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水.熵.复杂性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xw 张学文的文章,涉及气象、水分、熵、统计、复杂性、一般科学等

博文

熵在中国

已有 3211 次阅读 2020-7-13 18:47 |个人分类:统计、概率、熵、信息、复杂性.2.|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熵”在中国(1998.10)

 张学文注:这是今天从网上看到的一个文章,估量是我写的。 2020 07 13


我们已经指出最复杂原理渊于“熵”概念和熵原理的扩大化准确化和通俗化。本讲就谈谈“熵”概念和熵原理在中国的传播。1865年德国科学家克劳修斯引入了Entropy 这个字,一个新概念伴随着热力学第二定律就在欧洲出现了。

Entropy很快在物理领域的热力学和统计力学范围内占据了重要地位。我国在1911年辛亥革命前还没有使用现代的数学符号,本世纪早期我国的大学理科教学也多用外文教科书。1923年5月25日德国科学家普朗克来我国讲学用到Entropy 这个词,胡刚复教授翻译时就把商字的左边加了个火字来代表Entropy。从而在我国的学术圈里出现了“熵”字。可以说从本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熵字出现于大学的理科教堂里。因为熵联系着很多热力学公式与原理,它们在物理与化学中很有用,这些教学活动自然对培养我国的高级物理化学人才有重要作用。


50年代美国出现了信息论,它很快进入中国。信息论中又出现了所谓“信息熵”。于是“熵”以新的面貌蔓延到非热力学领域。但是这也仅限是在学术圈中的扩大,老百姓并不认识熵字。50-70年代我国的大学教材对于与熵联系的热寂论讲的比较僵化。1978年改革开放后钱三强率领我国科学家访问欧洲,带回了红极一时的耗散结构理论。诺贝尔奖获得者比利时科学家普利高津(I.Prigogine) 创立的耗散结构理论对热力学问题和热寂论多有涉及。于是“熵”不仅是老师宣讲的教材而且成为学术界的时髦议题。改革家、哲学家也就“熵”概念与熵原理发表了意见。这时我国与熵有关的文章多了起来,熵要从大学课堂走向社会。我国在普利高津耗散结构热的同时出版了第一册以熵为名的书:《熵:一种新的世界观》。被上海译文出版社组织译出的这本书在1987年印了一万册而在青年中流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吸收新学术思想的热情冲散了50-60年代大学的物理教学对热寂观点的消极纠缠。把熵与信息推到更广的领域,活跃了我国的科学与社会思想。


80年代我们把最大熵原理用于降水问题的成功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去扩大成果,1983年我们组织了“统计力学在气象上的应用潜力讨论会”。1986年我跨出气象领域,鼓动各行业都设法把熵概念和熵原理引入自己的领域,提出了组织跨学科研究熵的想法。此后召开跨学科的“熵(信息)与交叉科学研讨会”的动议得到了新疆气象学会、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新疆科学技术学会、新疆地震局、新疆大学等单位的积极支持,并且于1987年召开了第一届大会。全国近100名学者在乌鲁木齐开了个成功的会。而这个会显然是我国学术界的信息热和熵研究热的表现。会间商定出论文集并且每两年开一次“熵与交叉科学研讨会”。1989年后我国的思想界和学术界走向低迷,但是两年一届的熵会在一些省的科技力量的调协努力下被延续了下来。对于一个非赢利的民办学术团体,有这个成绩已经不易了。以下是其12年来的活动简表。 熵与交叉科学研讨会的历程表年份地点主办单位其他情况

1987---第一届新疆,乌鲁木齐新疆气象学会等出版了文集1989---第二届甘肃,兰州兰州大学哲学系成立中国熵研究会筹备组1991---

第三届四川,攀枝花攀枝花科协出版了文集1993---

第四届云南,昆明云南大学物理系出版了文集1995---

第五届陕西,西安西安石油学院组建熵研究会,丑纪范院士为理事长1997---

六届湖南,张家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成为自然辩证法二级学会1999---

第七届新疆,乌鲁木齐新疆气象局、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等计划中 

1990年上海机械学院组织了我国与日本熵研究力量联合召开了一次熵的理论与应用研讨会,并且出版了一册论文集。另外据说化学界也召开过涉及化学物质的热力学熵的测量的学术会议(希望知道这些情况的同志转告我,好在这个网页上报道)。

民间的熵研究受到了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关注,他们有意支持这个学术活动。在其秘书长王国政的有力活动下,1997年“熵与交叉科学”已经成为该学会下的二级学会。著名气象学家丑纪范院士被推荐为第一任理事长。这些活动已经在中国的科学史上写下了一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中文发表的涉及熵的文章估计超过500篇。就我所知公开出版的书名中有“熵”字的书有13册。 书名中含“熵”的书(中文)编号书名作者翻译者说明

1熵:一种新的世界观里夫金等著,吕明、袁舟译1987年上海译文出版社

2熵与交叉科学新疆科协编(文集)1988年气象出版社

3温度与熵廖耀发著198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4耗散结构向何处去----广义进化与负熵王身立著1989年人民出版社

5熵:理论与应用《熵:理论与应用》编辑组(文集)1991年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6最大熵方法吴乃龙、袁素云著1991年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7熵气象学张学文、马力著1992年气象出版社

8谈谈熵陈宜生、刘书声著1993年湖南教育出版社

9熵理论的一场大辩论四川攀枝花市物理学会编(文集)1993年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0熵、信息与交叉科学喻传赞、张一方等编1994年云南大学出版社

11熵与信息王彬编著1994年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12投资组合的熵理论和信息价值鲁晨光著

1997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13熵--系统科学的基本概念姜璐1997年沈阳出版社 


以上谈到的这些活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在熵领域在学习欧美科学思想的同时已经从照搬套用阶段走上了参与讨论以至发表看法、独立研究和取得成绩的阶段。限于个人能力以上的介绍比较泛泛,而且很不全面。今后可能再以不同的形式补充。也欢迎大家指正并补充。以使这个网页成为与熵(甚至复杂性)有关知识的集结点。 

 




https://m.sciencenet.cn/blog-2024-1241882.html

上一篇:新疆的第一位气象工程师--刘益钧
下一篇:英文占领了中国的夏装!

6 周少祥 王安良 檀成龙 刘钢 苏保霞 杨金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19: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