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田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xiangtian

博文

小叶女贞有效成分与药理学研究进展(3)

已有 2797 次阅读 2014-10-18 10:12 |个人分类:专题讨论|系统分类:论文交流|关键词:学者| 小叶女贞, 药理

3 药理研究

3.1 小叶女贞提取物自由基清除剂作用

洪新等采用豚鼠哮喘模型,通过检测血浆、肺组织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和BALF中各种细胞计数的变化,观察小叶女贞提取的有效成分M2腹腔注射两天的防治效果结果发现能显著减少血浆、肺组织及BALF中的LPO含量,并减少BALF中的上皮细胞数量。提示M2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并可能对气道上皮损伤有作用7

杨再波以乙醇为溶剂提取小叶女贞果实,经减压浓缩后,依次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进行萃取。用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来评价两个部位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乙酸乙酯部位浓度为500μg/mL时自由基清除率大于75%,IC50=302.818μg/mL,正丁醇部位浓度为300μg/mL时自由基清除率大于75%,IC50=189.241μg/mL。正丁醇部位抗氧化能力比乙酸乙酯部位更好,是乙酸乙酯部位的1.6倍[8]吕述权小叶女贞叶粗提物(CEL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的体外清除能力来反应体外抗氧化活性。其中CEL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高,浓度为15.125μg/mL时,清除率为85.86%,且CEL各组分对DPPH自由基仍保持较高的清除能力[9]

3.2 对骨髓细胞的增殖作用

   邱世翠等用100﹪小叶女贞液定期给小鼠连续灌胃15 d,1次∕d,检测小鼠骨髓细胞的增殖反应和IL-1的水平。结果显示小叶女贞对以上两项指标有明显的增强作用(P<0.01)[10]

3.3 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韩兆东以免疫功能损伤小鼠为研究对象,用小叶女贞水煎液灌胃,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实验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CD8+)的百分率,计算CD4+/CD8+比值,用全自动酶标仪检测外周血IL-2的含量。结果小叶女贞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CD4+T细胞、CD4+/CD8+IL-2的含量分别与环磷酰胺组比较均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小叶女贞能使小鼠受损伤的免疫功能得到改善,能提高CD4+T细胞的数量和IL-2含量,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与剂量成正相关。小叶女贞对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机制是促进T淋巴细胞分化、发育为成熟的CD4+T细胞,达到调节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11]类似的实验发现小叶女贞能提高小鼠B淋巴细胞和NK细胞细胞的数量,使小鼠受损伤的免疫功能得到改善,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与剂量成正相关[12]孙丰润等采用100%小叶女贞水浸出液定期给小鼠灌胃,然后检测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和IL-2的产生。结果显示用药组对以上两项免疫学指标均有显著增强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提示小叶女贞有明显增强机体免疫功能[1]

3.4 复方小叶女贞茶调节大鼠血脂和影响动物体重实验研究

徐向田等为探讨复方小叶女贞茶(又称"清醇绿宝茶")调节大鼠血脂和影响动物体重机理,采用大鼠高血脂动物模型4组,以不同剂量复方小叶女贞茶浓缩液分别灌胃受试动物32天,测量各组动物体重、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经口给予大鼠不同剂量的复方小叶女贞茶1.2、2.4、7.2g/kg体重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清TC、TG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提示复方小叶女贞茶对大鼠高血脂动物有一定的辅助调节血脂作用[14.15]

3.5 小叶女贞叶提取物抑制肝癌细胞

吕述权以小叶女贞叶粗提物(CEL为材料,以肝癌细胞BEL-7404为供试细胞株,通过MTT法检测CEL及其各个组分肿瘤细胞毒活性。实验结果表明,CEL浓度在0.60mg/mL时,对肝癌细胞BEL-7404的抑制率达到94.16%;各组分中Fr.1显示出较高的活性,0.20mg/mL浓度下,抑制率达到87.75%[9]

3.6小叶女贞叶提取物抗菌作用

吕述权小叶女贞叶粗提物CEL)进行体外抗菌药用活性研究。以铜绿假单胞菌PAO1为供试菌株。实验结果发现,CEL对铜绿假单胞菌PAO1的最小抑制浓度(MIC)为8mg/mL,并具有持久抑制效果;与庆大霉素联合作用的结果显示,两者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对铜绿假单胞菌PAO1的毒力因子,如运动能力、生物膜以及绿脓素都有抑制作用[9]




https://m.sciencenet.cn/blog-206654-836638.html

上一篇:小叶女贞有效成分与药理学研究进展(2)
下一篇:小叶女贞有效成分与药理学研究进展(4)

1 rosejump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22: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