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物语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吉德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

博文

论著的数量与质量

已有 3981 次阅读 2009-4-13 20:53 |个人分类:学界观察|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在这个一切学术成果都必须量化的时代,论著的数量与质量是每个学者都绕不开的问题,这个问题从理论上说比较简单,但具体到实践中,就变得非常复杂。就学者对二者的态度而言,大致有三种情况:

一是质量至上。这些学者讲究“十年磨一剑”,讲究“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讲究“语不惊人死不休”。他们潜心治学,洁身自好,把学术不规视为最大的死敌。但是在当前重视量化的体制下,这类学者似乎有些不合时宜。比如江苏某高校规定,在申报教学科研并重型教授职称时,文科要发表8篇核心刊物论文(其中2篇是权威刊物论文),理工科要发表6篇核心刊物论文(其中2篇是权威刊物论文),艺、体学科要发表4篇核心刊物论文(其中1篇是权威刊物论文)。这样一来,如果你磨的“剑”数量达到了文件要求,自然没有问题;如果达不到要求,无论磨得何等精致,都只能望“职称”心叹了。

如果说第一类学者“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那么第二类学者则是“宁为瓦全,不为玉碎”。他们信奉数量至上,并且善于使用学术上的“三聚氰氨”。无论什么级别的刊物,只能能够发表,在数量上有所积累,他们就趋之若鹜,即便一稿多发,也面不改色,心不跳,丝毫不感到羞愧。据《学术批评网》200489日披露,北京学者周某41篇论文发表了143次,有的在标题上稍微做了变动;有的一稿9发,只字未改;有的论文竟然一稿17发。另据媒体报道,有一位学者发表论文已经多达1000篇。最不可思议的是,北京某大学一位不到50岁的教授竟然出了30多本书。所谓“著作等身”的“著作”,是指古代的用竹笺做的书。假如这位学者的30本著作也换成古代的竹笺,那岂止“等身”,简直就是“直入云霄”了。在注重量化考核的今天,这些能够“直入云霄”的学者虽然不停批量复制着学术垃圾、学术泡沫,制造着学术繁荣的假象,但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因为职级晋升、奖金福利等待遇,他们一样都不少。这些高产学者的双脚早已离开坚实的大地,频频飞行于各种学术演讲会、答辩会。有的已经成为全国“知名”学者。

第三类学者介于上述二者之间。他们即注重质量,又注重数量,但“注重”的情况又有所不同。有的学者不但注重质量,而且注重一定数量的质量。不过这种境界一般学者很难达到,更多的做法是,既注重发表高质量的论著,同时为了应付量化考核,又发表一些一般质量的论著。说白了,发表高质量的论著是为了“名”(一位学者总要有些让刮目相看的成果吧),发表一般质量的论著是为了“利”(身在体制中,总要应付量化考核吧)。

   毫无疑问,当今注重量化考核的体制是一种“狼性”体制,一切都要量化,一切都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在这个“狼性十足”的体制面前,上述三类学者的表现显然是不一样的:第一类学者拒绝“学狼叫”,更拒绝成为“成为狼”,坚持发出自己的声音,哪怕声音少一点也在所不惜;第二类学者甘愿“成为狼”,他们整日发出“狼”的声音,并且从“狼性”体制中获得了很多猎物;第三类学者虽然迫于“狼性”体制不得不“学狼叫”,但由于存在学者的良知,又不愿“变成狼”。因此,第一类学者是一种理想主义者,他们代表着学术研究的希望;第二类学者是一种庸俗主义者甚至流氓主义者,他们是学术研究的毒瘤;第三类学者一种现实主义者,他们更多表现出学术研究的无奈。如果说人生如戏,那么在第一类学者身上上演的显然是一出悲剧,因为他们独异与众、恪守学术理想的做法在当今学术体制下大都带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般的悲剧意味;在第二类学者身上上演的分明一出喜剧(确切地讲是丑剧),因为他们将无价值的撕破了给人看(鲁迅语);在第三类学者身上上演的无疑是一出不悲不喜或者既悲又喜的正剧,因为他们是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学者的真实写照。

https://m.sciencenet.cn/blog-1678-225966.html

上一篇:谁偷走了我们的一年?
下一篇:参加研究生招生面试有感

4 赵星 张志东 廖永岩 蒋永华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8: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