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maoch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ongmaoch

博文

读《庄子》12:《大宗师》哲理意涵之1

已有 1878 次阅读 2022-8-5 05:47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读《庄子》12:《大宗师》哲理意涵之1

《大宗师》哲理意涵:

55. 能够通晓天地的自然运化规律,进而知晓在自然规律之下人的可为范围,就达到人的认识极致了。通晓自然运化之理,就是顺应自然而认知万事万物;知晓人的可为范围,是用其有限的知识,去领悟未知万物的自然之理,如果终其一生而不改变顺应自然这一认知原则的话,或可算作达到人的认识最高境界了。即使如此,其中还是存在认识缺陷的。因为,认识自然规律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条件,而这个条件却是不断变化的,何以判断所论定的“出于自然”之事物不是“出于人为”呢?所认定的“出于人为”之事物不是“出于自然”呢?这样一来,就必须先有能够区分判断“自然”与“人为”的先天“真人”,然后才能够认识自然规律的“真知”。

56. “真人”的特性是:不刻意去追求平均,不强求成功,不牵强理据。这样的人去判断事物,即使有所差失也不会偏离自然太远,即使完全判断准确也不会认定这必定是事物的终极认识。“真人”,不对生存感到欣喜,也不对死亡感到恐惧,不贪求生存,不拒绝死亡;自然而然地降生人世,又自然而然回归自然。不忘自然乃生命之源,不奢求超越自然而长生。受生则欣然体验生命价值,死不为怀而复归于自然。这就是:不以奢求长生之欲捐弃自然之道,不以人为助力试图改变自然规律。“真人”,对待事物的变化,有其独特认知。犹如水的聚积,可感受到聚积带来的色彩增进,同理,人的相与,则可感受到他人言行对自身德性的衡正;犹如空间的广阔,似可感受到时序的迁变,同理,不可理喻的“妄语”,亦可感受到其不可或缺的理性;犹如万物连环,可感受到两两之间的自成体系,同理,本与你无关之事物亦可因之萌生出某种难以用言语描摹的关联。“真人”,判别事物惟一的准则就是“自然而然”。其所认同的是顺应自然的东西,其所不认同的则是违逆自然的东西。其所认同的万物一致性是因为顺应自然,其所认同的万物差异性也是因为顺应自然。万物一理,是大自然的根本特征;万物各有特点,是人类顺应自然而用于日常生活的合理选择。

57. 以刑为体(刑律只是遵从自然秩序的制度架构,并非人为构建的制度)、以礼为翼(礼仪,只是自然秩序下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关系,并非人为创设的等级关系)、以知为时(知识,只是对自然时序运行的认知,并非人为规定的要求)、以德为循(道德,只是人们自然而然的行为准则,并非人为确定的约束)。基于自然秩序的刑律,即使是极刑也体现的是对于自然万物的善待;基于自然关系的礼仪,才能够世代传承;基于自然时序的知识,可顺应自然用于解决日常之需,却不可用以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基于自然秩序的行为准则,才是践行“道”的根本路径,那些人为规定的道德准则,是背“道”而驰的,不是可行的路径。

58. 井泉枯竭了,两条鱼在干涸的泥土中,只能以微弱的呼吸相互延长生命,这样艰难地相互依存,远不如各自在江湖里自由地生存。在世俗中,与其以尧之贤德为标杆、以桀之暴虐为反面教训来构建人为的秩序,不如把他们都忘掉而依存于自然而然的秩序。总之,为什么要把特殊情形或极端情形下所形成的“美德”,当作我们一般情形下的行为规范呢?!最好的行为准则,就是遵循自然而然的秩序,不刻意追求所谓的“美德”,也不刻意规避所谓的“恶行”!

59. 一个人生命周期的各个形态,都是自然赋予的。自然万物的哺育表征生命的形成,运动劳作表征生命的成长,闲逸表征生命走向衰弱,安息表征生命周期走向终点。由此可见,护佑生命成长,护佑生命终结,所为者皆为自然!如同,把一个物体藏在另一个物体之中,总是能够分辨的。但是,如果把天下万物藏于天下之中,恐怕就很难被分辨了,这就是天下万物最一般的特征!同样的道理,生命的形态是各种各样的,为什么唯独钟情于“人”这种形态而感到欣喜不已呢?如果对于各式各样的生命形态都坦然接受,那么其欣喜之情不就是无处不在吗?!所以说,“圣人”钟情于万物,并不是去寻求万物的外在形态,而是去享受其无处不在的内在真谛。对待生命的长短、生命的始终,都以同样的态度去感受。 

转摘自钟茂初:<庄子>新识及其生态文明启示》,光明日报出版社2022年版。



https://m.sciencenet.cn/blog-1251036-1349992.html

上一篇:读《庄子》11:《德充符》哲理意涵之2
下一篇:读《庄子》13:《大宗师》哲理意涵之2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9: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