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678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6789

博文

一面之师 感激长存

已有 6119 次阅读 2014-5-23 14:06 |个人分类:回首觅踪|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交流, 老师

一面之师  感激长存

周 健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从中专学校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在中国大陆四川盆地东南部的一座县城从事医学教育和卫生管理工作。县城仅有一个新华书店,那里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不过,那个年代的书确实不多,尤其是自己感兴趣的一些书籍(大多是一些读者偏少的书)这家书店常常不会进货。因此,我便有了一个从出版社邮购(那时可没有今日的网购啊)图书的嗜好。自己藏书的80%以上,均来自邮购所得。每每从邮局拿回一个个包裹,拆开包装,拿出一本本新书,那散发着一股蕴含着淡淡油墨味的书香就浸入自己的心脾,一种兴奋、一丝激动、一种愉悦掠过心间…..

一九八四年,从中国戏剧出版社邮购回来一本《剧作法》,这是一本翻译自英国作家撰写的书。读过之后,发现书中有几处“错字”,于是便懵懵懂懂的给中国戏剧出版社写了一封信。信发出之后,也就没有在意此事了。一天,还真收到他们的一封回信。拆开一看,出版社的编辑老师对我“认真读书”给予了表扬,并表示书中的几处错误将在再版时改正。还随信赠送给我一本新书,美国作者贝克的《戏剧艺术》。手捧着一本厚厚的新书,确实令我高兴了一阵子。回信者是当时中国戏剧出版社的编辑罗晓风老师。

罗晓风老师,他就是我的一面之师。

冒昧地将罗晓风老师的照片放在这里,借以表达我长久的感激之情。

并请允许我对罗晓风老师做一简单介绍(无任何商业目的)。罗晓风:广东兴宁人。1950年大学毕业,懂英文,精通俄文,长期从事摄影、电影和戏剧的翻译和编辑工作,先后担任《国际摄影》杂志编委、外国戏剧研究资料丛书常务编委、外国电影研究资料丛书编委。

我和罗晓风老师的交流由此开始。首先,阅读罗老师的来信就给了我莫大的激励,除老师那些鼓励、鞭策的言辞之外,老师钢笔书写的文字亦有很大魅力。罗老师的书信,因为搬家已经遗失。不过,从他给我的赠书上的留言(见下图),还能窥见其品性。

文字结构内敛紧凑,疏密有度,骨力刚劲;文字书写流畅圆润,亦有活泼飘逸之风。观之令人赏心悦目,并有鞭策鼓励之力。受此影响,那时我便在办公室发布了一个“土政策”:所有人员(当然包括我自己)只要在办公室上班,每天下午下班前30分钟,每人临摹一页钢笔字帖,坚持了一年多。

一九九二年五月,因事去北京。于是,便联络好罗老师,前去拜望。到了北京,找到老师当时的驻地,北京东四八条的一个胡同里的平房小院,两间小房子,屋内陈设十分简单,还靠燃烧小煤炉取暖。老师当年可能年近六十,女儿住在外地,自己一人住在这两间小房子里。尽管看上去老师十分清瘦、头发斑白,但精神饱满,思维清晰,言语流畅,表情自然。老师亲自张罗饭菜,并留我在此住宿一夜,让我感动不已。晚餐收拾停当之后,老师便和我屈膝长谈了起来,内容涉及到工作、生活、学习、读书等等。时过境迁,当时谈话的许多内容已在记忆中慢慢淡出。然而,那晚谈话结束前的一段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老师拿出一本他翻译出版的新作:《摄影的特性与美学》(见下图)。

他简单的说明了该书翻译和出版的基本情况。然后,翻到该书的3-4页,指着其中的一段文字(这是该书概论中的一段)说,这段文字的翻译很费心力。俄文原文的意思我很清楚,不过却在中文里很难找到对应、恰当的字词来表达。我花费了整整三个月时间,反复斟酌这段文字,译出来,反复次修改,不满意,推倒重来。几经曲折,最后的译文才达到了满意的效果。说到这里,老师都有些情绪激动,他接着说,你听听我读这一段,它不仅较好的表达了原文的意思,而且文辞平实、音韵动听。于是,他用饱含激情的声音开始了朗读这段文字……罗老师读书的那种专注、那种执着、那种神情,令我难以忘怀。从这里,我体会到了两个基本的人生道理:一是对工作(或许是事业,或许是自己的业余爱好)的执着最好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二是对自己的作品应该反复的锤炼。罗老师读完这段文字之后,把书放在桌上,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了钢笔,在这本书的封面内页上写下了赠书留言(见上图),然后将书递到我手中。我一手拿着书,一手握着老师的手,说道:“谢谢罗老师!”

后来,罗老师还给我邮来了名著《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导演课》。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我先后几次发出过信件,却未能收到罗老师的回音,遗憾地失去了与老师的联系。尽管如此,我依然希望罗晓风老师身体健康、平安顺利。

时光飞逝,转眼二十年过去了。在因为工作调动而搬家的时候,自己的许多藏书(包括邮购来的整套莎士比亚全集)都捐献给了原来工作单位的图书馆。但是,罗老师的《摄影的特性与美学》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导演课》这两本书还留在自己的身边。我感觉到,自己留下的不仅是罗老师的两本书,也保存了他那高贵人品的影响、执着敬业的理念、忘我探索的情怀,这些也在不断鼓舞和鞭策着自己,行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

                                   0一四年五月二十三日

作者联络 Email:zhou6789@21cn.com




https://m.sciencenet.cn/blog-1248178-797018.html

上一篇:李小文院士“扫地僧”照片的回声分析
下一篇:论文署名与一般规则

9 曹聪 骆小红 李斌 王树松 郭战胜 彭渤 张少雄 李健 赵大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9: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