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温总理记者招待会的“精神”

已有 5473 次阅读 2012-3-15 09:18 |个人分类:社会评论|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精神, 文革, 温总理, 记者招待会

吕乃基

今日,两会已散,其“精神”正在“蔚然成风,推向全国去”。两会期间,代表委员或建言、提案,或答记者问,兼有“旗袍”等种种花絮。不过,较之最后的记者招待会,这些大概也只是传说和花絮。记者招待会同样年年都有,不过今年感到不一样。人之将…其言也善。作为最后一次这样的记者招待会,温总理“其言也善”。

博主的体会是,温总理的直言,以及在直言背后所隐含的背景。

最深的感受,乃至有所震撼的是,如果不推进政治改革,不仅经济改革会停滞倒退,而且不排除再次文革。不少人意识到,改革开放的停滞有可能导致社会动荡,但主要是在经济层面,出于分配不公和两极分化,是以利益集团为一方与社会其它部分之间的冲突。但文革不同,本来意义的文革主要是出于意识形态。原以为经过80年代的思想解放,特别是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后,意识形态的争论已经淡化,现在看来错了。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姓资姓社的争论从未停歇,在红歌声声中可闻一斑。温总理在回答问题时一再提起30多年前关于文革的决议绝非偶然。令人痛心的是,国人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竟然至今仍未接受深刻教训。今日还会有新的问题,如果真的文革重来,那么必然不会如半个世纪前纯粹是意识形态,而今必然与经济利益捆绑。君不见,作为垄断行业守护神的国资委(参见: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切入点),在反驳世行报告中高举宪法的大旗,似乎真理在他们一方。很难想象,打着意识形态的大旗,加上利益驱动的烈焰,这样的“文革”会是什么模样。可以确定的一点是,一定比半个世纪前的文革惨烈。

温总理对王立军事件的回应同样令人肃然起敬。王立军事件后,媒体不是讳莫如深,就是反常和连篇累牍地报道重庆领导人的活动,似乎这样就能把重庆抹红,而不仅是唱红。然而,抹红也好,唱红也好,都不能掩盖事件的真相。温总理在这样的场合作这样的表态,足见事件性质之严重。这些有意添加的红色——当然是意识形态,很可能会在温总理提示人们要警惕的“文革”中扮演特殊的角色。

“文革”并不可怕,王立军事件的内幕也必将大白于天下。揭示了潜在问题的严重性,问题就未必发生。温总理挑明了这一点,国人,至少其中的绝大部分,不会让文革重来,“吃二遍苦,受二茬罪”。

温总理的回答更坚定了国人的信心。房地产调控、增长速度,明确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决心: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收入分配方式。

指出潜在的危险,揭示问题实质,确定前进方向,我想,这就是温总理记者招待会的精神。

蔚然成风,推向全国去的,应该是这样的精神。



https://m.sciencenet.cn/blog-210844-547918.html

上一篇:强烈反对“精英教育体系”
下一篇:以反思文革推进改革

27 刘良云 陈安 逄焕东 黄晓磊 魏晖 刘洋 李小文 赵凤光 程南飞 邵明飞 胡业生 曹聪 张玉秀 马雷 牛凤岐 陈建军 李学宽 孟津 彭红梅 邱嘉文 吉宗祥 朱天相 张天翼 伍君勇 zhanghongyan grooming azby66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4: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