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对几份基金申请书的评审意见7

已有 2096 次阅读 2022-6-25 11:33 |个人分类:科学计量学研究|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对几份基金申请书的评审意见7

武夷山

 

第一则

 1、 申请书题目中的“产学研专利”,会让人以为是产学研共同申请的专利,其实申请者打算分别研究三方各自申请的专利。

2、 题目太大了,那么多产业,做不过来。如果只做激光产业专利分析是可以的,但申请者又未说明,选这个产业的依据是什么?申请者对于这个领域的专利分析有哪些优势?

3、 申请者说要通过调研来获取三方面的技术研发投入,但完全没有叙述如何着手。企业还好办,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数据就难办了,比如,激光专业的老师获得了这方面的专利,但谁有办法把老师在激光研究方面的时间投入、经费投入、校方的overheads投入等择出来?它们往往与教学、带研究生等方面的时间投入、经费投入搅在一起。

4、 通过什么渠道能获取专利转移的数据?没有交代。

5、 申请人过去在专利分析研究方面似乎没有什么造诣。


 第二则

 

本项目选题很好,但是可行性论证做得不好,主要就在于数据可得性问题。

1、           申请者列举了若干统计年鉴作为数据源,但这些年鉴并不提供人才流动数据。一般说,只有省公安部门才掌握跨省人才流动数据,可是申请者能得到这些数据吗?申请者说,要利用一些替代指标,可是完全没有提替代指标是什么,故我没法判断申请者所说的替代指标的合理性与可获得性。

2、           通过对人才管理部门进行调查的方式能获得人才流动统计数据吗?也值得怀疑。

3、           通过个体抽样获得一些数据,是可行的。总之,申请者提出的三个数据获取渠道,只有这一项较可行。那么,要做多大数量的个体抽样调查,才能反映全国总貌?申请者似乎未意识到此事的艰巨性。

4、           申请者还提出要做各省科技人才需求量和人才结构预测,这是不可能的,连各省制定的科技人才规划都做不到这一点。提出这样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恰恰反映了申请者对该领域不熟悉。

5、           申请者过去似乎并未在人才流动研究领域有所建树。只是掌握统计学技能,但获取不到数据的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第三则

 

  总体感觉,这个本子比去年的本子讲得清楚。提几条意见,供参考。

1.      除了“科学驱动”,还有别的驱动的学科规划吗?这个定语的意思需要阐释。

2.      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只有30人左右调到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并非大多数人都调过去了。

3.      对“没落学科”的说法和讨论要谨慎。因为,(1 有的东西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被冷落,不等于最终没落;(2 现在很多大学的领导是很势利的,他们只关注某学科进入一流学科的前景好不好,往往倾向于将本校原有的一些从指标上看较“落后”的学科给边缘化,即使这些学科曾经是具有传统优势的。这是很愚蠢的做法。(3 一个学科的主攻方向、采用的研究方法会发生巨变,但是,整个学科都被淘汰的概率并不高,除非是三级、四级的小学科。例如,数码相机成为主流后,研究胶片感光的相关学科就不如过去吃香,但即便如此,这样的学科也不会消失,也不应该消失。

4.      选取大概几家高校作为样本?要明确说出来,这样评审者才可以就样本的代表性、所涉工作量的可行性以及经费要求的合理性做出判断。

5.      申请者现在打算做的是对各大学的学科建设提建议。我觉得,本研究的另一意义是对教育部提建议。即使各大学各自提出的双一流建设目标都完成了,对于中国整体而言就是最优的了吗?例如,很多大学将化学作为主攻目标,假定所有这些大学的化学都成为一流学科,对于中国学科结构的宏观整体是件好事吗?会不会从全国来讲,大家都过分重视化学,反而浪费资源了?因此,申请者所研究的这些方法为教育部做总体分析后,应该可以提供宏观指导,而现状大概是,各大学提什么样的双一流建设方案,教育部基本上都批准。我对现状的估计是:某大学提出的主攻学科的研究基础太弱,教育部不会同意;提出的主攻学科的基础较好,教育部不会反对。但是,教育部层面似乎缺乏有根有据的校间协调。若采纳我这一部分建议涉及的工作量太大,可以先不写入本子,但在未来研究展望中可稍微提一下。

6.      对自己这项研究的意义做一些限定。其实,申请者是在“学科建设必须以客观数据为基础”的前提下开展工作。但是,学科建设既有需要数据支撑的一面,也有依赖睿智的主观判断的另一面。比如,20世纪50年代时,若用申请者的方法做分析,我国原子能科学肯定没有基础啊,但是毛主席说要搞原子弹,原子能科学就加速发展起来了。

 

 




https://m.sciencenet.cn/blog-1557-1344472.html

上一篇:工程师出身的作曲家
下一篇:美国加州一名音响工程师的哲思(92)

6 郑永军 杨正瓴 刘立 王启云 孔玲 徐长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8: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