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人生的丑小鸭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utefay 犀利的灭绝师太

博文

人文知识丰富不等于人文修养高 精选

已有 10835 次阅读 2009-7-18 09:28 |个人分类:菲亦所思|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知识, 素质, 人文, 修养

我博文“理科人的人文情怀”中的读者评论引起了我的一些新的思考。我们经常谈论人文,我们经常呼吁无论是文科的人还是理科的人都应该有人文修养。那什么是人文修养?什么样的人是人文修养高的呢?

“人文”是什么?我在百度百科里查到如下解释:

人文一词的中文,最早出现在《易经》中贲卦的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宋程颐《伊川易传》卷二释作:“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天文,谓日月星辰之错列,寒暑阴阳之代变,观其运行,以察四时之速改也。人文,人理之伦序,观人文以教化天下,天下成其礼俗,乃圣人用贲之道也。”人文原来是指人的各种传统属性。

到了近代,人文这个词被用来翻译Humanism。人文思考从根基处说是一种对存在的抽象玄思。实际上,Humanity(“人文”——在中国并没有词源学基础),Humanity,它的根本性观念是从人类的角度来思考人(Human beings considered as a group; the human race),思考人的存在根基,由此才会有下述超越性问题:人的本性、人的本源、人和大自然的关系、人和神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因为它把人作为类来思考,所以我们说它的思考是超越具体人伦事功,超越有限存在的。

“修养”是什么意思?在百度百科里这样解释:

“修养”一词原意包括修身养性、反省自新、陶冶品行和涵养道德。马克思主义赋予“修养”新的含义,就是要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这种教育和改造离不开群众的社会实践,离不开在实践中个人的主观努力。“修养”这个词,从广义看是指人们政治、道德、学术以至技艺等方面进行的勤奋学习和涵养锻炼的功夫,以及经过长期努力达到的一种能力或思想品质;从狭义看,“修养”通常是指思想品德修养。思想品德修养是以人的政治态度、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为基本内容的。 修养的本质如同人的性格,最终还是归结到道德情操这个问题上。

基于以上解释,我的简单理解是,人文就是对人以及相关事物的思考。人文修养,就是指一个人对和人以及和人相关的事物的态度、理解能力、感悟能力如何。我认为人文修养的高低最重要的还是看一个人的道德如何。

我觉得人文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一种诚实、仁爱、宽容、大度、奉献、不计较功名利禄的精神以及对待事物客观不偏激的能力。人文修养这种精神跟人本性的贪婪、自私是完全相反的,通过人文修养的精神,来抑制人本性里的贪婪和自私,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此外这种精神跟很多宗教(例如儒家思想、道教、佛教、基督教等)的精神又是相通的。人文修养的客观不偏激的能力,可以让人更加客观地认识各种现象。

人文知识跟人文修养是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的。如果一个人的人文知识丰富,那么他会对人文的东西有着更深的理解与体会,在学习和研究人文的过程中,就去思考人文修养的一些东西,慢慢地就可能会不自觉地去追求人文修养的最高境界。从这个角度上说,人文知识的丰富程度对于人文修养的高低有着很大的影响。

然而,人文知识的丰富程度并不能代表着人文修养的高低。有多少的人文知识丰富的人却为了追名逐利而做一些对不起天地良心的事情;又有多少的人文知识丰富的人在嫉妒别人、贬低别人甚至辱骂别人;还有多少人文知识丰富的人看问题很极端。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我觉得这样的人的人文修养,可能还不如一个目不识丁的老孺。

四书五经全都倒背如流又如何,如果整天干着伤天害理的事情,不能把里面的一些思想精华付诸于行动,那会背也是白背。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流芳百世,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孔子、老子等人是言行一致的人,倘若他们是说一套做一套,那有谁会相信他们宣传的思想呢?

季羡林、任继愈之所以能够被人们称之为大师,除了他们在人文方面对中国有着巨大的贡献之外,我想,更重要的是他们的那种高境界的人文修养,他们的人文修养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科学网博客里有很多大家很敬佩的博主,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知识渊博,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为人处世的态度让大家敬佩。



https://m.sciencenet.cn/blog-200071-244176.html

上一篇:硕博连读几年的心得体会-做实验写论文篇
下一篇:你接过多少次推销保险的电话?

25 周可真 武夷山 赵星 王桂颖 鲍得海 马雷 刘进平 孙学军 肖重发 王号 寸玉鹏 胡新根 杨秀海 陈国文 刘立 陈苏华 吉宗祥 吴卫华 刘畅 苗元华 蔣勁松 郭磊 邢进 王立 ligang168168

发表评论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1: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