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名士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lms 探索科学,传承文化,品味生活!

博文

南京印象:明孝陵

已有 4798 次阅读 2010-1-2 16:42 |个人分类:旅途的风情|系统分类:图片百科|关键词:学者| 南京, 明孝陵, 明孝陵, 明孝陵, 明孝陵

前记:

    朋友上午9点多把我送到中山陵,就回去上班了。我一个人徒步逛了中山陵,音乐台,灵谷寺景区,还在林中绕来绕去逛到了一般游客不怎么来的孙中山纪念馆。

    因为我逛的比较仔细,所以从中山纪念馆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5点多了。这时候朋友电话问我整个景区逛完了没有,我说中山陵这边全部逛完了,明孝陵那边还没有去。今天就这样吧,等下次来来南京,再去明孝陵。朋友说现在到天黑还有一段时间,还是去看一下明孝陵吧,明孝陵是很值得看的。

   我不想去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我认为我对明朝的那些石雕,还是有点熟悉的。我们汶上明朝出过四个尚书,每个尚书死后,都回汶上安葬。每个尚书坟前都摆放了很多的石雕,比如离我家很近的郭尚书的墓地,称之为郭林的地方,自南向北,摆放的石雕有华表(比天安门前的要矮),护门的两蹲狮子(一个中空的,一个实心的,很让人感觉神秘)。接着是高大的陵门,全部材料都是石块,当然石块都经过了切割和雕刻,上面关键部位还有铁扣起固定作用,陵门历经几百年依然很坚固,看起来当年没有偷工减料。陵门正面写着“户部尚书郭公之莹”,背面写着“钦差大臣来此下马”的字样。再往北面,就是四个守墓的政府官员,两文两武,然后是猪牛马羊等动物。所以朋友给我描述神道两边的雕塑多么值得一看的时候,我并不是很向往。

正文:

    我徒步从桂花中间的小路从中山陵往明孝陵走去。从中山陵到明孝陵紫霞湖门口,步行大约20分钟,中间经过南京东郊国宾馆,还有南京国际会议中心等。不知道1014号那天孟津老师是否在南京国际会议中心开会。

    明孝陵晚上6点以后是免费的,我到的时候差不多5点半,为了在白天看的更清楚一点,我还是买了一张票进去。下面发一些照片,按照拍摄的时间顺序。

明孝陵享殿遗址,剩下的只有这些石头!


享殿遗址还留下了很多散落的石栏上的望柱石雕,这种龙凤加云纹的雕饰风格被作为明清皇家建筑的标准延续了下去,北京故宫里的望柱石雕据说也是如此,我没有去过故宫,不知道是不是这样。


来张这种望柱石雕的特写。


这就是孝陵了,不知道是因为天晚了的原因,还是一直如此,明孝陵的游人,明显比中山陵少了不少。图片中下部分的建筑,是明朝的原始建筑,上面的,一看就是最近几年重修的。黄色琉璃瓦下面的两个大字,是“孝陵”。明孝陵从洪武十四年(1381年)正式动工,至永乐三年(1405年)建成,历时25年。先后调用军工10万,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规模巨大。明孝陵在 1962 年便被国务院宣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也是中国最大的帝王陵墓之一。现在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了。

明孝陵是接近四方的一个城堡状建筑,类似无梁殿,它的顶部全部都是实心的,也就是全部都是用石头和砖块填充的,只有中间是一条阴暗潮湿但很高大的长甬道。由于长年渗水,建筑物中的黏和剂 - 石灰与糯米汁被水渗带了下来,形成很多钟乳石,让人很自然的感受到历史的沧桑。甬道上的石板,因为年代久了,走的人多了,所以非常的光滑。

明孝陵给我这样的感觉,那就是虽然有些破败,但是明显大气。我个人认为,明孝陵的大气,是超越中山陵的。


穿过灰暗,甚至说有点让人感觉神秘的甬道,就可以看到朱元璋及皇后马氏合葬的地宫,俗称宝城,这是一个直径约400米的圆形大土丘。宝城厚实坚固,依山势高低起伏,下砌巨石,上用明砖垒筑,厚约1米;南边石壁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字。字很小,我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刻的。据说孝陵从来没有被盗过。

    从甬道到了方城的背面之后,,左边和右边,都有向上的很宽大的阶梯,通到上面的红色建筑里面去。我到的时候,工作人员正好关门。不过一个80多岁的老人说,还有几分钟下班,工作人员不应该提前关门,并且说自己这么大岁数,今生也就是来这么一次了,请求工作人员再开门让他看一次。我也就跟着他进去看了一下。里面其实没有什么东西,就是把明朝所有的陵墓的历史、布局介绍了一下,包括北京的13陵。

    从明孝陵出来,接着在薄暮中去神道看石雕,途径梅花山,导游说,汪精卫死后就葬在梅花山,但是墓地后来在战争中被日本人炸开过一次。石雕比那些尚书级别的人物墓前的自然要多一些,比如有骆驼和大象,另外体积也大了不少。整体来讲,艺术风格是差不多的。

    走完神道,天已经完全黑了,去四方城的时候,也看不出来什么精致,只是看到一座很大的石碑。然后从四方城继续前行,好像还过了一个天桥,到了明孝陵的另外一个门,从这里出去,就可以打车回城了。因为已经过了6点,所以也没有收费人员了。

 



https://m.sciencenet.cn/blog-214181-283646.html

上一篇:南京印象:孙中山纪念馆
下一篇:麻木 ~ 开明 & 进步 ~ 退步

6 王铮 吴飞鹏 逄焕东 李学宽 侯成亚 刘晓瑭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8 08: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