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中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jiping

博文

美国社会真相系列(14)

已有 3003 次阅读 2016-12-18 06:10 |个人分类:美国万象|系统分类:海外观察|关键词:学者| 美国, 财富, 高科技, 民间, 财团

美国社会真相系列(14)

十四  美国的财富在这些方面


蒋继平

2016年12月17日


前几天读到贾绍凤的【美国的财富在哪里?]的博文,我在博文中发了一个简短的评论,这几天总觉得言尤未尽,所以,借用美国社会真相系列来谈谈这个话题。

在回答贾先生的这个问题前,让我先将其博文的一段内容如实拷贝如下:


美国的老百姓盛行消费借贷——贷款来消费,存款很少,据说超过62%的美国人存款不足1000美元,家庭贷款余额超过13万亿美元,相当于人均负债约4.5万美元。

美国政府也是寅吃卯粮,靠赤字过日子,现在财政累计赤字已经达到20万亿美元。

美国的基础设施也大都老旧。机场、铁路、桥梁、高速公路很多年久失修,大都不如中国新修的水平高、质量好。

美国的房产也以老的居多,很多都需要维修,折旧后的净值似乎也不会太多。

美国政府的科研投入在下降,大型科技项目也纷纷下马。例如美国超级对撞机项目半途而废,在德州留下几十公里的废弃隧道;美国放弃了空间站项目。】


贾博主描述的景象有些是客观的,但是,有些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现在让我为大家介绍美国的财富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美国的财富隐藏在高科技产品中。现在全球用的高科技产品大多数是由美国公司发明创造的。在全球的高科技产业中,美国的公司占着很大的一份。从微软和苹果到脸谱和谷歌,美国领导着世界高科技的发展趋向,也占领着这方面的最大商业份额。仅苹果公司的市场价值就在6千亿美金左右。

第二,高度发达和普及的交通运输工具和网络。美国的民用机场数量庞大,几乎遍及全国城乡各个角落,民航客机数量更是世界第一,民用航线畅通世界各地。美国人现在出门旅行,乘飞机是他们的首选,是很普通和正常的事。美国人几乎每家都有至少一辆私家车,城乡交通道路四通八达,很少出现长期堵车的现象。那怕在农场,几乎是全机械化操作,靠的是式样繁多的运输工具。

第三,资本财团。这个领域主要包括银行,证券公司,大型企业和保险公司。美国的大银行在世界各地开设分支机构,一些大型证券公司掌控着股票和期货的大多数股份。大型企业,比如说,沃尔曼,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等知名企业在国外都有大量的连锁店。他们的财富可以用富可敌国来形容。美国的保险业也是财富的集中营。现在的美国人是生活在保险之中的宠儿。几乎家家户户都在不同程度上购买几种保险。最为常见的是:1。 健康保险,2。汽车保险 3。房产保险,4。人寿保险。还有名目繁多的其他保险 。比如说:牙科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癌症保险,和住院保险等等。

第四,公共文体娱乐设施。我这里指的文体娱乐包含教育,体育和娱乐三个方面。美国大学教育非常普及。 人口中的大学生比例很高。美国有将近五千所各种类型的大专院校,还有数量不少的各级科研机构。这些都是拥有先进设备的处所。美国人非常喜欢体育运动,政府和社会也为大众提供了这方面的公共设施。足球场,网球场, 篮球场和高尔夫球场到处可见。美国的职业体育运动更是举世闻名。其职业橄榄球联赛,职业篮球联盟赛,职业网球俱乐部和高尔夫球锦标赛连年不断。好莱坞更是世界娱乐界的标杆和圣地。迪斯尼游乐场给世界的少年儿童们提供了满足童心的好奇和乐趣。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美国的财富藏在民间。虽然美国的大城市在最近的时期内几乎没有大的发展,但是,美国的民生工程一直没有减速,不过,这种民生工程从大城市向郊区和中小城市倾斜。现在美国在建的社区大都在郊区和人口不到50万的中小城镇。这种新型社区设施先进齐全,居室条件美观舒适。即使属于中低档次的民居,通常都是三室,两个卫生间,两个车库,一个宽大的厨房和一个花园草坪,具有中央管道空调的居住面积至少在120平米以上,热水是全天24小时随时供应。社区的公共设施更是配套齐全。有各种体育和健身设施,有的还有其他的民生设施,比如说,加油站和餐馆。这样设施的民居我在中国很少见到,尤其是花园草坪,中央管道空调系统和单家热水自给系统。这样的民居小区在美国是遍地开花,数目庞大。而构建这样一个小区的投资至少需要几亿美元。一个人口不到10万的小城镇就有几十个这样的小区。所以, 美国的财富就这样散布在民间。



https://m.sciencenet.cn/blog-203132-1021420.html

上一篇:美国社会真相系列(12)
下一篇:美国社会真相系列(15)

3 徐晓 杨绪洪 黄仁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14: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