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边缘人罗德海教授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dh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四川人.研究方向:气候动力学,大气动力学

博文

折腾三年的研究终于被JAS接受了! 精选

已有 25235 次阅读 2014-11-24 10:12 |个人分类:科研心得|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几天前我写的两篇论文经过长时间的评审,终于被J. Atmos. Sci.(JAS)接受了。我在该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也终于超过了20篇,在此祝贺我自己及我的合作者。

实际上,我这个工作被JAS接收,充满坎坷和艰辛,时间长达3年。我这个工作主要研究北大西洋涛动(NAO)的长期变化与欧洲阻塞的关系。我们发现大西洋背景条件控制着欧洲阻塞的位置,强度和周期。有这个想法是在2011年的年底,我当时写成了一篇论文(大约70页)。

第一次投稿JAS是2012年年初。两位审稿人评审我的论文,其中一位审稿人同意我的论文发表,但需要作大的修改。另外一位审稿人既是编辑也是评审人,他认为我的文章有新意,但建议找一位说英语的老外帮修改英文表达。审稿意见是拒稿和大修之间。后我作了大修改后,重新投回JAS,2012年11月初返回审稿意见:终审意见是拒稿。

于是我将我的论文重写,并再一次投到JAS上。第二次投稿是2013年年初(三月份左右),6月左右返回审稿意见:拒稿

两位审稿人评审了我的论文,其中一位是同意发表,但需要大修。第二位审稿人没有说同意不同意,只是拿了一些证据来反对我的观点,并罗列了近10篇文章(一个人的居多)叫我引用,同时建议我将理论工作部分去掉。

经过这两轮投稿后,我反思自己,并推测我的文章之所以被拒稿,可能是我没有把问题说清楚导致审稿人误解,最终拒稿。因为在这篇文章中,既有观测部分,又有理论部分,导致文章过长,但要求又不能太长,不能超过篇幅限制,因此问题说不清楚。没办法,我索性写成两篇文章:第一篇是观测研究部分;第二篇是理论部分。

经过半年的重写和修改,于2014年年初第三次投稿JAS.这次对我的论文进行评审的有三位审稿人。5月份左右返回审稿意见:三位审稿人的审稿意见是大修改。我大修改后重新投回JAS (其中我对一位审稿人的意见的回复是35页),8月份后返回审稿意见:意见仍然是大修改,其中一位审稿意见是接受,另外两位审稿意见是大修改。大修改意见中的一位是这样评价我的工作:

.... I admire the authors for their very comprehensive job by treating and decomposing into such many factors to clarify the mechanism.....

       The authors' study could fill a gap between decadal NAO+ and NAO- phases and thus could obtain a general view of the dynam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cadal NAO and blocking variabilities....

   根据这两位的审稿意见,我又作了大修改,于10月初投回JAS,一个月后返回了审稿意见:小修改。11月初我又将修改稿返回JAS,没过几天就接受了。我和我的合作者感到很开心。

   这次我的论文的投稿和接收经历,给我的体会是只要是自己认为是对的就要坚持,拿出证据来说服审稿人。虽然这样的审稿把我折腾得够呛,但我也学会了很多,研究功力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这也是为什么我喜欢投审稿严的期刊的原因。








https://m.sciencenet.cn/blog-1882-845831.html

上一篇:一篇伟大发现的论文
下一篇:涨涨涨,北京公交地铁涨价了!

48 刘立 刘全慧 王振亭 武夷山 秦四清 罗汉江 苏光松 王善勇 杨建军 董侠 黄永义 谢力 王林 罗教明 曹聪 强涛 钱玉忠 汪浩 文玉林 陈楷翰 戴德昌 高建国 陈昌春 LetPub编辑 黄辉军 胡增运 张忆文 李学宽 庄世宇 朱朝东 彭渤 薛宇 钱磊 Editage意得辑 王德华 李庆祥 郑永军 金大超 彭彬 徐晓 于飞 林志远 wuxiangchao qzw acidwang812 leicxm biofans xqhu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8: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