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m939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sm9393

博文

为何要神化人工智能?

已有 1354 次阅读 2023-4-27 13:23 |个人分类:AI|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为何要神化人工智能

都世民

 

人工智能的神化表现

 

2023-04-23 ,澎湃新闻刊文:“没有人工智能”:美国知名科学家呼吁停止神化AI,实现数据尊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3961556891117726&wfr=spider&for=pc)

文章指出:美国计算机科学家、视觉艺术家、计算机哲学作家及未来学家杰伦·拉尼尔(Jaron Lanier)与微软新英格兰研究院的经济学家格伦·魏尔(Glen Weyl)提出了“数据尊严”概念,强调个人有权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数据,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私密性,并保护其免受滥用或未经授权的访问。

2023年4月20日,拉尼尔在《纽约客》发表标题为“没有人工智能(There Is No AI)”的文章,明确提出应停止对人工智能的神化

 

为什么要神化人工智能?

 

神化不是科学幻想,也不是神话故事。神化本身是一种金融炒作。夸大科技研究成果到极致,吸引投资人和机构。一方面夸大人工智能未来发展前景,让人类永生;另一方面夸大人工智能的負面危害,认为让人类毁灭。一种对立关系的存在,必然引起争议,扩大人工智能的更广泛的关注。

·拉尼尔反对最近呼吁停止训练更高级人工智能的联署信。

·提出“数据尊严”概念

·将其作为一种创新的社会协作形式来看待。

·拉尼尔认为,每一个新的人工智能或机器人应用的成功引入,都可能涉及一种新的创造性工作的开始。

 

对此笔者思考有以下问题:

1)为什么拉尼尔要停止对人工智能的神化

2)拉尼尔没有详细说明人工智能神化的具体表现。

2021-09-09 16:25,澎湃发文:谷歌首席未来学家发出惊天预言:人类将在2029年开始实现永生?

3)庫兹韦尔为什么预言人工智能会让人类永生!是不是神化?

4)为什么有人强调GPT数字模型已产生意识?

5)到底GPT是怎么产生的意识

6)GPT产生的意识与人的意识一样吗?

 

 

谷歌首席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Ray Kurzweil)在接受《花花公子》杂志专访时表示,在不远的将来,技术将让我们变得更聪明、更健康,人类将在2029年开始实现永生,远距离的性爱将发生。

库兹韦尔说:“我认为在2029年左右,我们将会达到一个临界点。届时医疗技术将使人均寿命每过一年就能延长一岁。那时寿命将不再根据你的出生日期计算,我们延长的寿命甚至将会超过已经度过的时间。”

早在2017年。笔者在光明网看到库兹韦尔的专著,对他书中的主要观点提出讨论。发表不同看法。下面列举发表的几篇文章的出处。

1)库兹韦尔的惊世颠峰之作-----评库兹韦尔的“嫁接”脑(1)

2017-3-18 20:35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39385-1040237.ht到了我做了。

2)评库兹韦尔“嫁接”脑的可行性(2)

2017-3-21 21:46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39385-1040822.html,都世民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39385-1040822.html

3)没有细胞天线 “嫁接”脑怎么互连?!------三评库兹韦尔“嫁接”脑的可行性,2017-4-2 17:13,都世民科学网博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39385-1043221.html

4)30年后 人工脑能更换人脑吗?

2019-1-30 13:52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39385-1159891.html

5)为什么A.I.专家“超前”生物学家?-----四评A.I.专家库茨韦尔的预言

2019-4-18 22:0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39385-1174139.html都世民科学网博客

6)无脑人质疑美国AI专家库兹韦尔?-----地球人不能永生!

2020-1-14 15:2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39385-1214225.html都世民科学网博客

不难看出,对人工智能的热点的争议。早在2017年就已经出现。原因是库兹韦尔把机器人战胜围棋冠军这一成果无限延伸,把它变成预言。将其夸大。发出诳言。如今已过去6年了。他的言有什么进展呢?

 

人工智能产生了意识吗?

 

2023-04-12 :,有一篇网文:意识上传,AI重塑!谷歌预言:六年后,人类寿命或进入新阶段

库兹韦尔预言人类将会“永生”,是出于生理层面的技术发展考虑,换句话说,库兹韦尔信奉的是“肉体永生”。既然“肉体永生”这条路行不通,一部分不甘心的人,也自然将希望放在了“数字生命”上。或许有人会说了,现在的AI充其量不过是一段程序,离真正意义的“永生”还相差甚远呢。对数字生命是新的概念。可意识上传似乎是数字生命的表现形式。怎么证明意识上传?第2次炒作的重点。也是第1次炒作的继续。

数字生命只能是一厢情愿。意识上传能让人们都相信吗?不可能。现在意识产生,能解释清楚在哪里产生?机器有心吗?根本没有。电脑是等于人脑吗?也不是。那么意识上传又是怎么回事儿呢? 只能骗人。能骗多久就骗多久。6年还是30年?再加上300年也不可能。 数字生命肯定是在屏幕里。是,还是不是?屏幕里或者是镜子里。没有是非。无需讨论。让你站在水边。水面上的影像。是你吗?不是。如果是你,你就变成了两个人。哪个是你?

 

实际上。被业内认为是生成式AI,名叫“ChatGPT”数字模型。

· 生成式AI产生了什么?是人机对话,还是数字意识?

ChatGPT是由OpenAI公司开发的一个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程序,于2022年11月推出。ChatGPT使用基于GPT-3.5架构的大型语言模型,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互动交流,甚至能完成撰写邮件、文案、翻译、代码等任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一月末,ChatGPT的用户已突破1亿,这是AI首次如此大规模的传播。这一趋势确实表明,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工作生活中影响越来越大。于是赞美之声此起彼伏。

 

GPT

比尔·盖茨在接受专访时表示,ChatGPT以及AI领域的进展令人激动,AI将是“2023年最热门的话题”。美国《财富》杂志也指出,ChatGPT能进行天马行空的长对话,可以回答问题,还能根据人们的要求撰写各种书面材料.它还可以写程序,比如请它帮忙写了一个“羊了个羊”小程序。它能够快速写出,并且通过文字告知这个程序所代表的意义。

马斯克也曾在推特上表示,ChatGPT好得吓人,我们离强大到危险的人工智能不远了。

· 人机对话与数字生命是什么关系呢?

首先把人机对话这一成果延伸,看成是意识产生了。这么一来,机器就变成了有生命,这个生命就是数字生命。这样一种新思路,能否成立呢?

笔者思考:

〔1〕生成式AI到底产生没有产生意识?

〔2〕ChatGPT数字模型是模仿式学习,还是创新型学习?

〔3〕如果有创新,创新点是什么?

 

人工智能(AI)已经在各个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未来它将在以下方面产生更大的影响:

1、自动化:将来越来越多的任务将由机器人和自动化系统完成。

2、工作和就业:会导致一些工作岗位的消失,但同时也会有新的工作机会。

3、医疗保健:AI技术可用于医学诊断、治疗和疾病预防。

4、交通运输:自动驾驶汽车和飞行器。

5、教育:AI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育。

6、社交媒体:AI技术可以帮助社交媒体平台更好地推荐内容和朋友,提高用户体验。

7、安全和安保:AI技术可用于预测和防止犯罪行为,并提高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

总的来说,人工智能将对未来的各个领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这几个方面应用能表明人工智能产生了意识?笔者不认为是。

 

AI面临的核心挑战是什么?

 

济大学校长郑庆华指出,目前,我们面临三个挑战:

一.在常识性、隐匿性、抽象性知识的获取上,面临难以突破其局限;

二.记忆性、认知型知识的融合,当前的方法面临感知力强但认知能力弱、计算成本高的局限;

三.可解释的知识推理,当前方法局限于因果推断难,反事实推理能力弱,可解释性差等问题。https://view.inews.qq.com/a/20230408A02ZMO00

最近又有新说法:

四.数字生命和数字意识,还包括数字宇宙,即元宇宙能否实现?这与前几年提出的机器感知和认知是一个意思,不同的文字描述和概念。

笔者思考:最终人工智能的研究人员是想让机器超人。

五.AI能不能让机器超人?这与生物学领域过去想人造人是有关联的,现在只是改变思维和实施路径而已。

 总之,人工智能的研究人员想让机器超人,是神化人工智能的最后目标。这只能一厢情愿。

 

 

 

 




https://m.sciencenet.cn/blog-1339385-1385985.html

上一篇:机器人有没有死亡?如今机器人有猝死的说法,是否确切?
下一篇:视觉图像在哪里产生? ——"相由心生"错了吗?

1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3: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