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xueren0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xueren07

博文

好文字在“读图时代”仍具独特生命力——“加强作品评论,繁荣原创科普——吴家睿科普作品研讨会”侧记

已有 1614 次阅读 2022-11-1 22:3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977167930.jpg

为进一步增加和鼓励对国内原创科普作品的评论之风,繁荣科普原创,结合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吴家睿的科普作品及其代表作《生物学是什么》,由中国科普研究所、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联合主办,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承办的中国科普作家协会2022年会分论坛暨“加强作品评论,繁荣原创科普——吴家睿科普作品研讨会”日前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研讨会围绕“新时代需要怎样的科普?”“当前的科普创作存在怎样的误区?”等话题进行讨论。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王挺在视频致辞中希望广大科普工作者、科普作家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动力,落实好中办国办关于加强科普工作的意见,创作出更多类似《生物学是什么》这样涵盖学科发展、前沿见解以及科学文化、科学哲学思考的科普作品。出席研讨会的上海市科协副主席倪前龙在发言中指出,科协是科普工作的重要力量,上海市科协将在大家的共同帮助和支持下,把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科普工作的意见的工作做实做细,和大家一道厚植创新土壤,增强创新厚度,为提高上海科普工作的文化素养做出贡献。钱旭红、王恩多、贾伟平院士和杨秉辉、卞毓麟等40余位科普作家参与研讨。

薛定谔式的科普更符合当代科学传播需求

吴家睿在题为《科普创作之我见》的主题发言中介绍,奥地利物理学家埃尔温·薛定谔的生物学著作《生命是什么》是他在都柏林做的多场科学报告内容的合集。当时报告的听众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普通百姓,入场券一票难求。很多人,包括一些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受到这本书的影响,“跳”进生命科学领域,从而推动了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吴家睿认为,在知识获取已经变得非常容易的今天,广大科普受众的知识背景和教育水平不再像过去那样有着明晰的边界,相比传统由教育者向受教育者单向流动的科普,薛定谔式的科普更符合当代科学传播对科学知识和思想双向、多元流动的需求。今天的科学传播和普及不能仅停留在知识层面,而应该把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传递给大家。这也使不仅传递具体知识、更传播抽象思想的好文字在“读图时代”仍然具有独特的生命力。

针对科普创作的新挑战,吴家睿在写作《生物学是什么》的时候,书的整个框架不按照生物学各学科之间的经典关系进行架构,其具体内容也不围绕着专业知识点进行复述,而是基于他自己数十年从事生物学学习和研究的经历,以生命本质特性和其主要的运行规律为该书的主线,系统地展开相关的生物学理论与知识的介绍和分析,依据个人感悟为读者打开一个个视角独特的知识之“窗”。这样的创作思路使得该书实现了他对生命科学体系的重构以及相关知识的新解,进而形成了不同于过去那种以普及教科书内容为己任的原创作品,由此表现出鲜明的个性和新颖性。他认为该书不仅能够帮助外行窥探生物学的基本概貌和主要特征,而且有可能引发内行对生命本质的再思考和对生物学内涵的再认识。

预见性科普引领社会和文明发展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钱旭红院士从吴家睿的系列科普文章中发现,这些年吴家睿老师常常能在科研或学科发展到某一十字路口时,判断下一步将会发生什么、呈现什么,特别是当科学问题和社会伦理问题纠缠在一起、真假难辨并引起众说纷纭之际,吴家睿往往通过杂志专栏和他自己创办的微信公众号“吾家睿见”发表科普文章为大家做层层解释,自觉担当起了学科发展的把关人和“吹哨人”职责。钱旭红用“预见性科普”表述吴家睿科普的一大特色,认为这种带有预见性、引导性的科普文稿能给学科发展以方向性、战略性的指导,同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具有思辩色彩的思想之光。和生物学奠基之作《神秘的量子生命》的作者很相似,吴家睿也集科学家、教师和科学传播者于一身。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名誉理事长、中山医院原院长杨秉辉与吴家睿有着强烈的共鸣。他也认为科普的对象不只是文化程度不高、缺乏知识的人群,提倡科普除了普及科学知识,也要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他坦言,自己作为一名临床医生每天忙着给病人看病,对科学的有些方面了解不够多,而当前的医学、生物学和化学等学科之间正在经历深刻的融合。阅读吴家睿的作品也有助于他的医学科普创作。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名誉理事长卞毓麟则从元科普角度分享了他对吴家睿作品的理解。卞毓麟指出,成功的科普作家往往都很重视将人类今天掌握的科学知识熔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的历史过程,在普及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再现人类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本来面目,有助于读者理解科学思想的发展,领悟科学精神之真谛。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科研一线的领军人物,吴家睿的科普作品是对本领域科学前沿的清晰阐释、对知识由来的系统梳理、对该领域未来发展的理性展望及科学家亲身沉浸其中的独特感悟。读这样的“元科普”作品,让人深有“外行也可看门道”之感。

同济大学教授孙章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指出,元科普作品因具有站得高、看得远、思想深刻的特点,可以适应不同人群的不同需要。书中有些章节和段落对非专业人士而言,哪怕暂时不需要、看不懂,也无关大局,只要科学传播已经发生,随着读者知识和阅历的增加,这些难点可能就迎刃而解。

《科学》杂志原编辑部主任段韬认为,吴家睿对前沿科学的科普有助于公众摒弃对科学的盲目崇拜,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科学,尤其是生命科学应用的伦理问题。

庸俗化、幼稚化和标题党不适合科普作品

《大众天文学》的作者、法国天文学家弗拉马利翁有一句座右铭——“科学知识应该大众化,而不应该庸俗化”。卞毓麟对此深有同感。他非常认同吴家睿指出的“把科学知识幼稚化或者娱乐化,不仅是对科学的不尊重,而且也是对读者的不尊重。娱乐至死的风气和弥漫在媒体中的各种标题党,对当前的科普创作有着很大的影响”,也欣赏吴家睿洗尽铅华的创作风格。这使卞毓麟联想起科普大师阿西莫夫的“平板玻璃”理论。阿西莫夫说,有的作品像镶嵌玻璃,本身很美丽,在光照下色彩斑斓,你却无法看透它们;而平板玻璃本身并不美丽,理想的平板玻璃你根本看不见它,却可以透过它看见外面发生的事情。卞毓麟认为,这正如同直白朴素、不加修饰的作品,阅读它们时,理念和事件似乎只是从作者的心头流淌到读者的心田,中间全无遮拦。

复旦大学教授顾凡及认为吴家睿“首先写给自己”的朴素创作态度,有利于启发读者与作者同步思考。

上海科技大学副校长江舸将吴家睿的作品比作像五粮液、茅台那样经过浓缩、蒸馏、升华过程,思想浓度很高的美酒。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主任医师贾伟平赞叹吴家睿至今保持着强烈的少年求知欲,他的作品不用花言巧语而能把复杂的科学问题讲解得清清除楚楚。读他的作品除了接受知识,还能启发创新思维。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生化细胞所研究员王恩多和新华社高级记者张建松指出,该书作为吴家睿献给逝去爱人陈芳女士的一份礼物,既是纪念,也是吴家睿自己的生命之书,体现了生命科学家如何面对自己生命的难题。

 

 




https://m.sciencenet.cn/blog-1341506-1361895.html

上一篇:为车轮上的制造业大国设计道路
下一篇:著名生态学家陈家宽:要提高对长江流域作为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带的认识

3 郑永军 张晓良 彭振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5: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