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四、编码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象限

已有 1764 次阅读 2022-3-22 21:06 |个人分类:认知科学|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吕乃基

笔者已经发表了“论编码知识与隐性知识”(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21,5,39-46)的前三部分: 处理好个人认知隐性知识与地方性认知隐性知识的关系,关乎群体的存在与发展论编码知识与隐性知识(2)论编码知识和隐性知识1);以下是最后部分,也是全文的总结和提升。

1.编码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转化

编码知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认知隐性知识。

普适性知识抽象到高阶有三种形式,数学、诗歌、哲学。数学充斥着天书般的符号,后二者的一个共性是,单个字都认识,合起来不知所云,几乎就是隐性知识。

普适性知识的表述使用边界清晰的概念,如果遇到嵌入于“地方”的对象,不得不将若干边界清晰的概念叠加起来,或者在前面加上否定词:非、不,如非有序、非线性、不确定、对称性破缺、不可逆,还有分形、涌现、混沌、随机涨落、分岔,以及量子意识等。纠缠和叠加起来或加上否定词的概念,在相当程度上需要意会,故而才有待到科学家攀上顶峰之际,“佛教徒已恭候多时”之说。

地方性知识所嵌入的范围若是越来越小,程度越来越深,就越来越难以为外人所理解,例如情人间的昵称小野猪,绵绵情话,需在共同的语境中经历漫长的历程,方能心有灵犀一点通。这样的地方性知识,距前述属于群体的隐性知识仅一步之遥。类似的还有土匪的黑话“天王盖地虎”,以及当下越来越多的密码。上述情况可谓两极相通

总体而言,编码知识越是丰富,隐性知识得以游弋于更大的知识海洋,有助于认知去除主观性,增加客观性;而技能隐性知识也将因增加知识含量而提高成功的概率。

反过来,隐性知识也可以转化为地方性乃至普适性知识。

其一,随着脑科学和人工智能,特别是强人工智能的发展,认知隐性知识中的先天部分“默认网络”,将可能逐步被破解而转化为普适性知识。至于认知隐性知识中的后天部分,将在与普适性知识的互动中演化而增加客观性。

其二,涉及人际关系——直接,或以物为中介——的隐性知识,第一步可能被各种类型的契约关系,也就是普适性或地方性知识所取代,继而被建立于此基础上的区块链所取代。这一点可以理解为相关隐性知识的显性化编码化。

其三,技能隐性知识虽然是隐性知识,然而其中蕴含了客观因素。就主体而言,属于源于先天的哺乳动物认知技能系统;就对象而言,是对客观世界的某种操作。因而技能隐性知识是编码知识的原料,迟早可以转化为编码知识。例如由老中医搭脉到专家系统,由工匠精神到科技黑箱。

虽然如此,总还有未被编码的隐性知识。知道的越多,就会发现未知的也越多。从根本上说,人类将永远面对未知世界,包括无限之对象(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对象所处的无尽之语境,以及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的新的未知世界。面对未知世界之初,所获得的知识必然难以一言道明,较多隐性,较少编码。因而,人类的编码知识将无限扩展,但总有未编码的客观隐性知识在前头。在已知与未知之间就是隐性知识之领地。如果所有隐性知识都已编码,那就意味着历史的终结。

2.知识的象限图

普适性知识、地方性知识、认知隐性知识,以及技能隐性知识,大致上可以置于直角坐标系的四个象限。

知识象限1.ppt

 

图二 知识的象限图

图中,横坐标由主观到客观,纵坐标由隐性到编码。在横坐标的上方第一二象限是编码知识,其中第一象限是普适性知识,第二象限是地方性知识。横坐标的下方是隐性知识,其中第三象限为认知隐性知识,第四象限是技能隐性知识。纵坐标的右侧第一四象限客观性居多,纵坐标左侧第二三象限主观性为主。

在四个象限之间是四类知识之间的过渡区域和相互转化途径。技能隐性知识可以经由科技黑箱和人工智能等途径转化为程序性编码知识。技能隐性知识和认知隐性知识由知行关系相互转化。认知隐性知识期待强人工智能予以揭示而成为普适性知识。地方性知识与技能隐性知识由师徒传承和职业教育而彼此沟通。

在隐性知识和编码知识之间存在“逻辑鸿沟”,这一“鸿沟”将随着科技和人类自身的发展而不断推移。

 

补遗:

既不可表达又不可感受但机器能明白的知识,可称为“暗知识”。

如果说编码知识(明知识)是冰山显露出来的一角,隐性知识(潜知识)是冰山海面下的部分,“暗知识”就如同大海。对人类而言,如何利用“暗知识”可能比弄明白“暗物质”、“暗能量”更重要、更紧迫。

李国杰院士:国内AI研究“顶不了天、落不了地”,该想想了(2021-08-05[2021-08-05]https://mp.weixin.qq.com/s/uDyag12YVosLKLmBSGw9og

隐性-模糊性-熵值。

中国的语言模糊性特别高,也就是熵值特别高,语言学中的熵值指的是模糊性。语言的“熵值”和不同熵值语言之间的转化。语言的不同熵值不仅体现在不同国家,而且体现在科学语言与日常语言、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语言




https://m.sciencenet.cn/blog-210844-1330612.html

上一篇:编码知识与隐性知识3——隐性知识与认知技能系统的演化
下一篇:全球化中的三重依赖

1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1: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