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闵季骞“一门三乐师”

已有 5087 次阅读 2019-4-4 16:21 |个人分类:东鳞西爪|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闵季骞“一门三乐师”

武夷山


    正在浏览《读书》2019年第4期,上有李皖的文章“向民歌寻源,用方言歌唱”。文中写道:

    三位国乐名家闵小芬、吴巍、徐凤霞以“名无虚”(《五行元素》)为名,尝试了还没有人试过的另一套路数。

    读到这里,我问自己:闵小芬与二胡演奏家闵惠芬是什么关系?上网一搜,原来两人都是民族音乐泰斗闵季骞的女儿。下面附上我搜到的文章。


闵季骞馆员的音乐人生

http://szfcss.jiangsu.gov.cn/art/2018/8/6/art_175_7774655.html


发布时间2018-08-06       

李诚


闵季骞的家,位于南京师范大学后门的一座小山坡上,庭院深深,蝉噪林静。

笔者拜访时,闵季骞亲自开门,敦厚谦和,一派儒雅书生风范,完全看不出已是一位年近9旬的老人。

他给笔者演示琵琶,坐定,身体微倾,右手按弦,左手轻拨,一个音节飞出,之后便是连绵不绝,百转千回……正缭乱之际,最后一个音已出,霍然一声,人弦俱寂,令人拍案叫绝。仅仅一小段,就能体会什么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这些年,闵季骞一直淡薄着名利,他最喜欢做的事,莫过于闲暇时,取出一把最喜爱的二胡,轻轻拉上一段。

悠扬的琴声中,让人感觉时光匆匆,也凝聚着岁月的厚重,正如闵季骞家中那排旧的大书柜,放满了奖状、奖杯,还有珍藏的乐器,大堆大堆积累下的音乐书籍、乐谱……

这些人生里的痕迹,组成了闵季骞的音乐世界。


天性近乐


中青年时代的闵季骞


宜兴,江苏省靠近太湖边的一个县级市,也是一座江南水城,以“紫砂壶”闻名于世。

1923年8月,闵季骞出生在宜兴一个风景如画的村庄——湾斗村,这是一个小村庄,村里只有6户人家,闵家是其中之一。

闵家是一户传统的书香门第,代代传下的祖训,要以读书为荣。

闵季骞的父亲闵南藩,先后做过私塾老师、小学校长、中学国文教员,熟读诗书,信奉儒家之道,曾亲书门联“德行家风,孝友世泽”作为家训。

此外,他还多才多艺,擅长书法,并对音乐也有研究。

闵南藩生有三子一女,闵季骞是最小的儿子,从小甚得一家人的疼爱。

这一家人遗传了父亲的才艺细胞。

大儿子闵伯骞,擅长国画和胡琴,师从周少梅(江南国乐民手);二儿子闵叔骞,擅长画画,美术教授;女儿闵梅英,当地的“金嗓子”,唱得一口好民歌。

就是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幼时的闵季骞对音乐产生无比浓厚的兴趣。

他学会的第一种乐器,是姐夫教他的口琴,天资聪慧的他一学就会。那把引领他上音乐之路的口琴,上面刻着“真善美”三字,闵季骞至今珍藏。

20世纪初的江南小镇,家家有乐器,村村有乐声,与民风、乡俗融合,这种江南音乐滋润着一代代音乐文化名人从这片土地中走出。

闵季骞的家乡也是如此——在宜兴,自古以来保留着庙会唱大戏的传统节目。

每年逢至清明和七月半,都会举办“春戏”和“秋戏”,庙会长达3天,通常是在镇上选一开阔地,搭一戏台,请来有名的戏班子,锣鼓不断,通宵达旦。

此时,是闵季骞最开心的童年记忆。

几乎每场戏,天性近乐的他都会到,端坐在小板凳上,听得如痴如醉,饭也忘记吃,直到家人喊他回去。

附近哪家婚丧喜庆有道士奏乐,或是寺庙做法事,闵季骞也会跑去听,也是陶醉其中。

这些民间音乐,给了他最好的音乐启蒙,伴随他在音乐道路上受用终身。

等到小学时,闵季骞最爱上的就是音乐课,当时也叫“唱游课”。上课时,一架风琴摆在教室中央,孩子们围琴而坐,在老师的引导下,一边学唱歌,一边做游戏。这些歌曲,内容大多是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场景,如插秧、播种,音律简单重复,孩子们很快学会。

时至今日,这种寓教于乐,“玩中学”的启蒙教学方式,影响了闵季骞一生的音乐教学思想。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寇南侵,宜兴即将沦陷。闵家因此分散,两个哥哥逃难去了后方,年仅14岁的闵季骞被迫外出打工,担起养家的重任。

他先是在镇上的教育书局当学徒,此后还在百货店里做徒工。可即便如此,他还是断断续续读完了中学。

1942年,闵季骞父亲因病失业,家境更加窘迫,闵季骞只能彻底告别学校,因为他的音乐才能已经小有名气,当地小学请他去担任音乐老师。

期间,闵季骞不仅出色完成了教学任务,还学会了不少乐器,如二胡、笛子、风琴,多才多艺的他很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四年后,抗日战争已经胜利,在外避难的二哥闵叔骞回到家中,见弟弟拉得一手好胡琴,大为惊讶,于是鼓励他应该去高校继续深造,而不应该在此碌碌一生。


一语惊醒梦中人


在哥哥的帮助下,第二年,闵季骞就以《良宵》《病中吟》这两首刘天华(民族音乐的一代宗师)的名曲考取了位于南京的国立音乐院,成为当年仅有的两名正式录取生之一。

从此,闵季骞进入一个全新的音乐世界。

国立音乐院


在国立音乐院,他的老师都是当时的一代国乐大师,个个造诣深厚,音乐修养极深。

国立音乐院成就了闵季骞的“质变”——他随刘天华首传高足储师竹主修二胡,练习他的十大二胡名曲;拜刘天华嫡系弟子曹安和为师,学习琵琶;向名家曹正学习古筝;跟丝竹高手程午家学习打击乐器;同时还随国乐名家杨荫浏研习乐理,深研江南丝竹、昆曲音乐,兼学三弦弹奏……

在众多名师的调教下,闵季骞的音乐境界一跃千里。

但由于他的家庭条件实在困苦,仅仅一年后,闵季骞就不得不休学,在老师兼同乡储师竹的推荐下,回到宜兴官林中学教音乐。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立音乐院迁至天津,改名为“中央音乐学院”。

此时,因家庭条件好转,闵季骞得以复学,并以“甲种人民助学金”回到音乐学院,继续深造。

在校期间,他除了如饥似渴学习音乐之外,还从多种渠道获得教益。

老师杨荫浏一句话让他至今记忆深刻,“三人行必有我师,学无止境,离开学院你仍要在工作中学习”。

1951年,闵季骞被暂调至中央戏剧学院崔承喜(朝鲜人,一代舞蹈大师)舞蹈研究班,从事舞蹈音乐伴奏工作。

工作之余,他利用空闲时间,又向刘天华的另一位高足王君槿学习琵琶,向名家刘吉典学习大三弦,还向民间艺人吴学明学习吹笙。

那个年代,文艺教学者不仅要从事音乐工作,还要下乡劳动,体验劳动人民的生活。

闵季骞珍惜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他下乡期间,常常找到当地的民间艺人,学习他们的演奏方式,记录了大量的歌谱。

1959年,他整理定谱的十番锣鼓《寿亭侯》《喜遇元宵乐》,丝竹乐《四来》《忆记景》等民间乐曲,内容为喜庆、拜寿、送葬、武将出台、发兵、庙会、送神等,一些选登在《江苏民间音乐选集》上,成为民间珍贵的记录。

这个良好的习惯,闵季骞保持了几十年。

正是这些优秀的民间营养,为闵季骞一生的民族器乐教学和演奏提供了无尽的财富。


“国王”教学

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满四年后,1952年,毕业后的闵季骞选择回到江苏。

在江苏丹阳艺术师范(当时全国仅有的三所艺术学校之一),闵季骞成了学校的第一任国乐教师。

由于他管、弦、丝、竹件件能,乐理、视唱等样样通,一授课便深受师生的好评。他传授二胡、琵琶、三弦、笛、箫、笙、古筝等多种乐器,开设乐理课程;组建丹阳艺师民乐队,自行设计低音胡琴,解决乐队的低音问题;自编自刻教材……忙得不亦乐乎。

他的到来,给这所学校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学校的整体水平得以拔高。特别是他组建的丹阳艺师民乐队,这是一支建国初期江苏最早具有一定规模的民族乐队,在整个江苏省都小有名气。他不仅让丹阳的民乐活动蓬勃发展,而且还培育了大量的精英,如南京师范大学的沈正陆、李远峨教授,山东师范大学的倪志培,后来都成了民族音乐教育的中坚力量。在丹阳,闵季骞被称为“国王”(国乐之王)。

由于业绩斐然,1956年2月,时任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主任陈洪点名,让闵季骞去南师大任职,教授二胡、琵琶、三弦等课程,成为该系建立后的第三位民乐教师。

此后的40多年,闵季骞一直教书育人,还担任了南师大民乐教研室主任——直到他退休,几十年间,培育了大量的音乐人才,可谓“桃李满天下”。

闵季骞的民乐人生.jpg

此外他还兼任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省戏曲学校、南京市小红花艺术团、工人文化宫、少年宫等处的民乐教学工作,甚至还精心辅导了十多位外籍留学生,将民族音乐发扬光大,影响力传至国外。

对于自己的教育理念,闵季骞有朴素的认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为音乐教育一定要从人的兴趣出发,要尊重学生爱好,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这是学音乐的关键。

闵季骞常说“牛不吃草强压头”是不能行的,“学习乐器就是要让演奏者开开心心,从中体会到音乐带给身体的满足感,这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他的这种教育观念,一直渗透在教学过程中。

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去学习乐器,闵季骞利用自己学习的心得,编写了大量通俗易懂的教材。

早在1955年,闵季骞就与人合作,写了建国初期第一批出版的音乐教材——《二胡教材》,由北京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了7万多册,对江苏乃至全国的二胡教学贡献颇大。

1959年,闵季骞编写的《三弦弹奏法》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为了这本教材,闵季骞通读了全部小学音乐课本,翻阅了大量儿童音乐教育的资料。初稿编成后,他又广泛征求同行及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意见,同时刻印给学生试教试奏,发现不妥之处,随时进行修改。这本教材出版后,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一版再版。

1995年,闵季骞编写了《少儿儿童琵琶教程》,这是一本初级到中级的琵琶教材。教材的安排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每一课题既有同前一课题相关的内在联系,又增添了新鲜的学习内容,从而增加了学员的兴趣。现在已经发行了近十万册,远销国内外。

在他家的书柜里,还保留着他写的多部教材手稿:《三弦基础教材》《三弦教材》《琵琶基础教程》《琵琶练习曲》等等,这些都成了民族器乐教学中珍贵的文献资料。


一门三乐师


闵季骞全家照


闵季骞的个人成就让人钦敬,但更令人羡慕的是,闵季骞的子女——大女儿闵惠芬、长子闵乐康、小女儿闵小芬,在他的调教下,个个都成了音乐名家。

古时有“一门三进士”之称,在闵家,是现代版的“一门三乐师”。

闵惠芬,曾是上海民族乐团二胡演奏家,被誉为“世界伟大的弦乐演奏家之一”,其演奏对当今二胡艺术影响深远;闵乐康是江苏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国家一级指挥,蜚声乐界;闵小芬,原南京民乐团琵琶演奏家,现定居美国,致力于中国民乐与西洋各流派音乐的交流,盛名远扬。

闵季骞长女闵惠芬


这都得归功于闵季骞的家庭音乐熏陶。

大女儿闵惠芬曾回忆过小时候:“从小听的就是江南丝竹、苏南吹打、锡剧评弹……父亲在家拉二胡名曲《空山鸟语》,我就听得入神,两根弦一拉就能听到鸟叫,小鸟的声音到底从哪出来?”

就是这样,闵惠芬对二胡产生了浓厚兴趣,她的第一把二胡,是父亲第一位同事结婚搬家后遗下的一把自制二胡,筒部蒙上的还是廉价的癞蛤蟆皮,没想到被闵惠芬捡去,竟视若珍宝。

闵季骞见8岁的女儿如此痴迷,便决心教她,没想到这一教,竟教成了一个著名的二胡演奏家。

开了先例后,闵家的孩子个个都是在闵季骞的言传身教下,成了民族乐器的好手。

甚至连闵家的第三代也深受其影响。闵惠芬的儿子刘炬,从小就在外公闵季骞的家中长大,也在外公的熏陶下走向了音乐之路,现是国内知名的指挥家,曾指挥过中国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1987年,江苏“金陵之声”电台访问闵氏一家,录制了祖孙三代的民乐合奏《行街》,向海内外播出,这是闵氏三代第一次公开演出,引起轰动。

1988年夏,江苏电视台举办了一场名为“金婚银婚”的演出,闵季骞带着全家演奏了一曲《阳春白雪》。当悠扬的琴声响起,底下观众屏息凝气,陶醉其中,等最后一个音符跳出,观众恍然醒来,掌声如雷。

因为效果奇佳,这场演出随即还被中央电视台转播。

1995年3月1日,古城南京,一场特别的音乐会在大行宫会堂上演。音乐会名为“闵氏艺术世家音乐会”,表演者,就是闵氏一家。

演出由闵季骞琵琶独奏开始,一首《阳春》和一首《春江花月夜》,刘炬指挥江苏歌舞剧院交响乐团负责伴奏。72岁的闵季骞台风依旧潇洒大方,轻松自如,显示了其深厚的功力和艺术造诣,声韵耐人寻味。接着是闵惠芬的二胡独奏《江河水》和《寒鸦戏水》,赢得满堂喝彩,最后是闵小芬的琵琶协奏,《京城鼓韵》和《点》,其兄闵乐康负责指挥……

闵氏三代,祖孙五人同台演出,一时在乐坛传为佳话。

闵氏一家的音乐会,此后又在江苏的丁山、宜兴、和桥演出三场,场场爆满,观众掌声如雷。

那是闵季骞人生中最自豪的一刻。


成就终身


闵季骞在香港艺术节演奏

闵季骞在日本访问演出


在民族器乐演奏、教材建设和教书育人上,闵季骞成就斐然。

早在1947年,当时国立音乐院院长吴伯超招待外宾,就特意请他表演了古筝独奏,凭一首《高山流水》赢得一片掌声。这是闵季骞第一次公开演出。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他演奏的二胡《光明行》《病中吟》《玉楼春晓》,古筝《高山流水》《渔舟唱晚》,琵琶《大浪淘沙》《昭君出塞》等相继在电台和电视台播出。

1982年,闵季骞应邀参加日本名古屋东海电视台和江苏电视台合拍的电视片——探索日本文化的源流“从长江来”,弹奏了一曲他拿手的《春江花月夜》,被多家国内外电视台转播。

此后,他多次应邀参加中日友好活动,并对日本的许多大学进行友好访问,赢得了日本友人的高度评价。

他对多年珍藏的乐谱进一步进行整理,其中有《清代故宫工尺谱乐曲》《昆曲琵琶伴奏谱》《江苏民间器乐曲》,还合作编写了《江南丝竹音乐大成》《焦尾琴》等书。

退休后,闵季骞的时间一下充足起来,但他依旧闲不下来。

很多江苏省内外民族器乐的重大演出,几乎都会邀请闵季骞。他不顾年迈体弱,认真准备。他还联合女儿闵惠芬,多次去全省各大中小学演出,开民乐讲座,与学生联欢,到文化宫、少年宫义务教学,积极培养民乐下一代。

很多音乐比赛也请他前去担任评委,很多高校也邀请他担任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他还被聘为江苏省音乐协会琵琶考级主任评委。

1998年,闵季骞担任了南京乐社的社长。

南京乐社是一个颇有影响的民间音乐团体。1954年成立后,以弘扬优秀民族音乐为己任,汇聚了一大群音乐艺术家,为江苏音乐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闵季骞担任社长后,更是将南京乐社发扬光大,多次在国内外进行公开演出,使南京乐社焕发了青春。

2010年10月,香港举办江南丝竹比赛,闵季骞出任贵宾顾问,荣获国际中华文化艺术交流展演协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可谓是实至名归。

 

(本文使用图片来自网络)




https://m.sciencenet.cn/blog-1557-1171451.html

上一篇:当小老师----日记摘抄823(时在初一)
下一篇:鲁索教授的新作《成为指标熟稔者----面向科研人员的文献计量学指南》

4 郭战胜 韩玉芬 魏焱明 王跃建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1 17: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