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t194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ct1949

博文

知青生活杂记之六:年终决算

已有 3081 次阅读 2015-12-1 10:36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作为老三届的一员,下乡当知青是必然的。下乡,就要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当然也就要和农民一样评工计分。到年终决算时,自己的工分多少,就决定了自己分得的工分粮和人民币的多少。

当时,我所在的生产队,对于知青的工分计算,是按照上级的有关规定,与当地青壮劳力同一标准,男生出工一天的基本工分是8分,女生出工一天的基本工分是6分,早、晚工各2分。10分折合为一个劳动日。所得工分的多少,不仅决定收入的多少,也关系到自己分得粮食的多少。

生产队的主要收入是农业,就是地里种出来的粮食。那时的粮食价格很低,如稻谷,国家价格是每斤9分,小麦是一毛,生产队的主业收入也就少。所以,那时的劳动日价值很低。在我落户的那个公社的几十个生产队中,中等的每个劳动日在两三毛钱左右,低的可以在一毛以下,最高的是八毛到一元。这就意味着,一个男劳力,即使全年出满勤,每天平均10个工分计算,全年一共是365个劳动日,全年收入不过是365元。妇女的收入会更低一些。

粮食的分配大致是这样的:先将全部粮食产量折成标准粮,如红苕、洋芋是5斤折为1斤。再把全部粮食,按照一定的比例,分为基本口粮和工分粮两大块,如三七开、四六开,就是工分粮占30%或者40%,基本口粮占70%或者60%。这两大块粮食的分配,是完全不同的啊:基本口粮的分配,是按人头平均分配的,生产队有多少人,就分多少份,不论男女老幼,每人一样多。而工分粮的分配,是与工分挂钩的,工分挣得多的,工分粮就分得多。所以,一户人家的人口多,分得的基本口粮就多;一户人家的全劳力多,挣的工分多,分得的基本口粮和工分粮就都多。反过来,如果一户人家的人口多(例如未成年的小孩多),但是全劳力少(如主要劳力患病),所挣得的工分少,分得的基本口粮就较多而工分粮就较少;如果分得的粮食折成现金,超过工分的收入,就要用现金去补足所挣工分与所得粮食之间的现金差值,就是所谓的“倒补”。所以,人口多而劳力少的家庭,容易成为倒补户。

现在看来,基本口粮的分配,体现的是人人都要吃饭的平等原则;而工分粮的分配,体现的是多劳多得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了。

在年终决算时,是以户为单位进行的。先统计各户的全年工分,再逐户相加,计算出全队该年的工分总量;并张榜公布,予以核实。然后是统计全队该年的总收入和总支出,计算出净收入。每个劳动日的价格计算,是把生产队的全部净收入,在扣除公积金、公益金等集体提留后,将余款再除以生产队全部社员的工分总量而得到的。把每个劳动日的价格,乘上每户的工分总量,就是该户的全年收入。将各户的全年收入与所分得粮食等实物折成的人民币相比,就可以知道这户人家是有现金收入还是要“倒补”。

年终决算的这些工作,表现在数学程序上,就是一大堆数字的反复加减乘除。由于直接关系到全队每户的经济进出,事关重大,负责年终决算的生产队会计,不但一般成为生产队领导之一,而且多数会计要具备专业技能:算盘要打得好。

我所在生产队的会计,姓欧。欧会计的算盘真的是打得呱呱叫:加减不必说了,就是三、四位数的乘除,只听得算盘珠子响,响声清脆连贯,一阵噼里啪啦过去,算盘上就已经有了结果,只等着欧会计报上数来了。欧会计有时兴起,口中还念出“三六一十八”、“八上三去五进一”等口诀声,连珠般的口诀声音抑扬顿挫,与清脆而打出节奏的算盘珠声互为呼应,真是“大珠小珠落玉盘”了!

那时,我对于算盘,还停留在基本理论的认识阶段。直白地说,就是知道:算盘的珠子,上面的一颗抵五个,下面的一颗抵一个。至于珠算口诀,记得在学校时,好像老师教过的,只不过早就已经还给老师了。

农村的规矩,是要在过年前(春节前)搞完年终决算的,不少人家等着拿钱过年呐!所以,大家要求年终决算要搞得既快又准。这就给了我们的欧会计很大的压力:生产队的帐,平时记得就不怎么正规,统计起来,要一笔一笔地去找,费事得很。特别是计算各户的收入时,起码是四、五位数和四、五位数的乘积,一户人家要噼里啪啦好一阵子,再说还要复核一遍呢。算盘打得硬是恼火得很!

那年,生产队多了我们几个知青。可能是队长觉得我们能够算工分,在生产队里面也没有加入当地帮派,显得独立,可能比较公正。也可能是会计想我们去帮帮他的忙。不管什么原因,抽了我们两个知青,去帮会计做年终决算。其它知青便在底下,说是去挣耙耙工分了。

第二天,便到会计家。头一天是做账,把各式各样的单据归类,分类统计,哪些是收入,哪些是支出,再上到总账本上。那时的单据多是白条,手写的,单据上的字极难认,用的纸也差,远不如现在的盖了税务局大印的打印发票那样正规。好在那时生产队的收支大头就是粮食,最大笔的收入是生产队卖给国家的余粮,其它收支甚少。

然后是统计各户的工分,先按月计算,再把各月的相加,就是全年的了。统计是我和另一位知青翻着记工员(生产队每天记录工分的)提交的工分本,大声念出数字,欧会计在算盘上拨弄算珠进行统计。一上一,二上二,三下五去二,就把生产队每户的全年工分统计出来了。

整个年终决算,主要是编几个表。

第一个表是全队的整个收支计算,当然只写明大类收支,最主要的是要写清楚全队的净收入的多少。

第二个表是全队每户的全年工分统计,先写上户主姓名,再抄上统计的工分数,最后是整个生产队的全部工分。

有了这两个表,每个劳动日的人民币价格就可以计算出来了。我记得我们生产队的劳动日,1970年是三角几,1971年大概是五角几,在当时大概属于中等水平。

第三个表是每户人家在决算以前的各种预支情况,如在6月间就已分得的小春粮食,生产队在过节时杀猪宰羊分给各户的鲜肉,急需时候的借款,等等。这些实物都要按照当时的物价折成人民币,在决算时从工分收入里面扣除的。

最后是要计算每户的收支情况。就是按照上面已经计算出来的几个表,计算每户的工分值,再算出实际的收支多少。这是大家最关心的,也是计算难度最大的。因为每户人家的工分数,少则上千,多则上万;而劳动日值,起码要保留到小数点后面两位。所以,这就起码是四、五位数和四、五位数的乘积了,一户人家要噼里啪啦好一阵子。我们生产队有一百多户社员,每户还要复核一遍,工作量很大哟!

然后是张榜公布。买几张大纸,把这几张表抄在纸上,贴在生产队场坝边的房屋墙上。大家在出工时,就可以看到各家各户当年的收入了。

最后,就是按照决算表,到银行取来现金,在一个大坝坝上,召开生产队的全体社员大会,给社员同志们兑现年终分配了。

 



https://m.sciencenet.cn/blog-2148125-940149.html

上一篇:知青生活杂记之五:杀猪
下一篇:知青生活杂记之八:背夹和打杵

3 张晓良 胡文政 姚伯元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9: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