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人类认知系统的演化与“科技认知-行为系统”(三)

已有 2341 次阅读 2020-8-28 15:58 |个人分类:科技|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后现代科学, 高技术行为系统, 平台

吕乃基

三、科技认知-行为系统的演化

1.“后现代”科学认知系统

20世纪以来,科学研究的对象发生了变化。其一,沿量子阶梯下行,接触到越来越多的量子“叠加”和“纠缠”;其二,沿量子阶梯上升,涉及由生命到意识越来越复杂的对象。最新的研究是,意识或与量子有关,有待进一步探讨。其三,沿量子阶梯扩展。在特定价值观的引导下,由抽象的概念回到处于真实语境中的个别具体的对象。三个方面的共同特点是,以往的普遍性和必然性弱化。

以往“理想”(气体、液体……)、刚体、质点、弹性碰撞、可逆、周期等确定性的概念,被代之以分形、混沌、涨落、突变、吸引子、涌现、分岔、非有序、不可逆、周期性破缺等概念,不确定性本身已经成为“原理”。

以大数据为对象,由“知其所以然”,到在特定价值引导下但求“知其然”。由于对象的极端复杂性,或异因同果,或因果倒置,或互为因果,各种因素同时起作用,因而实际上不可能“知其所以然”。以求真至上,科学理性,以及为科学而科学,正在走出往日森严的壁垒。

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界限日趋模糊,科学从原始的混沌中分离出来,而今正在回归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的角色。科学与技术,知与行日渐融合。模仿科学哲学的“实践转向”和“实践优位”,可以认为是科学的“行为转向”或“行为优位”。科学、宗教和艺术,真善美正在走到一起。

科技认知-行为系统的演化伴随着对科学理性与技术理性的批判。然而必须指出,科学的所有最新发展并不否定以科学理性、科学精神为核心的科学认知系统,而是以此为基础继续前行,由认识机械运动等简单对象,到认识生命和意识等更为复杂的对象,以及由排除社会等语境的影响,认识抽象的对象,到接受社会系统价值观的引导,认识处于特定现实中的具体个别的对象,在这一过程中,必然有带着特定意向性的特定主体介入。

换言之,原有的科学认知系统在面对简单确定的对象时依然有效,在研究复杂对象过程的“初级阶段”依然有效,是研究复杂对象的必由之路。

为此,不仅要突破传统的科学方法和认识途径,更多依靠隐喻和直觉,而且强调自律、宽容、协作和创新——科学认知系统中新的要素,进而上升到由个体汇成的人类命运的高度。

2.高技术行为系统

20世纪以来,技术的发展甚至更为迅猛。有人归结为第n次技术革命,第三或第四次工业革命,高技术,工业4.0,等等。

高技术对认知和行为系统的影响大致可以归为以下方面。

其一,抽象与具象,主体及其意向性回归。

主要涉及媒体技术。造纸和印刷术可以归为传统媒体技术,是文字认知系统的载体和物质基础。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出广播、电视等新的媒体技术。

上文述及,由哺乳动物的认知系统,经由与语言和文字相关的认知系统,所发生的变化之一是越来越抽象,科技认知-行为系统在这一方向上走得更远,从自然语言到科学语言,从文字到符号。

值得注意的是,广播电视技术,进而多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则是回到“具象”,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从符号回到文字,从文字回到自然语言,再从语言回到全方位的场景,回到哺乳动物的认知系统。这不是简单的回到远古,每个人只能亲历一种场景;而今是,只要愿意,更多人可以带着其意向性身临其境,时过境迁之“境”,甚至身临客观世界从未有过的虚拟之“境”。而技术层面的每一步进展,都建立于以往成果的基础,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基础之上,“高情感”有科学理性和技术理性的支撑。

跟上认知系统进阶的研究者,可以由虚拟现实技术继续前行,“虚拟吃一堑,现实长一智”。

与此同时,媒体技术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也满足了大部分止步于科学认知系统,甚至文字认知系统而停留于语言,甚至哺乳动物认知系统的人群的认知水平,“他们不是阅读的一代人,他们是视觉和听觉的一代人。”[i]这部分人群可以满足于、沉浸于电视和虚拟现实之中,以满足其未必具有理性支撑的“高情感”需求和意向性。

然而,一个终日在电视机旁看“会动的图画”的两脚(哺乳——引者注)动物不会有原创性[ii]。类似的说法还有布热津斯基的“奶头”(其实,“奶头”的对象不限于中国,而是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停留于传统——哺乳动物认知系统、语言与文字认知系统的个人),以及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据统计,沉浸于此者近90%未受过本科及以上的高等教育[iii]

21世纪的专家们讨论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否会让人类沦为被“豢养”的地步,看来,所谓的豢养在百年前已经开始。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在工业革命大行其道,科技黑箱无需学习而为越来越多的人消费之时,其中的一部分人已经开始“被豢养”了。斯蒂格勒[iv]认为,马克思对“无产阶级化”的定义,并不是财产,而是知识的丧失。知识外在化进入到机器里,人变空了。文化工业的发展,已经导致了消费者的感性“无产阶级化”。

剩下的人也不可能全天候生活在科技认知-行为系统,必然有或多或少的时间回到哺乳动物认知系统,譬如对于哺乳动物最为适宜的自然界,回到青山绿水之中。正如鲍捷的判断,大多数人会止步于相对低阶的认知系统。

当然也有《黑客帝国》等严肃的作品,将哺乳动物认知系统与科技认知-行为系统,乃至第五套“软件认知系统”相结合,尝试探讨人类的命运。

“豢养”之说或许言过了。较之相应于50万年前哺乳动物、5万年前语言、5千年前文字的认知系统,眼下的多媒体技术等,不仅可以录播、直播、点播、重播,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在事实和规律的基础上自行建构场景,以满足个性化特殊的要求,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互动,从而大大提高了个体——即使停留于初阶认知系统——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使之成为自媒体,信息如短视频的发布者。

在“抽象-具象”的视角看来,高技术行为系统的一大变化是,技术理性的嬗变。如何为个性化的高情感定价,如何“计算”供给侧的投入产出比和需求侧的功能价格比,以及难以定义“两翼”之间的博弈与合作。

其二,“平台”。

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建构了围绕科技黑箱的“一体两翼”技术格局,以及遵循技术理性。20世纪的最后二三十年间,互联网横空出世。

互联网从主要提供内容的门户网站,到旨在“互联”的平台型互联网公司,到内容与关系并重,实现点到点在内容上的交互,平台为所有的“点”提供相应的服务。对于上网的“点”,公司、机构、个人来说,平台型互联网公司及其提供的服务,有助于在深度和广度上延伸自身的生命,同时也感受、理解并接受其他个体的生命,形成生命之间的互联和交互。互联网发展至今,充分体现了六大特征[v]: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以及连接一切。

这种互联和交互发生在供给侧的上下游,打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发生在需求侧,销售的最后阶段成为分享(Share),消费者成为自媒体的代言人,将自身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体验,差评或好评,与他人分享。

更重要的互联和交互发生在供给与需求之间,最终打通供给与需求。

一方面是需求侧全方位进入供给侧。在互联网背景下,消费者由被动接受广告商以应对哺乳动物和语言认知系统水平的狂轰滥炸和煽情,到自主进行商品服务搜寻(Search),这就需要“我思”和理性。用户甚至承担起部分研发设计的功能。用户的需要,是公司经营的起点也是终点,用户的价值就是公司价值,只有实现了用户最佳体验,才会实现公司的价值。

另一方面,制造业渗透到售后与售前服务。公众交互平台融合了传统产业链的销售、市场调研、客户关系管理、售后服务。

在供给与需求的互动中,围绕作为商品的科技黑箱展开的一体两翼,已然模糊和融化。科技黑箱不再是作为供求之中心的“体”,“两翼”不再泾渭分明。

由单一的商品到公司,再由公司到所有的供给方和用户,这是“体”的扩展,以及“两翼”的融合。供给、需求、金融、媒体、物流、服务、慈善……,均在融合之中。重要的也不是用户,而是用户依托平台为自己所营造和所参与的生态。在此意义上,用户与平台的关系更重要。

参与平台,对于个人的意义同样重大。前文述及,个人语言和文字所能达到之边界,说什么,向谁说,就是自我生命的边界。当今社会中个人开设的微博、博客,个人的微信号、公众号,极大地延伸了个人的生命,拓展了个人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都是个人生命不可剥夺的组成部分。

在平台上发生的事项可以一言以蔽之,那就是to(2),在其两头或多头,可以是形形色色的用户。在万物(物联网)互to之时,所有权观念淡化,公司、机构、个人,除了核心内涵、核心竞争力与完全属于个人的用品外,一切都可以共享并处于流动之中,包括用户角色的互换和流动。

比共享更重要的是协作,比协作更重要的是相互赋能。越多的用户越深入参与,平台也就越大,内涵越丰富;反过来又为用户提供更丰富、个性化和升级版的服务。

远古本不分科学、宗教和艺术,知行合一,是混沌的整体;尔后分离出科学、艺术、宗教,分门别类,以及知行分离。在后现代和高技术旗帜下,包括认知-行为系统在内的人类文明,是否正在朝前传统原始的混沌作辩证的复归,与此同时趋向更高级的、新的混沌与文明?



[i] https://news.sina.com.cn/w/2018-12-24/doc-ihqhqcir9676913.shtml

[ii]萧功秦https://mp.weixin.qq.com/s/L6sUakWMCSRpZycmo1FE2Q

[iii] http://news.sina.com.cn/c/2018-08-30/doc-ihinpmnq2774989.shtml

[iv] https://web.shobserver.com/wx/detail.do?id=87784

[v] https://www.sohu.com/a/125671216_601995





https://m.sciencenet.cn/blog-210844-1248277.html

上一篇:人类认知系统的演化与“科技认知-行为系统”(二)
下一篇:人类认知系统的演化与“科技认知-行为系统”(四)

1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6: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