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bseeker 图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

博文

张厚生:盐城图书馆简史

已有 5320 次阅读 2013-8-31 16:26 |个人分类:图林漫步|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图书馆史

图谋按:8月28日,收到师母高老师的来信,信的内容是高老师根据张厚生先生手稿誊写的《盐城图书馆简史》(据内容推断写作时间应为2000-2007年的某个时间)。信末尾说:“此文章寄给你,你看着办,因我打字很慢,如不用也无妨!谢谢!今天是厚生的生日,以此作为纪念。”张厚生先生曾在盐城县图书馆工作过(1970年8月至1976年9月),对盐城图书馆有着深厚的感情。同时,张厚生先生与高老师结婚是在盐城图书馆工作期间(1972年)。我将来信的内容录入到电脑中。因为笔者认为文中涉及有重要的图书馆史史料,特此发布出来。亦算作笔者对张先生70周岁冥诞的纪念。    

         历史上,盐城县三次创办图书馆。    

  第一次是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时文化之士刘崇照做县官,采购经史时务书三百多种,书存尚书院,名叫“读有用书社”,后来移“城西学堂”。宣统二年,群众烧毁“学堂”,书全焚去。    

  第二次是民国十七年,本县祁金镕专放高利贷发财,其子祁鸿钧又名硕陶,留学美国,后病亡。时父金镕有万余元借给新兴北七灶一带地主生利,久借不还,金镕呈请县府追讨,愿捐出所借之资与教育局合建图书馆,馆址在城东南(地区招待所旧址),民国十八年落成,取名叫“盐城县硕陶图书馆”。图书馆楼上设书库,楼下设阅书室、阅报室、儿童阅览室,金镕送四部丛刊一部,连年续购书籍、杂志、报章,规模略备,馆址建筑雄壮,馆外风景清幽,延南城上建亭足供眺览。抗日战争被毁,原有书籍约万册,全散失,仅存万有文库一部分,解放初即散去。该馆第一任馆长为凌慧庵,第二任为彭俪芳,均本县人。拆楼后部分书籍为朱木香保管,教育局任之为保管员。    

  第三次是解放后。1957年10月时政协盐城县委员会中部分有识之士向县委会提出《创办盐城县图书馆和历史文物管理处的报告》,根据是1955年7月文化部发布的《关于加强与改进公共图书馆的指示》。据史料反映,当时全国有很多地方把图书睡在箱子内,南京图书馆的藏书在箱子里有若干箱,已有十年八年之久,从未开看过,要求南京图书馆将多余的重复部分拨给盐城县充实。得到批复后,1958年秋,盐城县委派人前往南京调书。后说有一大批书(均系线装)藏在苏州拙政园西边后楼,原为太平天国忠王府书藏东边楼上(串楼约廿十余间均堆满书籍)。1949年江南解放,苏北行署在扬州,尚未并省,京沪线上如无锡、昆山、太仓、常熟、吴江等县都为人文之区,各县均立有图书馆。初解放无人管理,由苏南行署将各县图书全数集中在苏州,后南京图书馆首先将大部分善本书、丛刊调走,尚存数百万册各县择取。因此县委又派人前往苏州选择共得三万册左右。当时苏州馆是代管性质,运走必须景南图来人方可,原拟每书注名及册数后因时间问题,可返县后另行自报寄去南京。运书过程是这样的:书用蒲包包装,由火车运至镇江,租镇江大华旅社两间房堆存,一人住镇江,十日待船装运,后经交涉,托地区商业局代运,其中船户窃取,当时图书馆尚未成立,书即存于文化馆楼下,蒲包破坏,为人窃取不少,后估约实收二万余册。  

  其时,盐城地区办有工、农、师、医、水五学院,其中师范学院曾派王明孝同志往苏州提取线装书约二万册。    

  凡往苏州提选书时,着重在工具书、线装书。    

  上世纪前期,有一批热心人(如盐城县馆创始人)在发起图书馆运动,使盐城县、江苏省乃至全国图书馆从无到有,办起了几十家公共图书馆。解放后,盐城县图书馆发展之快,前所未有。现在藏书、从业人员都大大增加,上世纪八十年代盐城县馆已升级为市图书馆。要使图书馆适应于人民需求和建设需要,还需大家倍加努力。图书馆事业是与国与民休戚相关的事业,是经济、文化和文明的标志之一,致力于图书馆事业任重而道远。图书馆学在我国是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需要我们去总结、研究、开拓。

补充资料:

张厚生著《书苑文丛》15页有《盐城县图书馆一瞥》一文,曾于《江苏图书馆工作》1980年第3期发表,有以下内容:1949年以前。在盐城县虽然办过图书馆。但那时图书馆的规模。藏书数量、质量。办馆目的都是和今天不同的。历史上盐城第一次兴办图书馆。当推在清光绪二十七年(一九零一年)创办的“盐城县读有用书社”。那时只有三百多种经史时务等方面的书籍。“书社”订有借书章程。对地主、绅士等少数人借阅。盐城第二次办馆是在一九二八年,在城东南隅延寿桥附近(即今盐城专署向阳楼招待所附近)建馆。一九二九年馆舍建成。一九三零年八月开馆。楼上设书库,楼下设阅报室.阅书室等,藏书一万五千多册,而管理人员三人。用杜定友图书分类法分编图书。抗日战争时期,图书馆被拆毁,原存书籍大多散失,仅有《万有文库》的一部分残存下来。

 



https://m.sciencenet.cn/blog-213646-721266.html

上一篇:关于数字资源计量问题
下一篇:关于图书馆“首问负责制”的思考

2 刘桂锋 Majorite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2: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