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aywuyi 出版信息类科技图书

博文

梅宏:闲庭信步软件工程中【转载】

已有 5327 次阅读 2009-3-17 14:24 |个人分类:读书笔记|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计算机, 人物, 软件工程, 梅宏

他不崇尚“语不惊人死不休”,更不欣赏故作高深的走理论的套路。在他看来,做研究不是为了文章而文章,为了理论而理论,而是使自己所学与社会的发展趋向紧密结合起来。

笔者在北大理科一号楼很宽敞的一间办公室内见到了他,温文尔雅的一个人,其时正在笔记本电脑上敲述职报告。刚开始交谈外面就电闪雷鸣。好在办公室内有良好的隔音,使我们的谈话不被打扰,细水长流般的进行。电话铃不时响起,有约稿的,有同事的,有学生的,透显出他平日的忙碌。聊起求学,谈到导师,调侃爱好,渐渐地我游离了自己的采访提纲,却有了很多新的收获。他喜欢简单的生活方式,崇尚宽松的团队合作和充分的空间,这一切都与北大自由的学术氛围相得益彰。

与计算机的偶然结缘
1980年,恢复高考的第四年,梅宏进入了南京航天航空大学。“我是被调剂到计算机专业的,也许你不相信,当时我就连计算机和计算器都分不清。”就是这样一个上大学之前,在计算机面前如白纸一张的人,却自此与计算机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且成为了国内著名的软件工程专家。1997年,他获得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奖,是当年唯一的计算机奖。1998年,中国优秀博士后奖又再次垂临于他,“这个奖每年只评10个,在站的和出站的都算,当时国内的博士后至少有上万名,竞争非常激烈。”而2004年6月,在中国青年科技奖不足百名的获奖人士中,他又名列其中。“这次评选可是我最后的机会了,要是过两年我就‘超龄’喽。”梅宏半开玩笑地说。

险些成了文学评论家
就像硬币有两面,人天生也是双重性格。而这种双重性反映在同一个人身上,就使这个人性格鲜明,具有立体感。不曾料想的是,这样一个整天与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打交道的人,在大学期间竟是个名副其实的“文学青年”。 “高考那年的作文题目是达芬奇画蛋,当时我是文思泉涌,一气呵成。当年的语文成绩在全省排第三。”说起这些,梅宏十分得意。中学和大学,他几乎读遍了能找到的所有小说。大学期间,他还担任南航的文学社社长,整天和社友吟诗作对。“后来我渐渐意识到,这样下去了不起就是个文学评论家,并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慢慢的也就放弃了。”到现在,平日难得抽出些时间的他,怡然自得地阅读小说更成了生活中的“奢侈品”。

影响一生的三本书
不久前,北京大学准备出版一本画册,请学术专家自荐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五本书。曾经对文学情有独钟的他,在反复权衡之中选择了三本。“下意识的首先想到的是《封神演义》,那是我读的第一本小说,打开了自由幻想的空间。《三国演义》更是博大精深,反反复复不知道读了多少遍。”不过说起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作品,仍然是那篇当年很有名的报告文学,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知识分子的命运总是不可避免地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那篇报道无形中使科学家重新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地位。“看到那篇文章,我就意识到科学的春天来了,彷徨的心灵也有了宁静的港湾。”正是从那时起,刚上初中的梅宏便立志要当一名科学家。这个明确的目标也成为了他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

他是苦出来的
谈及求学的经历,梅宏可以称得上是一帆风顺。而在这其中,也同样有着不为人知的小波澜。大学期间,他每年都是三好学生,成绩名列前茅。然而在大四的时候,他却仍与学校唯一一个留法预备生的名额失之交臂。“当时挺失落的,正是从那时候开始,我才意识到刻苦有多重要。”在交大写硕士论文的时候,由于他做的是具体的软件开发研究,在合作的工厂一待就是一个多月。那段时间,工作室内一边摆着机器,一边铺着凉席,他困了、累了就休息一会,有了想法又拾起来干活,不分日夜。“硕士论文完成了,我还因这个科研成果得到了5000块钱,在当时也是不小的一笔数目呢。”说起这些梅宏神采飞扬。这段经历也培养了他极强的动手能力,为以后进行理论研究打了基础。刚来北大的很长一段时间,一周七天,除了周六周日的晚上,其他时间梅宏几乎都泡在实验室内。“在我看来,一个人能不能成功,取决于他的目标是不是明确,决心是不是坚定。而最重要的就是勤奋。一直以来,我从不觉得自己比别人聪明,但我比别人刻苦。”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到北大仅仅两年半,年级轻轻的他就被破格提拔为教授。别人都说,他值得,他是苦出来的,对此梅宏自己也深表认同。

最受学生尊重的实验室
美国的贝尔实验室作为世界上顶尖的实验室,许多青年科学专家都心向往之。从1999年3月起,梅宏作为访问科学家在贝尔实验室度过了一年的难忘经历。使他感触最深的,是那里先进的管理体系和一种“目标管理”的文化。“那里没有严格的打卡制度,却有一种无形的约束,就是一个统一的目标。那是一种非常亲切、友好的合作环境。”回国之后,他力图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对此进行大胆借鉴。“尽管国内的大背景和美国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但我觉得那种‘目标管理’的理念是同样适用的。如果事无巨细的去加以管理,是会对学生形成限制的。”在这种宽松的管理氛围下,他鼓励学生在服从实验室安排的前提下,更灵活的做出自己的选择,使个人的潜质得到最大的发挥。“在软件工程这个领域,年轻人有很大的优势。作为老师,总是希望给予他们充分的空间和良好的环境,总是希望能把自己最得意的东西传给他们。”正是因此,他的实验室成为了在北大最受学生尊重的实验室之一。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在这里他们能感受到更自由的学术氛围。

骨子里的民族情怀
无论是担任一系列的社会兼职,与领域内人士注重沟通,还是对国外“目标管理”理念的积极借鉴,在治学和科研上,他始终怀有一种开放的态度。尽管如此,他仍然始终坚守在祖国的这一方沃土。 “年轻的时候,也想过出国,考托考G,但可能骨子里还是有一种民族情怀。在国外可能能谋求到很好的生活,但始终没有一种归属感。”在他看来,当今社会仍然是国家利益至上,没有什么所谓“世界大同”,只有国家的强盛才能给个人带来荣誉感。“近几年身在国外的时候,更明显的体会到这一点。”

“做出成绩就必须动脑筋”
自信的人往往敢于尝试新的领域,使自己的潜质和兴趣得到充分的发挥。在863计算机技术课题组中,组长怀进鹏曾评价梅宏“创新能力很强”。“他什么时候说的啊,我怎么不知道呢?”听记者问到这些,梅宏开始大笑。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选曾经说过,今天的高新技术产业,需要既有技术背景又有管理经验的人。在这个课题组中,梅宏正是这样一个管理专家。“我主要很想做些事情,而在课题组中,我所管理的项目和自己从事的科研领域有很大差距,正是如此,要想做出些成绩,就必须去创新,必须动脑筋,得善于找到一种合理的方式把大家的力量凝聚起来。”谈到“团队协作”,他借用了广告学中的一个术语“头脑风暴”,来形容专家组5个人之间的思想碰撞,正是在这种思想碰撞中,常常会产生奇思妙想,每个人在其中都发挥了不同的角色和作用。梅宏在自己的述职报告中写道:“专家组的统筹规划、团结协作、相互补台,是实现战略计划的基础。”说起973,因为这与他本人的科研紧密相关,梅宏显得得心应手。“我自己的团队承担的是973的项目,我的整个实验室的主线就是973。而这些项目同样需要不断地思考和探索才能有所收获。”在把“863”、“973”放在头等大事之外,由于教学、科研、管理是他平日生活中的“三架马车”,所有的时间都排得很满。“要把时间充分利用,善于统筹规划,这也要动脑筋的哦。”梅宏笑着说。

做有用的研究
梅宏一直有一个观点,“做有用的研究”。他并不崇尚“语不惊人死不休”,更不欣赏故作高深地走理论的套路。在他看来,做研究不是为了文章而文章,为了理论而理论,而应该使自己的所学与社会的发展趋向紧密的结合起来。作为上世纪60年代生人,梅宏并没有因为文革和上山下乡耽误大好青春,而且享受了很好的教育机会。他始终把这些归结为“运气很好”。“我年纪很轻就成为教授,但这就好比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不是因为我有多能干,而是那个百废待兴、人才缺乏的特殊的历史时期造成的。”梅宏谦虚地说道。“正是因此,我至少要说服自己,现在所研究的在未来是有用的,而不能闭门造车,纸上谈兵。”怀着对国家、对社会的深刻关注,他选择了这样一种经世致用的研究取向。

■人物小传
梅宏,祖籍重庆,生于贵州并成长于贵州。一九八四年和一九八七年分别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及工程系获计算机应用学士学位和计算机软件硕士学位,一九九二年于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获计算机软件博士学位,一九九四年从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博士后出站。国家八六三高技术计划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主题专家组成员,国家九七三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计算机学会软件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软件工程分会(筹)理事长。二○○四年六月,获中国青年科技奖。

■梅宏主要研究领域
面向软件体系结构(SA)的软件构造技术,基于软件体系结构的构件组装技术,软件构件组装技术及理论,软件的特征交互及互操作性的研究,Internet环境下基于Agent的软件中间件理论和方法,奥运信息系统模型的研究与建立。

■梅宏获奖情况
1997年北京大学“大众奖教金”特等奖1997年霍英东基金青年教师奖(研究类)1997年中创软件人才奖1998年中国博士后基金会“国氏”博士后奖(现更名为中国优秀博士后奖)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3)2001年北京大学“杨王院士奖”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转载地址http://cn.tech.yahoo.com/041013/33/266gs.html



https://m.sciencenet.cn/blog-208988-220864.html

上一篇:什么是云计算
下一篇:什么是Web 2.0

1 王哲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04: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