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htfortruth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ightfortruth

博文

从一个没有尊严的问题说起 精选

已有 13813 次阅读 2016-5-20 04:4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这是我大学最后一年的事。由于我早就决定要申请出国读博士,所以就放弃了外保的资格。但是,每当有外校老师来做研究生招生宣传的时候,我也都会去听一下。原因有三:1.招生宣传往往都会有学术报告,可以听一点有趣的内容;2.可以了解各学校的水平;3.寄出去申请材料后,等结果很忐忑,想做些不相关的事分散下注意力。


这次来的是我的一个大学校友,在上海最好的两所大学之一做教授。到了最后提问环节。因为之前中科院之类的机构来做宣讲,都会说研究生待遇,工资之类的事情。但是他却没有说。旁边的同学窃窃私语,想问工资,但又怕问了这个问题会尴尬(如果以后真去做了他研究生,怕留下不好的印象)。但在当时,我感觉问薪水这个问题再正常不过了,而且,我也肯定不会去他那儿读研究生,于是我就问了:每个月给多少钱呢?


结果,我这老学长脸色一沉,声音低沉的说:“我认为这是一个很没有尊严的问题。在我们组的,只要认真做,你的待遇会很高很高。”他说完第一句话后,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尴尬。没想他会有这么没水平的回答。


首先,对于提问来说,所有的问题都应该被鼓励:毕竟,没有愚蠢(或者说没尊严)的问题应该是通识。而且,我也没有预料到,我这位受过高等教育的老学长竟然会当面说出来这么不尊重人的一句话(或者他认为问出来这种问题的人不值得被尊重)。当然,后来我打听过那个大学的研究生工资,一个月280(几年前的数据了。但当时仍旧让我大跌眼镜,我不敢相信,地处上海的国内顶尖大学会给这么低的工资,甚至比我的母校还低几百块)。而且,据那个老师组里的人说,他对学生也是极其的小气。这一点我倒是预料到了。因为如果大方的人,听到工资这个问题会很坦然,不会像他似的,脸色突变。


我今天并不是想通过几年前的旧事来谴责我这位老学长。我想说的是,研究生或者求职时,应不应该大方的谈论工资这个话题。


首先在美国,工资这个问题是个很开放的问题。用人单位或者学校也会通过宣传自己的工资水平高来吸引员工或者potentialstudent。因为,美国人务实。他们认为,我甘愿付给你的工资水平,代表了你在我心目中的价值。而且,我认为美国大学博士生的工资真的很高。两个博士生的收入就能达到美国四口之间householdincomemedian。美国人认识到,如果让我的employee每天因为生活中可以用钱解决的琐事分心,那对于学校或公司才是真正的损失。


在中国呢?人们往往羞耻于谈论或者感觉到谈论这个很尴尬。例如,很多科研人员往往认为,我作为一个科研人员,如果谈钱,是不是显得特别世俗、特别庸俗、特别没出息呢?而这就让一些黑心的老板(包括企业和学校里的)有机可乘,剥削做为廉价劳动力的employee。中国人啊,太喜欢扯些假大空来忽悠了。老板们喜欢用理想和前途(画大饼)来让你心甘情愿的接受低工资来给他干活。但是,这样往往会让employee虽然愿意给你干活,每天却都会抱怨你的小气。毕竟,人生不只有诗和远方,还有眼前的苟且。


稍微偏一下题:对于跳槽,美国公司总会认为是自己的公司没有吸引力的问题,会反省自己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好,不能让员工留下来,并会倾听员工的需求,如果员工因为钱的问题离开,公司也往往会乐意通过加薪来把人留下;而中国的老板或公司,肯定会跳起来骂娘:养了你这么个小白眼狼,给你发工资,你还吃里扒外背叛公司。看成是员工的忠诚度的问题。两种态度,高下立判。


虽然在学校里,研究生博士生的工资标准由学校定。但据我所知,导师往往有权利决定从科研经费里拿出一部分的劳务费分给学生。所以,我请求看过我这篇文章的老师们,请在允许的情况下多给你的学生们一些劳务费。别让真正有天赋、并有志于科研的人因为待遇问题离开。


话说回来,大家总是抱怨做学术苦,待遇差。无非是感觉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每个老师也都是从学生过来的,不应该那么快就忘记自己学生时的想法。所以,各位老板,请多谈些现实,少谈些情怀;仰望星空的时候,也踩一下脚下土地,看看是不是踏实。


###############################

update1: 突然想起来一篇古文《送东阳马生序》,里面有这种描写: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由此可见,古人都知道,要让人读书,就要让人不会因为生活太窘迫,而被外界环境所干扰。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很多老板都不理解呢?非得认为读书就是一件苦差事?


update2:



https://m.sciencenet.cn/blog-1360014-978463.html

上一篇:应该有人吼出科研工作者心中的苦闷了!
下一篇:从韩春雨“诺贝尔奖”级别工作的报道看媒体的“姿势”水平

64 孙启高 郑永军 陈楷翰 王鹏 郑小康 杨小军 张阳阳 任磊 石磊 周熠 蔡小宁 陈君华 庞晓明 张凌 陆绮 张江敏 孙弘 娄燕山 秦逸人 李锦超 徐锦秋 杨轶杰 王云泉 陈理 周曙光 廖新勤 黄永义 陈德福 陈南晖 白龙亮 曹墨源 李土荣 赵美娣 田云川 陶凯 张吉 王志杰 郑高兴 李学宽 戴德昌 王扬 王有基 张华容 徐绍辉 王喆 neilchau hhttcs xlianggg zjzhaokeqin chenhuansheng biofans zhouxuejun bob2030 taoshl xiyouxiyou simon8848 light0001 nicdc gaoshannankai xuqingzheng yyfy105 bridgeneer khzh nm2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0 09: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