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科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ngfeng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博文

孔子,一个失败的教育家

已有 8569 次阅读 2008-7-21 13:36 |个人分类:教育杂谈|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教育, 孔子

 
在历史上,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两千多年以来一直是居于统治地位的学说,对于封建社会的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因如此,孔子被尊称为“圣人”,成为中国教育的象征。
 
不过在我看来,孔子固然伟大,但却是一个失败的教育家。孔子门生三千,贤者七十二人,然而在如此众多的弟子中却无一人能够达到或超越他的水平。作为一名教育家,除了理论上的成就外,必须有实践的成果来证明自己的成功,这种成果就是教育出超越自己的学生。也许有人不以为然,但是请看同时代古希腊的情况。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同孔子一样广招门徒,述而不作,但是苏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图达到或超越了自己老师的水平;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同样他也达到或超越了自己老师柏拉图的水平,而亚里士多德又是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众所周知,亚历山大是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之一。
 
是什么原因使得孔子成为一个失败的教育家呢?这与孔子的思想和教育方法是分不开的。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其最注重的就是“礼”。这个礼不仅包括伦理道德,更包括一系列的繁文缛节和道德教条。孔子最为推崇的是周公,把周公当成自己的偶像,并且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极力推行周公制定的那一套法令和礼节。客观地说,伦理道德是社会稳定的基石,而且在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确实需要有人大力提倡守礼。然而孔子的做法却过了头,他重视的不仅是道德观念,而且对于形式达到了一种执拗的地步,不仅一定要遵从,而且不能有半点更改,所以当他听到当时有国家摒弃周公制定的法令而自己修订法令之后大发雷霆。可见,“礼”的内在要求就是服从,而且是绝对的服从。其中孔子最为看重的就是“君臣之礼”,并认为它是高于“父子之礼”的,孔子的思想之所以为后来的统治者所重视,绝不是因为统治者欣赏他的“仁政”的观点(即使欣赏也不是主要原因),而是孔子所极力宣扬的“君臣之礼”对于维护统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孔子的忠君是一种愚昧的忠君,不管君主是否贤明都必须无条件的忠于他。他晚年修六艺的时候,听说齐国的上卿大夫陈恒杀死了国君齐简公,虽然齐简公昏庸无能不思进取而陈恒治齐深得民心,孔子还是极为愤慨并上奏鲁哀公请求发兵讨伐陈恒。
 
孔子的教育方法也是他无法培养出超越自己学生的重要原因。孔子的教育也是要求学生服从为主。例如初收子路为徒时,孔子要求子路苦练射箭,要他练习到小小的靶心看起来“其近在鼻,其大如日”为止。子路苦练百日仍无进展,最后孔子才告诉他是为了训练他的忍耐力。训练忍耐力而进行此练习固然有一定道理,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这是以绝对的服从为前提的,当一个学生对老师说所的话绝对服从不敢质疑时,这个学生也许能很好地继承老师学说,但是肯定无法将其发扬光大,更无法超越自己的老师。
 
此外,孔门弟子尤其是七十二贤者基本上从拜师开始直到孔子辞世都不能“毕业”。这样虽然可以使弟子更好地领悟孔子思想,但是却导致了弟子思想的保守性。苏格拉底的弟子则不同,他的许多弟子在是从苏格拉底之前就曾师从过当时有名的智者,并且离开苏格拉底后还会向其他学派学习。例如苏格拉底最著名的弟子柏拉图跟随他学习8年,苏格拉底被处死后游历了埃及、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后来又受毕达格拉斯数学思想的影响,最后创立了自己的学园“academy”。亚里士多德17岁进入柏拉图学园学习,37岁离开。而且柏拉图学园有大量藏书,除了聆听柏拉图的教诲,亚里士多德还大量阅读了其他古希腊哲学家的著作,所以,他的老师其实是不止柏拉图一人的。事实上孔子本人也并没有一个长期固定而专一的老师,孔子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矣”,他的启蒙教育由母亲和外祖父完成,而后又进入乡学学习,后来又陆续的向当时的许多学者如老子等人请教。假如孔子同他弟子一样,始终师从一位当时著名的学者,他肯定也无法超越自己的老师。孔门弟子基本上是处于一种学术上的近亲繁殖状态,弟子难以或不愿接触其他的思想。这种封闭的教育方式又怎能培养出超越老师的学生呢?从一定意义上说,尽信老师不如无师。
 
如果孔子的失败仅仅在于无法培养出超越自己的学生倒也无关紧要,关键是由于孔子思想被后来到当权者尊为正统的思想,孔子被尊为中国教育的奠基人,如此一来,孔子思想的危害就不仅仅是其弟子三千,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两千年的历史了!不可否认,孔子思想确有许多闪光的成分,但是它却压抑了中华民族的思想。重继承轻发扬、传播知识而不提倡质疑、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而优则仕、强调三从四德尤其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和注重各种繁文缛节,都是孔子思想对中国教育的不良影响。中华民族为什么两千多年以来难以涌现大的思想家和在自然科学取得突破,其原因完全可以追溯到孔子!
 
 
我不禁想起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塔戈(Plutarch)所说的一句话:“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放眼当下,还有多少教师是孔子一样的教师呢?教师的任务,难道真的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吗?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出开拓进取、超越前辈的学生吗?以这种教育思想为主导的中国教育,又怎能担当起教育兴国的重任,怎能为中华之崛起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创新型人才?
 


https://m.sciencenet.cn/blog-2068-32876.html

上一篇:质疑清华北大
下一篇:灵感,科学的迷狂

5 黎在珣 王伟 罗时光 王辉 kiraxu

发表评论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1: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