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梵高的童年在荷兰的一个小镇上度过,他的父亲是荷兰改革教派的牧师。他的大家庭居住在位于市集中央广场的牧师住宅里,母亲在那里开垦了一个花园。在他三十岁出头的时候,梵高画了一幅关于花园的钢笔画,画的是多节的树木,这些树木虽然还没有叶子,但却充满了活力和戏剧性。他在描绘树木细长的枝干方面的技艺是非凡的,几乎在任何地方都看不到一条曲线。他试图卖掉这些画,但是,就像他的其他作品将反复面对的命运一样,他不得不面对艺术界的拒绝。
梵高在他的个人生活和他作为艺术家的作品中都需要真实:“夏天的割草机和农家女孩,夏天的天空很大,冬天的黑壁炉旁的天空也是这样。”去感受——他一直是这样,并且一直会是这样。他不是仅仅为了享乐而享乐的享乐主义者,只是对世间万物的本质以及在不同季节中改变的光的模式高度敏感。
或许是他对自己童年时代所处乡村的美好回忆,把田野里的一捆捆玉米变成了某种永恒荣耀的象征——不然他为什么要反复地把这些东西带进他的作品呢?1888年夏天,他在法国南部花了两周的时间在阿尔勒周围画麦田。在其中一幅麦田画中,三捆麦子彼此靠在一起,略微偏离中心,似乎在画布上跳舞。麦束被设置在地平线与蓝绿色天空和云交界的地方。
从1889年5月起,梵高成为圣雷米一家精神病院的病人,他处于危险状态,不愿与任何人交流。然而到了9月,他慢慢地恢复了健康。透过窗户,他看到了一片片金色的麦田、群山、柏树和橄榄树,他觉得有必要再次伸手去拿起帆布和颜料。他再一次兴奋地看到阳光下成熟的麦田,反复地描绘医院窗外被随着不定的秋风鼓荡而移动的景象,给风景增添了生气(其中一幅现展陈于伦敦国家美术馆)。
随着春天的到来,他被允许在他称之为“公园”的医院空地里度过时间,并开始描绘他从周围看到的一切。他俯视草地上的草,注意到蒲公英和繁花盛开的花朵在布满皱纹的树皮之间。回应树皮曲折的纹理,他用橙色、蓝色、棕色、黄色和白色绘制了粗糙的几何图案。特写镜头下,你永远无法辨认出这些树木的颜色,但梵高对大自然的调色板异常雀跃,并与我们分享他对春天的感觉。
原作by肖恩·希恩
由本博主翻译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9-28 18: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