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jjaa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fjjaa

博文

刘巽浩:少用肥料也不减产量不可能

已有 3990 次阅读 2014-1-17 21:1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大学, style, 学术界, 中国农业, 肥料

刘巽浩:少用肥料也不减产量不可能


范建


     人要吃饭,庄稼要施肥料,天经地义。但有的专家在某地通过几年田间试验得出,减少了肥料用量并不会减少作物产量这个观点引起了质疑。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刘巽浩在详解“低碳”农业的同时,作了匡正。他表示,农业上提倡“低碳”,要讲究科学,讲真话,不要迎风而上,不要简单化绝对化。农业是有生命的连续的过程,因此特别要着眼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近来学术界出现的某些短平快言行,值得人们关注——


  问:当前,人们都在议论“低碳”,农业是否也要提倡“低碳”?

  刘巽浩:提倡“低碳”,这是时代的声音,也是人类本身发展的需求,各行各业都要为此而努力,农业也不例外。


  问:农业提倡“低碳”在理论上是否有根据?农业上提倡“低碳”要注意什么?

  刘巽浩: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能量在农作系统流动过程中必然会大量散逸,为了提高能流转换和物质循环效率,就要从系统外投入辅助能量和物质。从理论上讲,农业要增产要发展就要增加投入,总量上就要增碳。中国人多地少,高产优质高效的集约持续农业是我们的必然选择,为此就要大幅度增加投入。

  这里提倡的“低碳”,是指相对意义上的“低碳”,也就是要遵守“尽量以最少的投入争取最大的产出”的经济学原则,努力做到充分、循环利用各种自然与人工资源,减少浪费,减少不必要的超量投入。不能将“低碳”理解为绝对意义上的“低碳”,不能复古,不是要将现代农业回归到几千年以前的那种低投入低碳状态。

 

  问:有人讲,农业上化肥利用率只有30%,2/3都浪费了。因此“低碳”就首先要削减我国的化肥使用量30%—50%,有人甚至提出减少对化肥工业的补贴,引起了轰动效应和热烈争论。这可是个重大问题,搞不好会影响农业生产与农用工业的动荡。你认为以上说法是否合乎可持续发展原则?

  刘巽浩:肥料(包括化肥和有机肥)一旦施入农田后,往往要经过十多年的长时间,才被作物吸收用尽。我们早在1990年就发表“对氮肥利用效率若干传统概念的质疑”一文(《农业现代化研究1990,4期》)阐明,30%利用率只是指化肥氮被作物当季吸收的部分(称“表观利用率”),另外还有30%多经土壤吸收后被以后多年作物所利用,两者相加的化肥真实利用率达60%多(称“累加利用率”)。

  20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院建立了一批农业生态试验站,近两年我受邀参加了对它们的评估,看到许多长期试验硕果,成绩斐然。其中,在河南的封丘农业生态试验站通过17年的长期田间试验得出,小麦玉米氮化肥多年利用率为60%与61%(孙鸿烈主编《生态系统综合研究》科学出版社2009 p30)。中国农科院土壤肥力组在昌平的试验也给出了相似的结果。这与我们从全国大尺度研究得出的结论完全一致。很遗憾,多年来舆论上一直将表观利用率误为真正的累加利用率,人云亦云,将错就错。

  从“低碳”出发,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正确方法是以产定肥、配方施肥、深施肥等。

  人要吃饭,庄稼要吃氮磷钾肥料,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有的专家在某地通过几年田间试验得出,减少肥料用量并不减少作物产量,这可能吗?

  由于肥料的后效期长,故短期的试验难以说明问题。即使某些短期田间试验的数据是可信的话,它也只是局部、短期、小尺度的结果,不能扩大为全局全国的大尺度结论。少量局部农田由于多年过量使用氮磷肥料,因而可以在一二年内适当减少肥料施用量,但不能因此长期化、扩大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多数情况下所谓“减肥不减产”现象是靠挖取土壤养分资源库存的结果,竭泽而渔,连年这么做的话,必将导致土壤肥力减退与作物产量递减,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问:少免耕是农业低碳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否应在我国全面推广?

  刘巽浩:近些年,我在全国南北各地看了20多个有关的少免耕的主要试验点和农民实践。看到他们已取得了良好的进展,打破了年年耕翻的传统作法。少免耕节约能源,在风蚀水蚀的半干旱地区还有利于保持水土,受到农民欢迎。另一方面,各种土壤耕作措施都有它的正面和负面作用,对少免耕也不能绝对化。有的农业部门,未经过充分农艺论证,就不加区别地用十多亿元国家投资,企图在全国各地推广美国式免耕及其机具,我是不赞成的。作为现代免耕原产地的美国,当前的免耕面积也不过只占耕地的14%。全国各地各种土壤与作物对少免耕反应很不相同,连续免耕后土壤变紧实,影响根系发育与作物产量。在看到的20多个田间试验中,个别增产,个别“被增产”,多数一二年内平产或减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全国南北由于多年连续少耕(旋耕),出现了耕层变浅和犁底层形成,因而不利于作物根系生长的现象。最好的选择是,将不同耕作措施有机结合,从而形成适应于当地的保护性耕作体系。例如,山东农业大学在龙口市推行两年冬小麦少耕(旋耕)+一年深翻+夏玉米免耕的三年轮耕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问:现在“循环经济”成了有关低碳的热门话题,农业能不能提倡“循环”?

  刘巽浩:自然生态系统的确存在着“循环”,例如,自然生长的森林、草原,养分在它们的生态系统中实行闭合式自我循环,年复一年,生养不息。但在有人类参与的农作系统中,情况就不同了。大量的籽粒与根茎叶被移出于系统之外,系统中的营养物质不断减少,若不从系统外输入能量和物质,那么生存系统就难以为继,因而在农作系统中完全的自我闭合式循环是不存在的。

  话又说回来,不能完全闭合循环不等于不能促进非闭合式循环,相反,在农作系统中促循环的潜力还是很大的:大量可循环再生的自然资源(光热水气风等)尚未得到充分利用而白白浪费;大量农作物的主副产品被作为“废物”丢弃;大量宝贵的化石能源和物质消耗因效率低下而浪费并污染环境。为此,我们要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包括投入适当的人工要素来优化资源组合,把蛋糕做大(扩汇),另一方面,要依靠科技进步努力节约利用各种资源(节支),从而尽可能地促进系统的物质非闭合式的循环(促循环)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可见,在农业上提倡“扩汇节支促循环”,使各种资源在农作系统中得到多层、往复、高效地利用,这是时代的要求。它不仅是“废物利用”,更不是复古倒退,它是积极的、前进的,符合中国式的集约持续农业发展的方向。




https://m.sciencenet.cn/blog-1228342-760100.html

上一篇:院士杨叔子: 杨花作雪飞
下一篇:散文 我的阿婆

4 陈楷翰 赵建民 文克玲 刘秀梅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08: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