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维源论情报及我的感想
武夷山
《情报学刊》(已停刊)1984年第4期发表王维源的文章,“就情报概念三年争鸣得失的对话”。文章说:
如果把决策比作太阳,兰德公司类似行星,卫星就是图书馆、数据库、文献库,现在情报搞调研为决策服务,扮演着既是行星又是卫星的双重行当。
情报是发展着的、扩散着的、向着普及过渡的那一部分知识的信息。
如果有人问我:情报的性格是什么?那么,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梅花!情报之花从来不与群芳斗妍,等到百花争艳之时,情报已经老为梅子。因此,“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就是情报的格言,也是情报人员的座右铭。
博主:我很欣赏以上的话(除了情报的定义)。情报人员就应该甘愿“为他人做嫁衣裳”。问题是:在中国,你若甘愿为他人作嫁衣裳,某些领导就不认可你的价值,甚至不承认你有存在的必要。这些领导自己认识不到情报的价值,不肯痛痛快快地对情报机构给以经费支持,却经常质问情报机构:“你们干了什么了?你们无为,自然就无位”。于是,一些情报机构为了证明自己“有为”,就得想方设法去做让领导认可的事,例如替领导起草讲话稿,等等,而不是抓自己的份内之事。这就陷入了恶性循环。
美国国会研究局(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CRS)是依托国会图书馆的丰富文献为国会提供决策情报支撑的专门机构。名义上它附属于国会图书馆,其实与国会图书馆同级,其经费也独立于国会图书馆,由国会直接拨款。在稳定经费支持下,CRS的工作也做得相当出色。CRS的高水平研究人员以撰写内部报告为主,不一定有机会发表多少公开的论文,他们也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的。但是,他们知道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工作满足感很强烈。多年来,国会对CRS的工作是满意的。因此,国会曾经在特殊的形势下大刀阔斧地撤销了技术评估局(OTA),但CRS毫发无损。这种模式也应该是中国官方情报机构的发展方向。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12-7 18: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