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editor 我还是觉得幸福更多

博文

解读“欧洲科学编辑学会关于影响因子不当使用的声明”

已有 7266 次阅读 2009-8-22 18:13 |个人分类:研究论文|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影响因子, 科研评价, 期刊评价, 欧洲科学编辑学会

[引用本文:刘雪立,秦小川.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8-100]

[摘要]  欧洲科学编辑学会最近发布了关于影响因子不当使用的声明,表明了该学会对影响因子极端扩大化应用的原则立场。他们认为,影响因子只能慎重地用于比较和评价整个期刊的影响力,不能用于单篇论文的质量评估,当然也不应作为直接或间接评价研究者或研究项目的方法。针对本声明,提出了个人一些认识。

   

 最近,欧洲科学编辑学会(European Association of Science EditorsEASE )在其官方网站(http://www.ease.org.uk)上发布了一项关于影响因子不当使用的重要声明。现将这一声明及其文中引用的观点全文译出,供大家参考,并就个人的认识发表一些看法。欢迎各位编辑同仁、国家各级科研管理人员不吝赐教。

 

1  欧洲科学编辑学会关于影响因子不当使用的声明

 

期刊的影响因子已经成为科技期刊影响力的评价方法之一[12]。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因子的应用延伸到了科技期刊质量评价、论文质量评价和研究者业绩评价等领域[34],甚至应用于学术职务任命、研究计划的基金资助和其他研究计划的资金支持[56]

然而,影响因子不一定是期刊质量评价的可靠方法[78]。它的应用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甚至还产生了极大的不公平[9-12]

为此,我们欧洲科学编辑学会声明,影响因子只能慎重地用于比较和评价整个期刊的影响力,不能用于单篇论文的质量评估,当然也不应作为直接或间接评价研究者或研究项目的方法。

    声明中引用的观点如下:

[1]  影响因子是一个定量的测量方法,这一方法建立在Gross对科技期刊相对重要 性评价的基础上。

[2]  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对评价专业性和综合性期刊的总体水平是很有价值的。

[3]  尽管影响因子值是被用来评价期刊的,但依然有很多的文献论述把影响因子用于评价研究者的工作。

[4]  英国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认为,用期刊的影响因子作为代用品来评价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的影响力,是极不科学的。

[5]  评价的基础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发布固定不变的影响因子列表[各自的排名]这一影响因子按照申请人递交申请时最新一期JCR公布的为准。申请人以第一作者还是合作者身份发表和出版作品[在人才评价中]是有区别的。

[6]  例如,在德国的大学里,把科学家发表论文的期刊的影响因子按照固定公式,常规加在一起,以此确定部门的研究基金。意大利癌症研究协会要求基金申请人填写一份工作单,计算出申请者发表论文所有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在芬兰]政府用于资助大学医院的基金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研究者发表论文期刊的影响因子。

[7]  所有的引证研究应该被用于解释诸如专业领域、引证密度和半衰期等变量。

[8]  除了不具有代表性之外,期刊影响因子还受到几种技术性缺陷和多种基本特征的影响。因此,单纯从学术层面来讲,可以解释期刊在影响力方面几倍的差异。

[9]  影响因子值是评价期刊论文短期和长期影响的最佳指标,然而当影响因子与其他指标结合在一起进行评价时,短期和长期影响力这一变量将会降低13%以上。

[10] 的确,从1900年到2005年的3800万被引条目中,只有0.5%被引用超过200次。

公开发表的论文,有一半根本没有被引用过。引用的不均衡性众所周知,而且反复受到影响因子评论家的质疑。期刊影响因子值取代论文实际被引用次数来评价科学家个人,是一个极其有争议的问题。资金和政策管理机构通常希望减少麻烦,不去统计单篇论文和作者的被引用次数。这样以来,期刊的影响因子常常被用来评价单篇论文,而不考虑期刊论文被引用的不均衡性。

[11] 在芬兰,2000年发表于影响因子为3的杂志上的一篇论文可以获得比影响因子为2的期刊上的一篇论文多7000美元的医院基金。

[12] 甚至从来没被引用的一些论文当时也获得了足够的荣誉,就因为少数高被引用论文确定了期刊的高影响因子。然而,期刊的影响因子和科学家个人或者研究小组的论文实际被引用次数的关系通常是很微弱的。

 

2  解读“欧洲科学编辑学会关于影响因子不当使用的声明”

 

欧洲科学编辑学会作为国际上非常有影响力的科技编辑专业学术团体,以学会的名誉公开发表关于影响因子不当使用的声明,这在世界范围内还是第一次。因此,必将引起国际学术领域的广泛关注。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今后国际上关于期刊评价、机构和科学家个人科研绩效评价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一声明更应该引起国内学术期刊界和科研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众所周知,影响因子是美国学者Garfield博士创立的。但创立的时间在国内学者中存在较大分歧。部分学者认为,影响因子创立于1963年,即在1963ISI出版的“1961年度科学引文索引” 中正式提出和使用影响因子[1-4]。还有学者认为,影响因子创立于1972[5-9],依据可能是1972Garfield博士在Science杂志发表的1篇文章[10]而该“声明”中引用的第一个观点明确告诉我们,Garfield博士于1955年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的一篇文章[11]中就正式使用了“影响因子”这一术语。据此,我们认为,影响因子这一概念是Garfield博士于1955年首次提出的,只是当时可能还没有明确界定究竟什么是影响因子。然而,Garfield博士在该文中明确指出,“影响因子这一评价方法建立在Gross对科技期刊相对重要性评价的基础上。”根据Garfield这一论述,我们可以作一大胆的假设,是Gross首先提出了影响因子这一概念,Garfield博士详细阐述了影响因子的含义,并界定了影响因子的计算方法。SCI的诞生是Garfield博士长期对影响因子思考和研究的结果。有了SCI,影响因子才得以广泛应用,并不是有了SCI才建立了影响因子。因此,我个人认为,正式提出影响因子这一概念应该是在1955年,作为重要的文献计量学指标用于期刊影响力评价,应该是在1963年。

国内学者认为,SCI和影响因子用于科技期刊和科研绩效评价主要集中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中国尤其突出,以至于被称为中国的“SCI现象”[12-13]。从欧洲科学编辑学会的声明中我们不难感觉到,影响因子在西方国家依然被炒得沸沸扬扬。不然,欧洲科学编辑学会也不至于公开发表这么一份声明。从该声明引用的文献中得知,英国、德国、芬兰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学术机构也把期刊的影响因子作为科研绩效评价的最重要的手段。

期刊的影响因子作为一个最重要的文献计量学指标,较为客观地反映了期刊和论文之间引证和被引证的关系。从理论上来讲,期刊和论文被引用的次数越多,说明其实用性越强,影响力越大。因此,影响因子对于评价期刊、尤其是相同专业期刊影响力的大小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的问题是,科技期刊的质量和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尽管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但二者并不是一个概念。影响因子用于学术期刊影响力的评价是相对科学的,但很多学术机构都用影响因子评价学术期刊的质量,这是很不严谨的。众所周知,学科专业不同,对期刊的影响因子影响很大,因而影响因子对相同专业学术期刊的评价很有价值,而对不同学科专业期刊的评价就缺乏科学性和严谨性。影响因子应用的极端扩大化,在科研绩效评价中产生了极大的不公平。就象声明中提到的,“影响因子的应用延伸到了科技期刊质量评价、论文质量评价和研究者业绩评价等领域,甚至应用于学术职务任命、研究计划的基金资助和其他研究计划的资金支持。” Holden[14]曾撰文指出,“难道您雇佣谁、重新任命谁、任期多久、或者提拔谁的决定都把影响因子值作为起作用的替代标志吗?”因此,我们国家出现的这些情况并不是我们自己的发明创造,都是由国际大环境决定的,并在此基础上延伸到了更加广泛的领域。如,有的单位用期刊的影响因子乘以固定的系数作为科研奖励的标准,论文在影响因子等于1的杂志上发表1篇文章奖励5000元,那么在影响因子等于30的期刊上发表1篇论文就奖励15万元;部分大学和研究机构把有没有被SCI收录的论文以及发表论文杂志的影响因子高低,作为是否授予学生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必备条件;还有的学校将有没有所谓的“SCI论文”及发表论文期刊影响因子的总和作为研究生评价和管理、奖学金评定的重要依据[15-16]。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把金钱奖励作为重要的刺激手段,难道国内外的科学大师们只有在金钱的诱惑下,才有动力从事科学研究吗?我们国家的科研绩效评价和科研奖励政策为什么要高度依赖于美国的一个文献检索系统呢?

影响因子除了与期刊学术水平密切相关外,还受到许多非学术因素的影响,如期刊出版周期[17]、过度自引[18]、批判性引用[19]等都对期刊影响因子大小产生明显影响。又由于SCI收录期刊的地区和学科的极度不均衡,使得不同国家的科技期刊及不同学科的科技期刊影响因子差异很大。这些因素的存在都对影响因子的学术评价作用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影响因子应用最不合理的是,用某一期刊的影响因子评价该期刊发表的所有论文。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同一期刊发表的不同论文,其质量高低和影响力大小存在极大的差异。用期刊的影响因子代替论文实际被引用次数对所有论文进行同样的评价,势必得出这样一条极其错误的结论,即同一期刊发表的所有论文其影响力是完全相同的。一种期刊的影响因子往往是由少数论文被引用而贡献的,至少有一半的论文发表后从没有被引用过?这一半论文因为发表在影响因子高的期刊上就应该享受和那些高水平论文一样的荣誉吗?

科研绩效评价必须把文献计量指标和同行专家评议紧密结合起来。对单篇论文的评价,绝对不能简单地用期刊的影响因子来代替。如果必须用客观的指标对论文进行评价,那么我认为,以论文发表后(无论在哪个期刊发表)某一固定时间内被引用次数(去除自引)评价论文的影响力相对来说比较合理。对科学家个人,最近有人提出用h指数对其学术水平进行评价[20-21]。由于h指数的计算也是建立于“SCI论文”被引基础上的,所以它和影响因子一样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只是h指数用于评价科学家个人,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一些偶然性因素,强调了科学家个人全部论文被引用的累计效应。但这一评价方法对中国科学家的评价将是非常苛刻的。因为,中国的大部分科学家可能都没有或者很少有SCI收录的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SCI或者SSCI收录的论文更是凤毛麟角。

目前,SCI和影响因子已广泛应用于国际、国内科研绩效评价体系中,对此我们既不能全盘否定,更不能全盘肯定。机械地应用影响因子的绝对值,并将其引入学术评价的各个领域是极不负责任的。欧洲科学编辑学会发表这一声明,目的并不是否定影响因子在学术评价中的作用,而是希望学术界更加科学和理性地对待影响因子的学术评价作用,严格掌握其实用范围和领域,避免随意夸大其作用而带来新的、更大的不公平,从而更好地发挥影响因子的学术评价作用。

 

参考文献

1 任胜利,王宝庆,郭志明,等.慎重使用期刊的影响因子评价科研成果.科学通报,2000452):218-222

2 苏婧,张咸宁,卓仁杰从影响因子(IF)排名看生命科学的发展趋势医学情报工作,2001225):6-7

3 何荣利关于影响因子的分析与思考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21-23

4 黄劲松期刊影响因子的偏差分析编辑学报,2004161):77-78

5 徐兴余关于影响因子的评价效用问题现代情报,2005,(7):19-21

6 杨化兵,叶春峰.论影响因子及其在科研评估等方面的应用.情报方法,2001,(1):32-34

7 陈家顺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的非学术因素分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55):133-135

8 王岩,刘雅娟引文分析中期刊影响因子的运用科研管理,2001221):133-138

9 郭世远,李 刚,谭映军,等影响因子在评价科技成果及科技期刊中的作用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185):Ⅲ-

10 Garfield ECitation analysis as a tool in journal evaluationJournals can be ranked by frequency and impact of citations for science policy studies Science197217860):471–479

11 Garfield ECitation indexes for scienceA new dimension in documentation through association of ideasScience19551223159):108–111

12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所.路甬祥针对SCI现象谈只有厚积薄发才能科学创新. http://www.cas.ac.cn/html/Dir/2004/04/29/2701.htm[2004-04-29].2008-03-16

13 苏玉华.关于SCI现象的几点思考.情报杂志,2001,(6):53-5459

14  Holden GRosenberg GBarker Ket alShould decisions about your hiringreappointmenttenureor promotion use the impact factor score as a proxy indicator of the impact of your scholarship Medscape General Medicine200683):21

15 姜春林,张冬玲.期刊影响因子:研究生科研绩效评价的重要指标.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5,(3):86-89

16 姜春林,张冬玲.关于期刊影响因子在研究生奖学金评选中的应用问题.科技管理研究,2005,(4):120-121129

17 刘雪立,董建军,周志新,等.我国医学期刊出版周期与影响因子关系的调查研究.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181):43-45

18 张凌之影响因子在我国科技期刊评价中的作用分析编辑学报,2003152):126-127

19  刘雪立参考文献的继承性引用、指示性引用、批判性引用与影响因子的标准化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4153):251-253.

20 何汶(摘译)h指数——衡量科学家个人成就的一个评价指标评价与管理,200642):75

21 刘雪立美国科学家评价的新方法——h指数新乡医学院报,2007-05-173

 



https://m.sciencenet.cn/blog-216405-250856.html


下一篇:2005-2007年我国医学期刊自引率与过度自引的界定

6 许培扬 武夷山 任胜利 孙学军 周春雷 吕喆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8 19: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