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雷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ewniu

博文

经济真相系列——三个基本问题

已有 3360 次阅读 2022-6-15 16:28 |个人分类:一日三省|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现代科技已足够发达,为什么世界上很多人还生活在贫困之中,为什么世界上很多人生活得难受,为什么还存在大规模的失业问题?相信不少人也在考虑这些问题。

  通过思考,总结了三个基本问题,而且绝对属于大问题,也契合当前的世界经济。

   一、动力机制

   经济发展,推动力来自何方?讨论了持续发展问题;结合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分析了经济危机的货币机制;

   二、大城市问题

   讨论了大城市病问题,分析了最终的结果,当然是悲观的;

   三、市场波动问题。

 

  以上的结论不是来自具体数据,而是从经济的最基本逻辑推导出来的,应该有一点借鉴意义。

  如果能处理好这三个问题,发展经济就不再是一个难题,赶英超美指日可待^_^。


一、动力机制

  经济活动的动力是什么?什么驱动着资本家、工人努力工作?显然,利益驱动着他们。

  假如利益驱动资本家投资,本文发现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存在逻辑上的问题。马克思在讨论经济危机时,分析了经济危机必然发生的逻辑。马克思从生产维度分析,认为经济危机源于“生产的无限扩大与工人需求的不断缩小所产生的矛盾”。假如从货币维度分析,也能发现经济危机的根源。

  本文不对资本家进行详细分类,把所有资本家当一个整体,把所有工人当一个整体。资本家投资为了赚钱。在赚钱过程中,钱流向了资本家的腰包。在货币整体数量稳定情况下,流向资本家口袋的钱多,比如流向工人口袋中的钱少。随着生产不断进行,导致了贫富差距持续加大。贫富差距持续加大,就会出现消费不足的担忧:资本家把所有的钱都赚走了。

   为了缓解矛盾,金融市场发明了债。很多人借贷消费,借贷买房。世界各国政府同样有着巨量的债务。债务来自何方?资本家赚了钱,没有地方投资,借给政府和消费者。政府和消费者在开支的时候,又被资本家赚走了。政府和消费者的债务不断扩大,只要债务一停下来,经济马上萎缩。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市场中有100元货币,资本家有50元,工人有50元。资本家投资45元搞生产,经过一个生产周期,比如说一年,资本家回收了55元。下一年,资本家还是投资45元,留下5元自己消费。还有5元借给其他工人消费。年终,资本家再回收55元。持续几年,资本家不断积累财富,工人不断积累负债。

  以上是一个死逻辑。唯一的好处是,现在的货币是信用货币。政府可增发货币,不过副作用也不少。

   如何应对上面的逻辑矛盾?上帝虽然关闭了大门,但开了一扇窗子。窗子自然进出不方便。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到: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资本家拼命搞生产,发展经济,产生了“损不足以奉有余”的效果。由于“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资本家很难实现“富三代”。资本家做不到富裕三代,至少在100年内,可以实现一次贫富转换。资本家由于有了败家儿孙,可促进均贫富。

  让资本家赚钱,但应该尽可能减缓赚钱的速度。为了不打消资本家的积极性,必须让资本家赚钱。但资本家赚钱必须合法合规,不能乱来,必须搞正常生产,不能搞假冒伪劣,不能搞垄断。

  为了达到“损有余而补不足”的目的,可用遗产税,让资本家捐赠,让资本家拿钱换地位等方式,让资本家向外散钱。

   最近看到一位非常著名的经济学家,说美国人10年才能收回投资,而在中国只需要23个月,因此鼓励资本家来投资。资本家23个月就回收的资本,就像抽水机一样把老百姓的钱抽到自己兜里来。老百姓没钱了,怎么促进消费?怎么促进经济高效发展?投资回报太快并不利于经济发展。

   投资回收越长,说明对贫富差距的影响越小,越有利于经济长远发展。资本家为了赚钱搞生产,应该尽可能让资本家多赚钱,还是少赚钱?这类似资本家给工人开工资,是多开还是多开?少开了,工人积极性不高;多开了,工人会不会多干活?这需要多方面考虑。

  赚钱是资本家开办企业的目的,也是开办企业的动力。又不能让他们赚太多,因为赚的太多了,导致贫富差距过大,最终还是损害经济。资本家每赚一元,带动GDP多少?这个比例数字,设为“B”。“B”应该尽可能大一些。

   资本家除了投资外,在生活中也必须花钱,否则钱积存在资本家手里,流动不起来。为了提供资本家花钱的地方,也需要做好供给侧改革,比如让资本家住数千平米的大别墅,让资本家捐赠给学校换取大楼的命名权,让资本家搞科研,换取实验室的命名权。总之,资本家手里的钱不应该成为死钱。

   为了促进资本家投资,还应该考虑降低额外风险。一条管道里的水,流动的速度有两个因素,一个是动力因素,一个是阻力因素。现在人们多着眼于动力因素,为了促进投资,让资本家多赚钱。资本家投资会考虑两个因素,赚钱多少,风险多少。除了市场风险,还有其他额外的风险,比如社会治安、市场信用、工人技术能力等等。

  只要设法降低风险,就能让资本家在少赚钱的情况下多投资。资本家少赚钱自然有助于减弱贫富差距带来的痛苦。上面的B值就会变大,从而在不增加、少增加贫富差距情况下,发展经济。

二、设计理论

   日本的城市群,是一个拥挤的城市群,是一个坏榜样,也是一个坏例子。城市群包括了两个过程——边际效益递增和边际效益递减。边际效益递增说明了随着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生产者的收益呈递增趋势。边际效益递减则正相反。

   在城市早期阶段,生产要素投入产生聚集作用,体现了收益递增的趋势。然而随着城市变大,带来了高房价、高拥堵,效率降低,最终出现收益递减趋势。

   市场经济是人流、物流和资金流。现在唯有资金流不受地理空间限制,人流和物流都受到地理空间的限制。在人流和物流高度集中时,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现在的互联网、铁路和公路设计者早就给出了答案。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避免资源在一个地方过度集中。当大城市聚集大量资源的时候,带来了一个很坏的结果,经济被拖死,且会产生平民窟。大城市不会带来普遍富裕,而是会带来普遍的贫穷。

  具体的动力学过程,我只是分析了一个大概,总的思路如下:

 1、大城市与农村一起争抢人才与资源,经过多少年后,会达到一个平衡。大城市与农村的吸引力相等,否则就不会达到平衡。人才和资源还是会继续向大城市流动。

  当达到平衡,大城市无法再吸引资源和人才,无法继续扩大,当然农村也不再继续萧条。如果不达到平衡,资源就会持续流动,直到某一天平衡。

  2、在平衡状态下,大城市与农村应该处于什么状态?是共同贫穷还是共同富裕?这是一个核心问题。在平衡状态下,应该是处于共同贫穷状态。

 3、由于大城市吸收了农村的资源和人力,普遍处于萧条状态。而在萧条状态下的农村与大城市的吸引力一样,所以大城市同样是贫穷状态。吸收了大量资源,为什么还处于贫穷状态?这就是大城市病带来的。

  大城市虽然吸引了大量人才和资源,由于大城市病,导致大城市没有吸引了,没有竞争力。人才和资源被白白浪费,被内卷所消耗。

  为了避免普遍的贫穷,必须对经济体系进行设计和规划,形成多中心机制,避免资源集中到一个地方。由于大城市吸收了大量人力和财力,完全可对大城市收取重税,以支援其它地区发展。比如大城市的税率与人口紧密相关,人口增加税率就增加。

  当然,从博弈论角度,可以用渔船做类比。渔船为了抢夺渔业资源,越做越大。而渔业资源是固定的,也需要时间恢复。渔船越来越多,渔业收获越来越少,投入和收入不成正比。大城市同样如此,投入越多反而效率降低,生产能力降低。       

三、排队问题

  市场上的主体,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可简化到“多输入和多输出”形式。一个主体,从多个主体接收,向多个主体提供。比如一个人收很多人的钱,又支付给很多人。一家企业有很多家供应商,又供应多个客户。每个主体还有库存,企业有存货仓库,保留存货,以备不时之需。

  当外界风险大,环境变化大,人们就要多准备一些存货。当外界环境稳定,就要减少存货。至少在资本家眼中,存货就是成本,包括存钱和存物质。

  当出现整体性风险的时候,就会带来动荡,比如北京有两天,大量市民在屯菜,导致菜价大幅增加。

  当大家预计油价要上涨的时候,必然要囤积油料,结果油料市场更加紧张,进一步推动价格上涨。当大家觉得市场不稳定,难以赚钱的时候,就更加抱紧现金,设法多储备现金,进一步推动市场上资金紧张,甚至带来金融风暴。

  怎么才能减少动荡,最基本的做法就是储备。这是另外的问题。


说明:本文不分析、推测国内经济现象




https://m.sciencenet.cn/blog-200346-1343116.html

上一篇:经济真相系列——可能达到的幸福生活
下一篇:经济真相系列——永久的繁荣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3: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