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子以外五彩遍装----姚雅欣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oyaxin 哪里有危险,拯救的力量就在哪里生发。

博文

永远的文学,青春的王蒙

已有 4156 次阅读 2015-10-12 18:21 |个人分类:时令感怀|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备幻灯、照讲稿的讲座,时常出现在我们中间,这种貌似规范的形式,不知格式化了多少演讲者作为鲜活之人的本真个性与在场灵性。2015年9月26日上午,山西省文联主办的“文化山西大讲堂”在山西省展览馆报告厅举行,王蒙先生不假道具、干净利落地出场,即席呵成《永远的文学》主题演讲,久违了----这庄谐并重的当代汉语言文学与社会文化评论脱口秀。

这场演讲取名“永远的文学”,是针对多媒体视听等当代传播手段革新迅猛之势,中国社会普遍出现唱衰经典文学、经典纸书读趣衰减现象,这位新中国文艺战线的老兵,以理性、平和、情理交融的建设性心态,用真心与实行,发出的声音。

这声音对于习惯了用微信交流信息、表达情感、甚至作为自己知识源的微信使用者,颇为切题与切己,如警钟,如狮吼,如海潮音,或启蒙心智,或提振神思,或整顿习惯。特摘录我笔记的王蒙先生“永远的文学”演讲观点片断,感受老作家对新时代人之心灵的诚挚关怀。

“在文学艺术诸门类中,相对于雕塑、建筑、绘画、舞蹈呈现的形象化视觉,文学是通过语言、符号构成的产品,在形式上最缺少直观性,满书密麻的文字,总使人怀疑文学的生命力。”

“但是,文学不够直观的弱点,也是她的最强优点,可以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在思维深度上具有独特优势。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发展代表着思维发展,思维离不开语言。即使直观鲜活的艺术,也是以语言表达意图为先,如文字脚本之于戏剧、脑中创意之于绘画。”

“人通过文学来认识、亲近、把握、感受这个世界。新生儿来到陌生的世界,内心充满恐惧与迷惑,随着孩子渐渐能给身边之物命名,如“妈妈”、“爸爸”、“奶”、“馍”,孩子拉近了与世界的距离,与世界产生了亲近感。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读诗多识草木鸟兽之名。”知道的名物、语言越多,表现世界的能力也就越强。”

“人通过文学感受世界的某种温暖,消灭残暴,抵御邪恶对人的侵害、威胁与攻击;唤起激发仁慈爱心,哪怕是爱听故事的趣味心。为什么儿童睡觉前总要妈妈讲故事?儿童初到陌生世界,困惑与恐惧感,让孩子内心感到睡着不知到哪儿去了,故事和妈妈给予儿童温暖的陪伴。文学的发生带给人美好的体验。”

文学促使人追求更高尚、公正、合理的生活。“我从上初中起,就处在社会革命、动荡与震撼中,那时我在北京见过日本占领军,每座城门前都有日本兵、刺刀与凶狗,过城门的中国人还要鞠躬。11岁那年,我与中共华北局城工部地下党建立了联系,我读文学相当于上党课的性质。《白毛女》、《李家庄的变迁》、《吕梁英雄传》《洋铁筒的故事》,还有一批苏联作品《虹》、《我是劳动人民的儿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我的革命圣经。读了波兰作家廖抗夫的作品《夜未央》(巴金译),我的内心如火焰般燃烧。文学有激扬、燃烧的因素,当人生经验与阅读经验一致时,文学的力量就表现出来。没有文学,就没有那么多青年投身革命。”

“文学是时代的记忆,族群的记忆,历史的记忆,文学是生动的历史。在我的人生经验中,无论快乐还是痛苦,顺利还是不顺,文学都是最好的伴侣。特别在我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时,爱读狄更斯、雨果作品,从中知道世界很复杂,历史风浪很强大,心灵可能经受各样的考验,必须保持自己的平静,耐心的等待。文学成为我们的忠诚伴侣,携手经历风浪,接受挑战与考验。”

“今天的中国文化事业繁荣,每年出版纸质长篇小说一二千种,平均每天十部,而“文革”前17年间,共出版长篇小说约202部,平均每年12本。尽管如此,大家反倒觉得现在好的、感动你的、令你爱不释手、冲击洗涤灵魂的作品更少了,抱着文化消费心态,媒体间出现各种爆料、八卦、身体、刻意逗乐内容,无论怎样,它们只要不违法,仍有存在的权利。

“文学则必须有精神攀登的积累,文艺作品是分等级的,点击量、收视率、印数不等于最好的作品,一时未被接受、接受慢的作品更可能是好作品。文艺表现需要认识、辨析、欣赏能力的提高。书是要读的,文学让人丰富,积累自己的人生经验和内涵。”

“对于网络媒体、碎片化信息,我有担忧,而且不断提醒:用浏览代替阅读,用碎片知识代替系统知识,用平面、浅层代替系统的作品,会使中国进入白痴时代。”

“科学技术成果高度发展的事实已经告诉我们,用科技代替人的自主劳动,人则衰退。用网络代替你的记忆,博闻强记不再受重视,用智能手机随时一查即出,用浏览代替阅读,非常危险!网络轻松阅读会把人害掉!不能只是享受阅读,要‘苦读’,要从开始就不懂的读,不断征服拦路虎。如果读智商比你更低者的作品,只能越读越傻。”






https://m.sciencenet.cn/blog-217854-927649.html

上一篇:呦呦孤雁鸣,野鸦自纷纷
下一篇:马铃越洋记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7: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