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科技创新学研究中心心目中的科学学 精选

已有 4386 次阅读 2021-11-6 06:57 |个人分类:科学计量学研究|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科技创新学研究中心心目中的科学学

武夷山

 

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有一个Center for Science of Science & Innovation(科技创新学研究中心)。与著名物理学家和网络理论专家Albert-László Barabási合著了The Science of Science(《科学学》,剑桥大学出版社,2021年3月)一书的Dashun Wang(王大顺)教授是该中心的创办人并担任中心主任。该中心在网站上(https://www.kellogg.northwestern.edu/research/science-of-science/about-science-of-science.aspx)是这样介绍其对科学学的认识的。


关于科学学

揭示创新背后的科学

科学共同体正在经历数据爆炸:每年产生出数以千万计的项目申请书、研究论文、白皮书和专利。但是,科学不只是在规模上发生变化,其复杂性和专业性都在增加,使得评估者很难判断科研投资的前景和进展。然而,隐藏在这些挑战当中的还有着认识把握成功之基础条件的前所未有的机会。这一工作驱动着称为科学学的多学科领域之迅速扩张。

由于数据科学、网络科学、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显著进步,我们能够利用强大的新工具和手段来理解激增的数据。它们共同作用,讲述了一个关于科学关系和依赖以及科学进步如何涌现的复杂然而有意义的故事。

 




职业发展科学

    构成了成功的科学生涯的基本机制是什么?我们在多大的程度上能预测一个科学家的未来影响力?一个科学家在未来做出科学突破的概率有多大?我们CSSI的目标是发现一组可高度重现的模式,对前述问题给出定量的答案。

 




协作科学

如今的多数科学是由团队完成的,约90%的论文是由多位作者合著的。这就指向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团队是基础性的引擎,推动着影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那些改变游戏规则的重大发现。然而这一协作也带来了团队交流和协调方面的一组新的独特挑战。

有哪些因素提升或妨碍团队的有效性?为什么团队要犒赏某些成员,而其他成员却需要拼命争取对其贡献的承认?

 




知识科学

    在科学影响之许多有形测度中,有一个指标很突出:引文。引文是科学交流不可缺少的要素,它有助于维护学术诚信,避免抄袭,将在先出现的思想归于正确的源头,等等。但是令人吃惊的是,我们估计,迄今发表过的所有论文中,只有一半是被引用过的。这就让CSSI 团队纳闷了:为什么多数科学发现很少被引用,而少数论文的引用次数高得不像样?什么因素决定着哪些思想被推崇,哪些被遗忘?有没有经过时间考验的“配方”能催生高影响的科学观念?

 




人机伙伴关系之科学

    对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可能性、能力和影响加以研究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试图发现,该研究领域与研究社会发展趋势的那些领域是否能步调一致地向前发展,这些技术能否改善我们的创新方式。

 




今后任务

    随着科技创新学不断发展,我们团队下决心探讨大数据相关技术给人们提供的机会到底有多深厚。展望未来,我们好奇地想研究的问题是:区块链和高级人工智能这样的新兴前沿将如何影响社会?CSSI团队如何能够进行有意义的测试检验,并将从这些发展中的新学科获得的启示加以外推?


    博主后记:

    我觉得,这里所说的“科学学”就是“科技创新学”的同义词。

    由于他们强调量化研究,则这里的“科学学”与我国语境中的“科学计量学”几乎又是同义词。

    贝尔纳传统的科学学从历史学、社会学、哲学等多个进路研究科学自身,而不仅仅是定量研究进路。最近几年兴起的“科学学”用的是与贝尔纳同样的词,但相关作者几乎都不提贝尔纳。也许他们不知道贝尔纳,也许他们有意识忽略贝尔纳,但无论哪种情形,无视历史是不应该的。我们曾在一篇文章中批评了这种现象。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221669.html

    不过,我们对于这种基于“数据科学、网络科学、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新型科学学还是要给与高度重视。


 

 




https://m.sciencenet.cn/blog-1557-1311142.html

上一篇:2000年出的考博备选试题
下一篇: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2001年总预算估计

10 郑永军 曾杰 王兴 史晓雷 黄永义 杨正瓴 訚耀保 晏成和 刘立 赵凤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3: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