IgA塑造肠道微生物群,调节宿主的共生稳态。共生菌定植诱导的信号对IgA的诱导、维持、定位和功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新生儿和无菌动物IgA阳性浆细胞的数量显著减少。与抗原分泌无关的浆细胞的新功能不断出现,提示浆细胞,包括IgA+浆细胞,在炎症和感染的情况下可能存在另外的功能。浆细胞产生IgA的产生和存活机制,在健康和疾病中起重要的作用(J L Gommerman,et al., 2014)。

对人类微生物群及其代谢物的关注,以及宿主粘膜免疫学的显著进展,为潜在调节炎症反应开辟了多种研究途径。对这些微生物生理功能特性及其在黏膜免疫和远端炎症中的作用的新认识带来对疾病的革命性新认识。

(二)先天性淋巴细胞

先天性淋巴细胞(Innate Lymphoid Cells, ILCs)作为免疫稳态和病理学的重要介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先天性淋巴细胞是先天免疫系统的一部分,由一系列进化上古老的造血细胞组成,包括树突状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粒细胞。这些细胞群相互协作,与适应性免疫系统和非造血细胞,以促进免疫,炎症和组织修复。先天性淋巴细胞是最近发现的先天性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是近几年来的研究的热点。先天性淋巴细胞在感染、慢性炎症、代谢性疾病和癌症背景下控制组织内稳态的新作用(D Artis, et al., 2015)。

先天性淋巴细胞是在围产期开始建立的免疫细胞,存在于围产期组织中,结构性表达对其器官微环境作出反应的受体,并执行与适应性CD4+T细胞重叠的效应器功能,如自然杀伤细胞、γδ T细胞、粘膜相关的不变T(mucosal-associated invariant T , MAIT)细胞和胎儿来源的巨噬细胞,在组织中发挥着超越经典的免疫系统在微生物宿主防御中的作用。在早期发育过程中建立先天性淋巴细胞和组织淋巴生态位可能在以后的生活中产生影响的机制。在哺乳动物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更深入地了解先天性淋巴细胞生物学,就有可能揭开未知广度的免疫细胞功能的面纱(M E Kotas and R M Locksley. 2018)。

先天性淋巴细胞是一类免疫效应细胞,在宿主防御、代谢稳态和组织修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也可能导致哮喘、结肠炎等炎症性疾病。根据指导其功能的转录因子和产生的与T淋巴细胞效应器功能平行的细胞因子。当共同的淋巴祖细胞进入每个先天性淋巴细胞谱系时发生的细胞命运限制事件的层次进一步强调了这些先天免疫细胞和T淋巴细胞之间的关系(E C Zook and B L Kee. 2016.)。

先天性淋巴细胞作为早期免疫调节器,通过表达一系列细胞因子和细胞表面受体对上皮细胞信号作出反应,从而形成随后的免疫反应。根据先天性淋巴细胞与T细胞亚群在关键转录因子表达和细胞因子产生方面的相似性,先天性淋巴细胞分为三组:第1组先天性淋巴细胞、第2组先天性淋巴细胞和第3组先天性淋巴细胞。

先天性淋巴细胞在细胞因子介导的肠上皮细胞屏障完整性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先天性淋巴细胞反应的改变与多种慢性人类疾病有关,先天性淋巴细胞构成了几种疾病有趣的治疗靶点。第1组先天性淋巴样细胞在肠道(炎症性肠病)和肺部(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慢性炎症中积累,在那里它们参与IFN-α-介导的炎症。在过敏和哮喘患者中,第2组先天性淋巴细胞产生大量的IL-5和IL-13,从而导致2型介导的炎症,如哮喘、慢性鼻窦炎和特应性皮炎。第3组先天性淋巴样细胞通过大量IL-22的产生参与肠道内稳态和银屑病的病理过程(J Mjösberg and H Spits. 2016M Ebbo, et al., 2017.)。




https://m.sciencenet.cn/blog-1213094-1270288.html

上一篇:维甲酸和淋巴组织诱导细胞的作用
下一篇:肠道菌群与先天性淋巴细胞的互动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1: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