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按标题搜索
置顶 · 再论大历史观视野下的人工智能
热度 3 2021-6-5 15:21
收稿日期: 2020-08-10 作者简介: 吕乃基( 1945- ),男,上海市人,教授,研究内容:科技与社会的关系,知识论,全球化。 摘 要: 世界1必然突破自己的“界”,由螺旋式演化和发散-收敛生成新的自然界。世界3的演化路径,其一跟随由世界1生成世界2的脚步,行将突破;其二,以某种方式延续发散-收敛- ...
个人分类: 科技|8439 次阅读|10 个评论 热度 3
21世纪科技对文化的影响
热度 3 2016-1-20 10:57
吕乃基 大致可以把21世纪科技对文化的影响归结为“块”的消融,个体的显现,以及整体的形成。 “块”的消融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地理上民族、区域文化的消融,另一方面是在内容上各门类间如科技、政治、经济、艺术等彼此间边界模糊,相互渗透、消融。21世纪科技对此的影响经由两个途径,其一是科学的诱导效 ...
个人分类: 科技|6782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3
21世纪科学的特征
热度 5 2016-1-15 12:09
吕乃基 21 世纪科学将朝三个领域发展:沿量子阶梯上行,探讨生命起源和意识起源、生命与意识的本质;下行,探讨更深层次的物质和宇宙起源;第三个领域是探索混沌、分形、突变等不确定性。这三个领域的发展逐步呈现21世纪科学的一些新的特征。 在本体论方面,首先,发现一切都处于关联之中,每一事物中都有他物影 ...
个人分类: 科技|3430 次阅读|12 个评论 热度 5
21世纪科学的特征
2016-1-15 11:27
吕乃基 21 世纪科学将朝三个领域发展:沿量子阶梯上行,探讨生命起源和意识起源、生命与意识的本质;下行,探讨更深层次的物质和宇宙起源;第三个领域是探索混沌、分形、突变等不确定性。这三个领域的发展逐步呈现21世纪科学的一些新的特征。 在本体论方面,首先,发现一切都处于关联之中,每一事物中都有他物影 ...
个人分类: 科技|3319 次阅读|没有评论
什么是Sci的真谛
热度 15 2015-12-19 11:08
吕乃基 一段时期来,Sci成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漩涡中心。上级部门和领导唯Sci是从,而教师和科研人员则视之为梦魇。 近日,在东南大学“研究生督导委员会”的微信群中看到程向红教授的一段话,如醍醐灌顶,发聋振聩。 在追逐高水平期刊或者本学科权威的Sci的那些日子里,我们确实有很大提高,学术水平,学术道德 ...
个人分类: 科技|8499 次阅读|43 个评论 热度 15
行动者网络vs摩尔定律
热度 2 2015-11-27 21:36
吕乃基 行动者网络,是法国哲学家拉图尔提出的理论,意为在技术的发展中,相关的各方,包括有生命的人和组织,以及无生命的原材料和设备,也就是所有行动者之间按某种动态的权重形成某种网络,技术因而是如此这般地“被”建构起来,在此过程中,充满了博弈、偶然和不确定性,难以从这些“行动者”所组成的“网络”中预知 ...
个人分类: 科技|2923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2
世界工厂:拿走的不仅是奶酪
热度 4 2015-11-24 08:30
吕乃基 大约从上世纪末开始,中国逐步有了一个新的称谓:世界工厂。“made inChina”在世界各地随处可见,国人甚感自豪,乃至于出国带回来送人的礼品也是“made in China”了。 世界工厂的典型模式是“两头在外”。一开始的意思是来料加工,后来的“两头”是核心技术和销售在外,原材料也自己出了。中国做世界工厂都 ...
个人分类: 科技|3044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4
关于“量子纠缠”的“纠缠”
热度 12 2015-10-27 07:27
吕乃基 近日看到 http://news.ifeng.com/a/20151025/45988755_0.shtml “荷兰科学家证实量子纠缠:物质远隔万里却相互作用”一文,由其中的两段话引发种种联想。 即使相隔整个宇宙,两个已经纠缠的粒子可以立刻互动。 博主并不明了量子力学和基本粒子物理,但想起了现实生活中,亲朋好友之间的电话、邮件、短 ...
个人分类: 科技|6249 次阅读|27 个评论 热度 12

本页有 3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9 15: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