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人生的丑小鸭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utefay 犀利的灭绝师太

博文

或许,科研人员待遇低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精选

已有 13039 次阅读 2011-11-9 23:36 |个人分类:科研*创新|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研究生, 导师, 科研人员, 待遇, 硕士生

我上一篇博文“如何保证让研究生安心科研”中提到了两种让研究生做科研的机制,但看到博文后面的评论,才恍然大悟,怎么把最根本的问题给忽视了呢?

为何研究生们要争相恐后去大外企等单位,说白了就是因为这些地方待遇好。做科研辛辛苦苦一个月才赚几千元钱,在北京,这个收入很难买得起房子,而在一些好的外企,一年收入少说20万。差距比较大。所以,大多数研究生们往往不愿意做科研,极个别特别爱好科研的研究生除外。

所以,如果有两份工作摆在面前,一份工作是月薪5000元的科研工作,另一份是月薪2万的外企,让一个应届毕业生选择的话,我相信95%的研究生都会选择后者,而不是做科研的前者。利益对人的行为驱动太大了。

我知道的个别待遇比较好的研究所(刚入所的普通科研人员月薪至少1万以上),往往这个研究所的博士生们是争相恐后希望留在研究所里。有了这个动力,大部分学生们自然会在导师面前好好表现,好好把科研做好。

所以,我觉得要解决研究生和导师目标不同的矛盾,最好的方式就是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即使待遇不能和那些大外企一样高,但也不要像现在这样差得太大。

现在,我们不妨再来做个假设:假设有一份外企的工作和一份科研工作,两份薪水相同,劳累程度也相同,并且做科研不用到处东奔西走求爷爷告奶奶地辛苦巴结别人申请项目,可以安心科研。那我想大部分人是会选择做科研而不是选择去外企。因为去外企的话往往只能成为一个螺丝钉,并且以后的提升空间不大,替别人打工的感觉还也会让人有些不舒服。而做科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随心所欲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有一种实现自我的感觉,做科研在时间上也相对自由一些。这也是我最后还是选择做科研的原因。

所以,问题就在于做科研待遇低,并且现在科研体制逼得大多数科研人员需要把大部分精力用在屁颠屁颠申请项目上,而不是用于好好做科研上,把那种实现自我的幸福感给严重降低了。

当然,科研人员待遇需要提高,研究生的待遇也需要提高。



https://m.sciencenet.cn/blog-200071-506385.html

上一篇:【广东游记】广东的交通系统有国际化的风范
下一篇:或许是物流人员偷吃了寄来的苹果

45 曹聪 李学宽 赵纪军 黄晓磊 朱志敏 杨洪强 李孔斋 曹建军 陈苏华 王涛 张启峰 金小伟 肖振亚 许浚远 方中明 李毅伟 逄焕东 张欣 卢长明 罗帆 吕新华 张彦斌 石锋 蒋继平 唐常杰 宁佳 闫钟峰 尧中华 封成斋 丁迅雷 张玉秀 吴吉良 陈尚斌 张亮生 汪强 zhouguanghui daladala xqhuang cwdahuang yr794287574 taiga dreamworld kaicn ycjyf poetofsoul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06: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