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w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wg 我的所有判断都有可能是错的,随时准备向真理投降;欢迎批评砥砺、不吝赐教。

博文

民科,被污名化原因探源

已有 4324 次阅读 2015-9-17 15:50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民科, 探源, 污名化

民科,被污名化原因探源

“民科”,已经被严重污名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自认为“官科”,曾受到过系统科学训练,长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明确科学规范的人士,如罗教明、梁光河等,也会因为提出了和当今主流观点不同的理论观点,被贬斥为“民科”。所以,民科,其准确的内涵,是对“提出或持有非主流科学新观点人士”的泛称。例如,李铭教授在其博文中就曾指出——“官科实际上也多少有点民科情节,梦想着推翻一个科学理论而扬名天下”。可见,即使身为“官科”,一旦真的提出一个异于主流科学理论的新观点,就可以立即、在新观点被主流学者接受——“扬名天下”——之前,自动被划入“民科”的行列!

诚然,新观点绝大多数是错误观点,将会被自然淘汰,没有可能转化为新的“主流科学观点”;但是,由上述民科概念的内涵决定了:所有革命性的新科学观点,都注定只能来自“民科”。因为,随波逐流的研究,最容易得到主流的认可;哥白尼、伽利略所进行的研究,不随波逐流,自然难以见容于主流。

如果一个人,不小心而沦为“民科”,那么,只能悲催地等待官科对其观点的认可。但事实上,却很难等到当代主流学者认可的那一天。因为,“一个新的科学真理取得胜利并不是通过让它的反对者们信服并看到真理的光明,而是通过这些反对者们最终死去,熟悉它的新一代成长起来。”——被称为“普朗克定律”,这意味着,让当代官科承认错误、接纳新观点,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即便是错误已经很明显,官科主流观点已经完全站不住脚的情况下,官科也会以沉默来应对新观点的挑战。例如,我在博客中曾经指出了:在——“每年全球雨林的净生产量高达34亿吨。由于雨林植被强大的生命活动,大气层中每年都有大量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被固定下来;同时又向大气中释放大量的氧气。”——这个官科主流观点,和《美碳监测卫星传回首张图像 》显示的热带雨林带是一个二氧化碳高值带的事实之间,存在明显冲突,验证了我个人大约6年前的一个理论判断后,官科几乎步调一致地选择了——沉默!这实在不是什么值得官科骄傲的事情。

人类文明,需要传承和创新;官科,主要担负起了传承的重任,保守是其基本的角色要求,必须对新观点予以最严格的审视,不使错误观点混入科学殿堂;但是,已经进入主流科学殿堂的观点,也可能仍然存在着谬误;而科学研究的根本要求在于探求真理、纠正错误,决定了,必须有人致力于发现新的科学真理,包括发现和纠正一些已经进入主流科学殿堂观点的片面性、局限性,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人类科学认识的进化。恰如生物物种的遗传和变异,是相互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创新,也是相互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历史一再证明,新发现、新观点,即使是正确的,也注定在一段时间内,按照普朗克定律,遭到主流官科的排斥、打压,不能成为被科学界普遍接受的主流观点。

在早期直接从肉体上消灭持不同学术观点者,被视为野蛮行为,被放弃之后;官科,对待提出和持有新观点(被视为另类)者,一个主要的排斥、打压策略,就是给提出和持有新观点(被视为另类)者扣上一顶“民科”的帽子,并使“民科”污名化。这应该就是将“民科”污名化的根源。

在一个“民科”帽子乱飞,民科,被严重污名化的环境条件下,无形地钳制科学家只能在已有的主流观点范围内思想,是对科学发展极其有害的。

其实,任何人,对于任何新观点的错误,如果可以有理有据地进行学术批评,都是其真正具有学术水平的表现;如果只是给对方扣以“民科”的帽子,代替学术批评,则是自己思想认识水平还比较低下、甚至有可能是人格卑劣的证明。




https://m.sciencenet.cn/blog-1352526-921427.html

上一篇:基于费曼“行移场”,再论电磁辐射的充要条件
下一篇:关于《人大一教授宣布与一硕士新生断绝师生关系》之我见

14 檀成龙 李兆良 王洪吉 张学文 罗教明 陈楷翰 马志超 蔡小宁 李健 宁利中 chenhuansheng ybybyb3929 ypxin aliala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0: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